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振华专利>正文

生活污水简易型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8219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简易型处理装置,包括桶体及与桶体上端口螺纹连接的圆饼状桶盖、设置于桶体内的搅拌轴,桶体内部底端一侧设有一安装有驱动电机的电机室,另一侧连通带有控制阀的出水管道,搅拌轴水平置于桶体底部且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桶体内上端设置有污水过滤层组;桶体外表面两侧分别有一进料管插入桶体内部,进料管与桶体间夹角为30°至60°,进料管置于污水过滤层组下部;桶盖上设有一污水通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污水处理效果好。(*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简易型处理装置,包括桶体及与桶体上端口螺纹连接的圆饼状桶盖、设置于桶体内的搅拌轴,桶体内部底端一侧设有一安装有驱动电机的电机室,另一侧连通带有控制阀的出水管道,搅拌轴水平置于桶体底部且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桶体内上端设置有污水过滤层组;桶体外表面两侧分别有一进料管插入桶体内部,进料管与桶体间夹角为30°至60°,进料管置于污水过滤层组下部;桶盖上设有一污水通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污水处理效果好。【专利说明】生活污水简易型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庭生活污水处理
,具体是涉及生活污水简易型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类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水量也越来越多。对于生活污水的治理,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家庭生活产生的污水,已经成为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人类日常生活产生的废水,包括厨房、洗衣洗澡水、厕所粪尿等家庭排水等。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 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着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油,含氮、含硫和含憐闻,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 生活污水产生的危害包括:病原物的污染,需氧有机物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恶臭,酸、碱、盐的污染,地下水硬度的升高,以及有毒物质的污染。据统计,我国每年的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 62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有近四分之一的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近60%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所以如果在家里先将生活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再排放,那产生的水体污染就会减少,治理难度也会降低。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一般都是由污水处理厂负责,投入污水处理资金的规模决定着污水处理的规模。因此,研制出一种可以家庭使用的简易污水处理装置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污水处理效果好的生活污水简易型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生活污水简易型处理装置,包括桶体及与桶体上端口螺纹连接的圆饼状桶盖、设置于桶体内的搅拌轴,桶体内部底端一侧设有一安装有驱动电机的电机室,另一侧连通带有控制阀的出水管道,搅拌轴水平置于桶体底部且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桶体内上端设置有污水过滤层组;桶体外表面两侧分别有一进料管插入桶体内部,进料管与桶体间夹角为30°至60°,进料管置于污水过滤层组下部;桶盖上设有一污水通道。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桶盖上设置的污水通道由主通道、连通道和若干个支通道组成,主通道从桶盖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嵌入桶盖内且主通道深度小于桶盖厚度一半,若干个支通道均匀分布于桶盖周向,支通道从桶盖下表面嵌入桶盖内且支通道深度小于桶盖厚度一半,每个支通道与主通道之间设有一连通道。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主通道上端连接有漏斗装置,漏斗装置内还设有过滤网。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污水过滤层组由间隔设置的活性炭处理层和砂质土处理层组成,砂质土处理层置于活性炭处理层下部,所述活性炭处理层包括铁丝网及置于铁丝网上的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砂质土处理层包括铁丝网及置于铁丝网上的带有生物膜的砂质土过滤层。 在上述方案基础上优选,所述桶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万向轮。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生活污水经主通道注入桶体内,污水先经过污水过滤层组初步过滤处理,而后进入桶体底部,此时,通过进料管加入相应反应药料,再启动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搅拌,加速药料溶解以及加速药料与污水间反应,对污水进行深度化学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桶体外表面两侧均设有进料管,有助于药料在桶体内分布均匀,提高混合均匀度及反应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桶盖轴向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桶盖径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为:1_反应桶,2_桶体,3_桶盖,4_电机室,5_驱动电机,6_揽拌轴,7_出水管道,8-污水通道,81-主通道,82-连通道,83-支通道,9-污水过滤层组,91-活性炭处理层,92-砂质土处理层,10-进料管,11-漏斗装置,12-过滤网,13-万向轮,14-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 “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3可知,生活污水简易型处理装置为反应桶1、反应桶I包括桶体2及与桶体2上端口螺纹连接的圆饼状桶盖3,桶体2内的搅拌轴6,桶体2内部底端一侧设有一安装有驱动电机5的电机室4,另一侧连通带有控制阀14的出水管道7,搅拌轴6水平置于桶体2底部且一端与驱动电机5连接。 桶盖3上设有一污水通道8,桶体2内上端设置有污水过滤层组9。 污水通道8由主通道81、连通道82和若干个支通道83组成;主通道81从桶盖3上表面中间位置处嵌入桶盖3内且主通道81深度小于桶盖3厚度一半,主通道81上端连接有漏斗装置11,方便倒入污水,避免污水洒落在桶盖3上,沾污桶盖3,漏斗装置11内还设有过滤网12,可用于对污水进行简易化过滤,去除一些较大块杂质,以免堵塞污水通道8 ;若干个支通道83均匀分布于桶盖3周向,支通道83从桶盖3下表面嵌入桶盖3内且支通道83深度小于桶盖3厚度一半,每个支通道83与主通道81之间设有一连通道82,支通道83的均匀分布有助于快速且均匀地将污水注入至污水过滤层组9上,提高污水过滤层组9对污水处理效率。 污水过滤层组9由间隔设置的活性炭处理层91和砂质土处理层92组成,砂质土处理层92置于活性炭处理层91下部,所述活性炭处理层91包括铁丝网及置于铁丝网上的活性炭过滤层,所述砂质土处理层92包括铁丝网及置于铁丝网上的带有生物膜的砂质土过滤层。 桶体2外表面两侧分别有一进料管10插入桶体2内部,进料管10与桶体2间夹角为30°至60°,此处选定45°,进料管10置于污水过滤层组9下部。污水先经过污水过滤层组9初步过滤处理,而后进入桶体2底部,此时,通过进料管10加入相应反应药料,再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搅拌轴6搅拌,加速药料溶解以及加速药料与污水间反应,对污水进行深度化学处理,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桶体2外表面两侧均设有进料管10,有助于药料在桶体2内分布均匀,提高混合均匀度及反应效果。 所述桶体2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万向轮13,便于上移动反应桶I。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生活污水简易型处理装置,包括桶体及与所述桶体上端口螺纹连接的圆饼状桶盖、设置于所述桶体内的搅拌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内部底端一侧设有一安装有驱动电机的电机室,另一侧连通带有控制阀的出水管道,所述搅拌轴水平置于所述桶体底部且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桶体内上端设置有污水过滤层组;所述桶体外表面两侧分别有一进料管插入所述桶体内部,所述进料管与所述桶体间夹角为30°至60°,所述进料管置于所述污水过滤层组下部;所述桶盖上设有一污水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赵振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