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辐射状帘布层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259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辐射状帘布层充气胎(30),在其每一卷边(33)的后部(22B)与前端(22A)之间有第一环形面(23)和从卷边后部(22B)沿径向向外伸展的第二环形面(24)。此第一面(23)在把胎(30)装上并充气到正常压力时与设计轮辋(40)的卷边座(42)接触。而第二面(24)当胎被装上并充气至正常压力时与设计轮辋(40)的环形辋缘部(44)相接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充气的辐射状帘布层轮胎以及与其设计轮辋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历史上看,随着引进了无内胎型轮胎,轮胎的卷边部分对于设计轮辋的设计相配性的重要性增加了。这种相配性保证了轮胎仍然是不透气的密封,并能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牢牢地固定于轮辋上。典型的轮辋有一卷边座以及一确定与轮胎卷边的接触区的轮辋辋缘。轮胎卷边有一个在卷边后部与卷边前端之间的、当装配到轮辋上时与卷边座接触的环形面。卷边还有一个沿卷边后部的径向朝外的环形面,这一环形面当轮胎安装到轮辋上并充气时与轮辋缘相接触。先有技术公开了采用一种带有柱形的或稍稍呈锥形的卷边座的轮辋。典型的情形下,这种卷边座相对于轮胎的转动轴线倾斜5°角,为了确保配合适当,轮胎卷边有一个相似的相对于转动轴线取5°倾角的环形面,轮胎卷边具有一个比轮辋座略小的直径,这样,在组装时就能实现紧密的过盈配合。这样一种先有技术的轮胎如图3A所示。最近发展的结果表明,轮胎在前端与环形抗拉件之间的沿径向上在最内部的挠性前端部包括一个大于轮辋座约5°的倾斜面。这种通过角度变化而产生的增大过盈作用有助于轮胎的密封。此先有技-->术的轮胎示于图3B与3C。先有技术的轮胎的卷边具有一个沿径向朝向卷边后部以外的表面。此表面理论上应与轮辋辋缘接触,辋缘与该沿轴向与径向朝外的表面相对于车轮轴线取向为90°。当轮胎在在它表面上的一部分充气膨胀时,这一部分表面区就受到压力,其与轮辋辋缘相接触将轮胎实际上紧固到轮辋上。先有技术的轮胎本质上依赖于轮辋座与辋缘的取向来确定卷边的外形与取向,只是此卷边可挠曲的前端部分例外。令人惊奇的是,业已发现,此先有技术轮胎的卷边的设计对轮辋的配合不够理想,特别是在J型轮辋的轮辋辋缘区域内更是如此。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相信卷边后部沿径向朝外的表面是与轮辋辋缘作牢靠的表面接触的。事实上,切向的X射线透射证明,此辋缘表面区的一部分实际上是与轮辋相分开而形成一间隙,因而无助于将轮胎牢靠地固定于轮辋上。业已发现,按照本专利技术制成的轮胎具有与轮辋接触的独特的卷边面,其可以使轮胎改进其下部侧壁的刚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滚动阻力,并改进了舒适性。按照本专利技术制成的轮胎当安装到轮辋上时能够显示出均匀的低的轮辋的卷边座定力,还显示出使轮胎对轮辋具有极佳的结合效果。下面描述一种改进的辐射状帘布层充气轮胎30。轮胎30具有一转动轴线,有一对在轴向上相分开的卷边33,它们各自包括有环形抗拉件35,且轮胎30还至少有一个在各自卷边33的环形抗拉件35之间延伸的辐射状帘布层36。每个卷边33各有一个后部22B和一个前端部22A,它们用来与一设计轮辋40相接合,此轮辋40有一-->个卷边座42和一设计轮辋宽度,设计轮辋宽度由轮胎制造地实行的工业标准来规定。这种改进的轮胎30的特征是,在每个轮胎卷边33的后部22B与前端22A之间有一第一环形面23,和从每个后部22B沿径向朝外延伸的第二环形面24。在轮胎30安装上并充气到正常压力时第一环形面23与设计轮辋40的卷边座42相接触。而当轮胎未安装上且这对卷边33左轴向上分开一个等于设计轮辋宽度D的距离时,第一环形面23与轮胎轴线形成一平均角度β。设计轮辋宽度(D)被定义为最小的建议轮辋宽度加最大建议轮辋宽度之和的一半。上述平均角度β为比设计轮辋40的匹配卷边座42与轮胎轴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大至少半度至大不到三度。当把轮胎30安装上并充气到正常压力时,第二环形面24与设计轮辋40的环形辋缘部44接触。当两卷边在轴向上分开一等于设计轮辋宽度D的距离时,未安装的轮胎的第二环形面24最好垂直于转动轴线。当两卷边分开达到设计轮轴宽度时,第一环形面23的一部分位于垂直于轮胎轴线且通过环形抗拉件35中心的平面C与一平面T之间,此平面T与环形拉伸件35的轴向上的外侧相切并垂直于轮胎的转动轴线。上述角度β最好是相对于一条与上述转动轴线平行的直线在5°30′至小于8°的范围内。更为理想的是,此β应较设计轮辋40的卷边座42与平行上述轴线的一条直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约大6°30′。理想的情形是,此第一环形面至少要在平面T与一平面S之间的距离一按角度β取向,该平面S与环形抗拉件35的轴向上的内-->侧相切并垂直于轮胎的转动轴线。对于具有按角度β取向的卷边座且采用一形成有平底座的环形抗拉件的轮胎,当与一个具有5°的卷边座区域的轮辋相结合时,一般会在抗拉件与卷边座之间的材料中产生均匀的压缩。这种均匀的压缩能使所制作的轮胎只需要有低的和均匀的卷边座定力,同时能改进轮胎对轮辋的接合。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面按角度β倾斜并沿轴向朝平面T的外面延伸。第一面23与后部相交,此后部有单独的曲率半径。后部的弯曲部分在轴向上和径向上向外伸展,并与第二面24相切。第二面最好垂直于转动轴线而沿径向朝外延伸到第三面,此第三面是弯曲的,且其曲率半径至少等于或大于设计轮辋辋缘的曲率半径。下面给出本专利技术中所用术语的定义。轮胎的“高宽比”是指轮胎截面高度(SH)对其截面宽度(SW)的比乘以100%,表示为百分数。“轴向的”和“轴向地”是指平行于轮胎的转动轴线的直线或方向。“卷边”是指轮胎的这样一个部分,即它包括一为多帘线卷绕并制成一定形状的环形抗拉件,此抗拉件带有或不带有诸如鳍状件、錾形件、脊件、前端保护件与胎圈衬层一类的增强件,以与设计轮辋配合。“带结构”或“增强带”指的是平行帘线组成的至少两个环形的层或帘布层,编织的或非编织的,在胎面之下,未锚定到卷边之上,并且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具有从17至27度的左、右帘线角。“胎体”指的是除去带结构、胎面、在胎面下和侧壁的帘布层上面-->的橡胶以外,但包括卷边在内的轮胎结构。“周边的”指的是沿着垂直于轴向的环形胎面的周边延伸的线或方向。“帘线”指的是构成轮胎中帘布层的增强合股线。“设计轮辋”指的是具有一种特定构型与宽度的轮辋。在本说明书中,此设计轮辋与设计轮辋宽度是根据轮胎生产地所实行的工业标准规定的。例如,在美国,设计轮辋是根据“轮胎与轮辋协会”的规定。在欧洲,这种轮辋是根据“欧洲轮胎与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的规定,而设计轮辋一词的意义与标准测量轮辋的意义相同。在日本,标准机构是“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商协会”。“设计轮辋宽度”是指轮辋轴缘之间轴向上的所规定的距离。在本说明书中,设计轮辋宽度(D)按照适用的工业标准,取作为最小的建议轮辋宽度与最大的建议轮辋宽度之和的一半。“赤道平面”(EP)指的是垂直于轮胎的转动轴线并通过其胎面中心的平面。“内衬”指的是形成无内胎轮胎的内表面且包含着轮胎内的充气气体的一层或几层弹性材料或其它材料。“正常充气压力”是指根据适当标准机构为轮胎的使用条件所指定的特殊设计充气压力与载荷。“正常载荷”指的是根据适当标准机构为轮胎使用条件所指定的特殊设计充气压力与载荷。“帘布层”是指橡胶包覆的平行帘线组成的连续层。“径向的”与“径向地”是指沿径向朝向或离开轮胎转动轴线的方向。-->“辐射状帘布层轮胎”是指一种有带的或周边被限制的充气轮胎,其中从卷边延伸到卷边的帘布层帘线相对于轮胎的赤道面按65°至90°的帘线角取向。“截面高度”(SH)是指从标称轮辋直径至轮胎赤道面内的轮胎外径在径向上的距离。“截面宽度”(SW)指的是轮胎业已充气到正常压力24小时之际和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辐射状帘布层充气轮胎,它有一转动轴线以及一对在轴向上相分开且各自包括有环形抗拉件的卷边,且此轮胎还至少有一个在各卷边的环形抗拉件之间延伸的辐射状帘布层,每个卷边各有一个卷边后部和一个卷边前端用来与一设计轮辋相结合,此轮辋有一个卷边座和一个设计的轮辋宽度D,此宽度D定义为按轮胎制造地所实行的工业标准所规定的最大与最小推荐轮辋宽度之和的一半,这种改进的轮胎的特征在于,在各卷边的后部与前端之间有一第一环形面以及从每个卷边后部沿径向朝外延伸的第二环形面,第一环形面在轮胎安装上并充气到正常压力时与设计轮辋的卷边座相接触,而当轮胎来安装上且这对卷边在轴向上分开一个等于设计轮辋宽度D的距离时,第一环形面则与轮胎轴线形成一平均角度β,此角度为此设计轮辋的匹配卷边座与轮胎轴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大半度至大不到三度,而该第二环形面当轮胎安装上并充气到正常压力时,与设计轮辋的环形辋缘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1993-11-5 1487831、一种改进的辐射状帘布层充气轮胎,它有一转动轴线以及一对在轴向上相分开且各自包括有环形抗拉件的卷边,且此轮胎还至少有一个在各卷边的环形抗拉件之间延伸的辐射状帘布层,每个卷边各有一个卷边后部和一个卷边前端用来与一设计轮辋相结合,此轮辋有一个卷边座和一个设计的轮辋宽度D,此宽度D定义为按轮胎制造地所实行的工业标准所规定的最大与最小推荐轮辋宽度之和的一半,这种改进的轮胎的特征在于,在各卷边的后部与前端之间有一第一环形面以及从每个卷边后部沿径向朝外延伸的第二环形面,第一环形面在轮胎安装上并充气到正常压力时与设计轮辋的卷边座相接触,而当轮胎来安装上且这对卷边在轴向上分开一个等于设计轮辋宽度D的距离时,第一环形面则与轮胎轴线形成一平均角度β,此角度为此设计轮辋的匹配卷边座与轮胎轴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大半度至大不到三度,而该第二环形面当轮胎安装上并充气到正常压力时,与设计轮辋的环形辋缘部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辐射状帘布层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未安装上的此种轮胎的第二环形面相对垂直于转动轴线的平面P倾斜一角度α,α在0°至不到3°的范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辐射状常布层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当此轮胎的两个卷边分开为设计轮辋宽度D时,第一环形面的一部分位于一平面C与一平面T之间,此平C垂直于轮胎的转动轴线并通过环形抗拉件的中心;而平面T则与此环形抗拉件的轴向-->外侧相切并垂直于轮胎的转动轴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辐射状帘布层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前述的角度β相对于一条平行于转动轴线的直线是在5°30′至不到8°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辐射状帘布层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环形面的角度β约比形成在设计轮辋的匹配卷边座与平行于轮胎轴线之间的角度大1.5°。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辐射状帘布层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上述角度α相对于平面P是在0°至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C比尔德MD卡哈纳
申请(专利权)人: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