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栽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秧苗栽种器,属于人工栽种工具领域,其特征在于:设有左片秧苗夹与右片秧苗夹,左片秧苗夹与右片秧苗夹合拢时为空心圆锥形。右片秧苗夹外壁部设有一个可调节的螺栓式定位装置。左片秧苗夹和右片秧苗夹分别与两个手柄交叉连接,交叉处用铆钉固定,左片秧苗夹和右片秧苗夹的张、合平面与两个手柄的张、合平面的夹角少于180度。两手柄之间焊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省时、省力,确保秧苗栽种深度一致,而且保护了手部不受伤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各种秧苗的栽种。(*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秧苗栽种器所属
本技术涉及人工栽种工具领域,详细讲是一种秧苗栽种器。
技术介绍
目前,农民的农田栽种机械一般只适用于大田、水稻田作业,而对于其他农作物和小块、分散、不规整的丘陵山地仍需靠手工栽种,不但劳动强度大,栽种深度也很难统一,而且手部有时容易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秧苗栽种器,这种栽种器省时、省力,确保秧苗栽种深度一致,特别保护了手部不受伤害。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左片秧苗夹与右片秧苗夹,左秧苗夹与右秧苗夹合拢时为空心圆锥形。右片秧苗夹外壁部设有一个可调节的螺栓式定位装置。左片秧苗夹和右片秧苗夹分别与两个手柄交叉连接,交叉处用铆钉固定,左片秧苗夹和右片秧苗夹的张、合平面与两个手柄的张、合平面的夹角少于180度。两手柄之间焊接有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但省时、省力,确保秧苗栽种深度一致,而且保护了手部不受伤害。本技术适合各种秧苗的栽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片秧苗夹,2.右片秧苗夹,3.螺栓式定位装置,4.手柄,5.铆钉,6.弹簧。-->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本技术设有左片秧苗夹1和右片秧苗夹2,左片秧苗夹1与右片秧苗夹2合拢时为空心圆锥形,确保秧苗不受挤压完好无损地栽入土中。右秧苗夹2外壁部设有一个可调节的螺栓式定位装置3,可调节秧苗的栽种深度。左片秧苗夹1和右片秧苗夹2分别与两个手柄4交叉连接,交叉处用铆钉5固定,左片秧苗夹1和右片秧苗夹2的张、合平面与两个手柄4的张、合平面的夹角少于180度,栽种秧苗时即省力,又可使秧苗不受损坏。两手柄4之间焊接有弹簧6,可使秧苗栽种器形成一张一合的工作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秧苗栽种器,包括秧苗夹和手柄,成剪刀形状,其特征在于:左片秧苗夹与右片秧苗夹合拢时为空心圆锥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秧苗栽种器,包括秧苗夹和手柄,成剪刀形状,其特征在于:左片秧苗夹与右片秧苗夹合拢时为空心圆锥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栽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右片秧苗夹外壁部设有一个可调节的螺栓式定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成陈洪江叶巍于天海谭福华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农科种业有限公司试验农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