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食堂直饮水供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682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食堂直饮水供水装置,包括依次经管路连通的全自动软水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精密过滤器、高压泵、RO装置、产水箱、供水泵、碳棒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的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连接至供水水龙头,其中,所述的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RO装置固定设置在框架上,所述的中间水箱与全自动软水器和中间水泵的连接管路以及所述的产水箱与RO装置和供水泵的连接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快接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主体过滤部分设置在一个框架内,便于运输,可在任意水源地便捷构建,为野外用水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主体结构域中间水箱和产水箱分别通过快捷丝扣连接,简化整个系统的构建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食堂直饮水供水装置,包括依次经管路连通的全自动软水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精密过滤器、高压泵、RO装置、产水箱、供水泵、碳棒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的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连接至供水水龙头,其中,所述的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RO装置固定设置在框架上,所述的中间水箱与全自动软水器和中间水泵的连接管路以及所述的产水箱与RO装置和供水泵的连接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快接机构。本技术将主体过滤部分设置在一个框架内,便于运输,可在任意水源地便捷构建,为野外用水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主体结构域中间水箱和产水箱分别通过快捷丝扣连接,简化整个系统的构建过程。【专利说明】野外食堂直饮水供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野外食堂直饮水供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很多地方,没有城市管网供水,直接饮用溪水、井水或使用井水,对人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市场上提供的生活用水处理机构仅能提供生活用水,而且对水源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市场上提供的直饮水设备也对水源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而对于没有城市管网供水的情况下,如野外工地,如果满足生活和饮用用水就成了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野外食堂直饮水供水装置。 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野外食堂直饮水供水装置,包括依次经管路连通的全自动软水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精密过滤器、高压泵、RO装置、产水箱、供水泵、碳棒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的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连接至供水水龙头,其中,所述的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RO装置固定设置在框架上,所述的中间水箱与全自动软水器和中间水泵的连接管路以及所述的产水箱与RO装置和供水泵的连接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快接机构。 所述的框架为不锈钢框架。 所述的RO装置包括四组RO膜组,其中两组RO膜组的进水口并接至高压水泵的出水口,第三RO膜组的进水侧与所述的两组RO膜组的浓水侧并接,第四RO膜组的进水侧与所述的第三组的RO膜组的浓水侧连接,所述的第四RO膜组的浓水侧设置有排放管路,所述的四组RO膜组的产水侧并接入产水箱。 在所述的第三RO膜组和第四RO膜组的进水口前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在线水质检测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将主体过滤部分设置在一个框架内,便于运输,可在任意水源地便捷构建,为野外用水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主体结构域中间水箱和产水箱分别通过快捷丝扣连接,简化整个系统的构建过程。同时本技术采用先软化后精滤然后RO处理最后消毒的方式,整体构建简洁有效,保证直饮水质量的同时优化整体结构,减少部件使用,使用野外用水量相对少,移动性强的特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野外食堂直饮水供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野外食堂直饮水供水装置,包括依次经管路连通的潜水泵(图中未示出)、Y型过滤器、全自动软水器1、中间水箱2、中间水泵3、精密过滤器 4、高压泵5、R0装置6、产水箱7、供水泵8、碳棒过滤器9和紫外线杀菌器10,所述的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连接至供水水龙头,其中,所述的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RO装置固定设置在框架上,优选地所述的框架为不锈钢支架或集装箱,所述的中间水箱与全自动软水器和中间水泵的连接管路以及所述的产水箱与RO装置和供水泵的连接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快接机构,即市购的快速管道接头。所述的潜水泵设置在野外水源内以将水提升并经过Y型过滤器后进入全自动软水器,软化处理后进入中间水箱,同时,在所述的供水泵的出水口侧还并接有回流管路,所述的回流管路的出水口位于产水箱,并接的回流管路可有效保证用水侧用水变化对供水泵的冲击,提高其运行寿命。 本技术将主体过滤部分设置在一个框架内,便于运输,可在任意水源地便捷构建,为野外用水提供安全保障,同时主体结构域中间水箱和产水箱分别通过快捷丝扣连接,简化整个系统的构建过程。同时本技术采用先软化后精滤然后RO处理最后消毒的方式,整体构建简洁有效,保证直饮水质量的同时优化整体结构,减少部件使用,使用野外用水量相对少,移动性强的特点。 具体地说,含有钙、镁离子(Ca2+、Mg2+)的水,在一定的压力下、以一定的流速流过全自动软水器的树脂层时,由于钙、镁离子(Ca2+、Mg2+)与树脂的结合能力要大于钠离子(Na+)与树脂的结合能力,所以,水中的钙、镁离子(Ca2+、Mg2+)就与树脂上的钠离子(Na+)进行了交换,钙、镁离子(Ca2+、Mg2+)被树脂吸附。这样,流出树脂层的水就不再含有钙、镁离子(Ca2+、Mg2+) 了。软化后经过中间水箱的缓冲后即进行精密过滤器处理,以去除水中的微量悬浮颗粒杂质,从而满足反渗透膜系统对进水的要求。其中精密过滤器(又称作保安过滤器),外壳采用UPVC材质制造,滤芯为聚乙烯熔喷材质,过滤精度为5 μ m,原水在压力作用下通过滤芯,去除水中的微粒、杂质截留,达到净化效果。 所述的高压泵为反渗透装置提供需要的推动力,以使克服溶液的渗透压。高压泵的作用是为反渗透装置的运行提供动力来源,保证反渗透膜的正常运行。根据进水水质以及其它进水条件(如进水类型、温度),采用专门的反渗透系统装置设计软件计算,选择高压泵的流量、扬程。高压泵进水口设置低压保护开关,当进水压力低于设定值时,停止高压泵,防止高压泵抽空损坏。高压泵出水口设置高压保护开关,当出口压力持续高于设定值时,停止高压泵,保护高压泵、膜组件不受损坏。 所述的RO装置是溶解固形物的浓缩排放和淡水利用的过程,能有效的去除水中绝大部分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约200分子量以上的物质)、细菌等。可选用美国海德能公司生产的高脱盐率膜元件,采用优化的排列方式,运行压力低,系统脱盐率高,可达97%以上。 优选地,所述的RO装置包括四组RO膜组,其中两组RO膜组61、62的进水口并接至高压水泵的出水口,第三RO膜组63的进水侧与所述的两组RO膜组的浓水侧并接,第四RO膜组64的进水侧与所述的第三组的RO膜组的浓水侧连接,所述的第四RO膜组的浓水侧设置有排放管路,所述的四组RO膜组的产水侧并接入产水箱。同时在所述的第三RO膜组和第四RO膜组的进水口前的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在线水质检测仪。通过在线水质检测仪实时监测浓水侧的水质,当检测不合格则直接经排泄管路排放而不进入产水箱,可有效控制产水质量。两组并联设置有效保证产水量,能够满足野外食堂的集中需求,然后采用两组串联的RO膜组处理两组并联的RO膜组的浓水侧水,有效保证产水率,产水量和产水率的双重保证,有效提高了野外适应性,尤其是在水资源相对匮乏的野外更能凸显其适应性。 同时,为提高饮用水卫生,在供水箱供给至直饮水管路时还经过碳棒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器,碳棒过滤器主要作用为净化、脱氯、去臭,其能够吸附前级过滤中无法去除的余氯,同时还吸附从前级泄漏过来的小分子有机物等污染性物质,对水中异味、胶体及色素、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野外食堂直饮水供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经管路连通的全自动软水器、中间水箱、中间水泵、精密过滤器、高压泵、RO装置、产水箱、供水泵、碳棒过滤器和紫外线杀菌器,所述的紫外线杀菌器的出水口连接至供水水龙头,其中,所述的精密过滤器、高压泵和RO装置固定设置在框架上,所述的中间水箱与全自动软水器和中间水泵的连接管路以及所述的产水箱与RO装置和供水泵的连接管路上分别设置有快接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徐守疆杨亚文程国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邦盛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