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型电感器以及电源电路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6406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4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特性良好的层叠型电感器以及电源电路模块。层叠型电感器具备层叠了磁性体层而成的层叠体主体。在磁性体层(103-107)分别形成有环状的线状导体(121-125)。线状导体通过层间连接导体连接,从而形成在层叠方向具有轴的线圈导体。作为线圈导体的最上层侧端部的线状导体(121)的一侧端通过层间连接导体(151),与形成在更上层的引出用的线状导体(131)连接。线状导体(131)与以贯穿环状的线状导体的内侧的几乎中央的方式形成的层间连接导体(152)连接。层间连接导体(152)经由线状导体(132)、层间连接导体(153),与层叠体主体的底面的外部连接导体(162)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特性良好的层叠型电感器以及电源电路模块。层叠型电感器具备层叠了磁性体层而成的层叠体主体。在磁性体层(103-107)分别形成有环状的线状导体(121-125)。线状导体通过层间连接导体连接,从而形成在层叠方向具有轴的线圈导体。作为线圈导体的最上层侧端部的线状导体(121)的一侧端通过层间连接导体(151),与形成在更上层的引出用的线状导体(131)连接。线状导体(131)与以贯穿环状的线状导体的内侧的几乎中央的方式形成的层间连接导体(152)连接。层间连接导体(152)经由线状导体(132)、层间连接导体(153),与层叠体主体的底面的外部连接导体(162)连接。【专利说明】层叠型电感器以及电源电路模块
本技术涉及在层叠体内形成螺旋状的导体从而构成电感器的层叠型电感器。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形成小型的电源电路,设计了各种表面安装型的电感器。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在直方体形状的层叠体的对置的两端形成外部连接端子而成的电感器。在层叠体内,形成有由螺旋状的导体构成的电感器。该电感器的一侧端与一方的外部连接端子连接,电感器的另一侧端与另一方的外部连接端子连接。 图9是在专利文献I中也示出的以往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以往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的剖视图。在图9中,省略外部连接端子171PU72P的图示。图10是观察了与形成外部连接端子171PU72P的端面正交的面的剖视图。 层叠型电感器100P具备在与平板面正交的方向上层叠平板状的磁性体层101P-106P而成的直方体形状的层叠体主体和在与该层叠体主体的层叠方向正交的一个方向的两端分别形成的外部连接导体171PU72P。 在磁性体层102P、103P、104P、105P、106P这5层分别形成有卷绕状的线状导体121P、122P、123P、124P、125P。线状导体 121P、122P、123P、124P、125P 通过层间连接导体14IP、142P、143P、144P在层叠方向连接。通过该结构,形成以层叠方向为轴向的螺旋状的电感器。作为该电感器的一侧端的线状导体121P的一侧端在层叠体主体的端面露出,并与外部连接导体172P连接。作为该电感器的另一侧端的线状导体125P的另一侧端在层叠体主体的其它的端面露出,并与外部连接导体171P连接。 外部连接导体171PU72P不仅形成在层叠体主体的对置的端面,也以跨越层叠体主体的顶面、底面以及两个侧面的方式形成。 在安装这样的形状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的情况下,将外部连接端子171PU72P配置在安装用区域上,通过焊锡接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65964号公报 图11是包含以往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的电源电路模块的安装结构图。通过在基底电路基板200的表面安装层叠型电感器100P、电容器211、212、开关IC元件201来实现电源电路模块。 在这里,在具备像上述那样的外部连接导体171PU72P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接合可靠性,如图11所示,焊脚必须扩展到外部连接导体171PU72P的端面、侧面、底面。此时,也有焊锡蔓延到顶面的情况。 因此,如图11所示,安装用区域必须形成至与层叠型电感器100P的安装面上的面积范围相比更靠外侧的部分,从而层叠型电感器100P的安装用专有面积增大。 另外,基板200的安装有包含层叠型电感器100P的各元件的面一般被实现电磁屏蔽的屏蔽部件220覆盖。然而,屏蔽部件220由具有导电性的材质构成,所以层叠型电感器100P的外部连接导体171PU72P的顶面侧的部分、蔓延到该顶面侧的部分的焊锡与屏蔽部件220接触,产生短路故障。因此,必须将屏蔽部件220形成、配置成在层叠型电感器100P的顶面与屏蔽部件220的顶板之间设置不因制造工序的偏差等而发生短路的程度的间隙Gp,导致电源电路模块的高背化。 在这里,作为不将外部连接导体171P、172P形成在端面的构造,如图12所示,考虑将外部连接导体161PPU62PP形成在层叠体主体的底面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P。图12是一般的LGA型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P的分解立体图。 层叠型电感器100PP具备在与平板面正交的方向层叠平板状的磁性体层101PP-107PP而成的直方体形状的层叠体主体。 在磁性体层102PP、103PP、104PP、105PP、106PP这5层分别形成有卷绕状的线状导体 121PP、122PP、123PP、124PP、125PP。线状导体 121PP、122PP、123PP、124PP、125PP 通过层间连接导体141PP、142PP、143PP、144PP在层叠方向连接。通过该结构,形成以层叠方向为轴向的螺旋状的电感器。 沿着层叠方向的成为电感器的最下层侧的端部的线状导体125PP的一侧端经由层间连接导体154PP与层叠体主体的底面的外部连接用导体161PP连接。 沿着层叠方向的成为电感器的最上层侧的端部的线状导体121PP的另一侧端与形成于形成有线状导体121PP的磁性体层102PP的线状导体131PP连接。线状导体131PP以向卷绕状的线状导体121PP的内侧延伸的形状形成。 线状导体131PP经由贯通磁性体层102PP、103PP、104PP、105PP、106PP的层间连接导体150PP,与形成于磁性体层107PP的线状导体132PP连接。线状导体132PP经由层间连接导体153PP与层叠体主体的底面的外部连接用导体162PP连接。 通过使用这样的在底面形成有外部连接导体161PPU62PP的LGA型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P,安装用区域位于层叠型电感器100PP的底面下,所以能够减小安装用专有面积。另外,层叠型电感器100PP的顶面是绝缘性的,所以即使与屏蔽部件接触也没有问题,能够实现电源电路模块的低背化。 然而,在如图12所示的构造的LGA型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P中产生如下问题。图13(A)、图13⑶是用于说明在使用了一般的LGA型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P的情况下的问题点的图。图13(A)是图12中的A-A’剖面的剖视图。图13⑶是图12中的B-B’剖面的剖视图。 在一般的LGA型的层叠型电感器100PP中,用于将电感器的最上层的端部引出至层叠体主体的底面的外部连接导体162PP的线状导体131PP与构成层叠型电感器100PP的电感器的线状导体121PP位于相同的层,所以如图13(A)所示那样,妨碍由线状导体121PP-125PP构成的电感器的磁通量的形成。由此,作为电感器的各种特性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特性良好的层叠型电感器。 本技术的层叠型电感器具备:层叠多个基体材料层而成的层叠体;形成在层叠体的底面的第一外部连接导体以及第二外部连接导体;具备形成于多个基体材料层的环状的线状导体以及在层叠方向上连接各基体材料层的上述线状导体的层间连接导体且以层叠方向为轴形成为螺旋状的线圈导体;以及使线圈导体的最上层侧端部与第一外部连接导体连接的第一连接导体以及使线圈导体的最下层侧端部与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层叠型电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层叠体,其层叠多个基体材料层而成; 第一外部连接导体以及第二外部连接导体,所述第一外部连接导体以及所述第二外部连接导体形成在所述层叠体的底面; 线圈导体,其具备形成于所述多个基体材料层的环状的线状导体以及在层叠方向连接各基体材料层的所述线状导体的层间连接导体,并以所述层叠方向为轴形成为螺旋状;以及 第一连接导体,其将所述线圈导体的最上层侧端部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导体连接,以及第二连接导体,其将所述线圈导体的最下层侧端部与所述第二外部连接导体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导体具备: 第一层间连接导体,其与构成所述线圈导体的最上层的所述环状的线状导体连接,并与所述层叠体内的构成所述线圈导体的最上层相比向上层引出; 引出导体,其与该第一层间连接导体连接,并与构成所述线圈导体的最上层相比形成于上层;以及 第二层间连接导体,其将该引出导体与所述第一外部连接导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矢崎浩和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