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永磁电动机,包括机定子、转子、转轴;定子设置在转子内,定子与转子均采用稀土永磁体为驱动源的多组合、多磁极并以往复滚动、交替磁化的方式吸引转子连续转动完成动力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稀土永磁电动机的运行消耗电能源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源动力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稀土永磁电动机,包括机定子、转子、转轴;定子设置在转子内,定子与转子均采用稀土永磁体为驱动源的多组合、多磁极并以往复滚动、交替磁化的方式吸引转子连续转动完成动力输出。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稀土永磁电动机的运行消耗电能源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源动力装置。【专利说明】—种稀土永磁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稀土永磁电动机改进技术,具体就是利用稀土永磁体的强磁场代替永磁电动机的电绕组磁场的一项装置,即是把稀土永磁电动机由电绕组磁场改为永磁体磁场的一项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机运行原理就是定子和转子的磁极与磁场的关系,电能经过绕组线圈转换成磁场,磁场的互相作用推动转子转动输出动力,例如图1是现有技术两相12极稀土永磁电动机基本结构,它是永磁电动机种类中的一种,基本结构是;定子绕组绕在铁芯上,通过电能经过定子绕组线圈转换成电磁场,采用电磁场吸引或排斥位于转子上的转子永磁体,转子永磁体中心线前半周为一相绕组驱动,后半周为另一相绕组驱动,可以看出A相绕组与B相绕组是依交替、连续的方式吸引或排斥转子旋转进而驱使转轴连续不断的转动输出动力。而磁场可以于两种方法产生;一种是电流通过绕组线圈产生的磁场,叫电磁场,另一种是由永磁体直接产生的磁场,叫永磁场,电磁场与永磁场相比,电磁场不但会消耗电能而且会产生热量损坏绕组线圈,而永磁场则不同,一次充磁后永磁体可以长久产生(SN)双极磁场又可以循环使用,稀土永磁电动机就是利用一相永磁体来完成节能的,特别是近年来稀土永磁钕铁硼的磁性能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使得稀土永磁电动机的节能效果更显著。但是,它的运行还是完全依赖于电能,所以在应用和使用范围上,仍然存在如下致命的缺陷: 依赖电能源:由于稀土永磁电动机的运行必须有电源,所以限制了有些行业对它的使用,特别是人类使用最多、耗能最大的汽车工业,因不具备连续的电源,目前,汽车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容易损坏:稀土永磁电动机的运转是依电能通过绕组产生磁场来推动转子输出动力,大家都知道,电流既产生磁场又产生热量,电动机在高温环境中运行很容易损坏,特别是稀土永磁电动机的永磁体在高温环境中会退磁,造成动力不足。 消耗电能源:电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而电动机是电能源消耗最大的设备,据资料显示70%左右电能被电动机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的源动力装置,来解决目前内燃机和电动机污染环境和消耗能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在现有稀土永磁电动机的运行原理为基础进行改进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稀土永磁电动机,包括机定子、转子、转轴;本专利技术特征是,定子设置在转子内,定子与转子均采用稀土永磁体为驱动源的多组合、多磁极并以往复滚动、交替磁化的方式吸引转子连续转动完成动力输出; 转子:设转子有转子筒体,在转子筒体内侧贴附有一组呈圆弧形排列2?16块极向一致的瓦形稀土永磁体,瓦形稀土永磁体极向为内腹外背式极向,由于定子采用S、N双极永磁体动力驱动,所以在转子内再贴附一组2?16块极向一致的瓦形稀土永磁体,该稀土永磁体沿轴心线前后分布有两组,每一组均以转轴为圆心,前一组与后一组极向向反设置,并厚度相同排列成一致;稀土永磁体在圆弧上均匀分布,构成两组2?16极双动力转子体; 定子:设定子有环形封闭的两对带式轨道,轨道分别设置为平行的两组,每组分为内轨道和外轨道,外轨道紧贴在内轨道的背面,在两对环形带式轨道内侧沿圆弧吸附有2?16个永磁芯行星圆柱轮,两对环形带式轨道外背面沿圆弧固定有4?32对铁芯,铁芯设前、后两对为一组,每个永磁芯行星圆柱轮两侧面分别设有复位弹簧,用于永磁芯行星圆柱轮的复位,永磁芯行星圆柱轮是采用一节圆柱形厚度充磁的钕铁硼永磁体,该圆柱形永磁体的两端截面固定有内锥形导磁环,利用该圆柱形永磁体的S、N两极通过导磁环依往复滚动的方式,交替磁化固定在轨道外背面的前、后两对铁芯,被交替磁化的前、后两对铁芯吸引转子的驱动源瓦形稀土永磁体,瓦形稀土永磁体的前半周被磁化的前一对铁芯驱动,后半周被磁化的后一对铁芯驱动,从而使转轴连续不断的旋转输出动力。 本专利技术所述定子包括连接在转轴、轴承上的星型摆动支架,沿圆弧在每个星型摆动支架顶端上设置永磁芯行星圆柱轮,其星型摆动支架的星角数量与稀土永磁体数量相同,在星型摆动支架上设有连接环;整个永磁芯行星圆柱轮往复滚动在封闭的具有弹性的金属带式轨道内侧,轨道分别设置为平行的两组,每组分为内轨道和外轨道;外轨道紧贴在内轨道的背面;在外轨道上设有与铁芯数量相同的翘轨均匀分布在圆周上,翘轨包括正翘轨和反翘轨,所述正、反翘轨是指在设定段将两根轨道设有对称的端面切口和斜切口,该两切口均保留有连接段A、连接段B,将两根外轨道外侧的切口翘板A、和两根轨道内侧的切口翘板B分别采用串接杆连接,使两外侧的切口翘板A形成正翘轨,两内侧的切口翘板B形成反翘轨。 本专利技术所述永磁芯行星圆柱轮的圆柱体中间设有一凹槽,两端分别为N-S极;凹槽设有永磁芯滚动带;永磁芯滚动带缠绕并固定在永磁芯行星圆柱轮中间,永磁芯行星圆柱轮的极向为厚度单极S、N向,在该永磁芯行星圆柱轮两端设两个内锥形导磁环,在导磁环中心固定有偏心轴,偏心轴与星型摆动支架顶端连接,从而形成能够往复滚动的定子永磁芯摆动架。 本专利技术在转轴上固定套有定位主动齿轮,定位主动齿轮啮合定位从动行星齿轮,其定位从动行星齿轮数量与稀土永磁体数量相同;设有摆动定位控制器固定在定位销与定位从动行星齿轮之间;该摆动定位控制器包括由前启动弹簧、后启动弹簧、前连杆、后连杆、控制器连杆、定位控制摆动臂、活塞腔体构成;其中前启动弹簧、后启动弹簧均为人字弹簧并固定套在定位销上,并且两个启动弹簧的一端与前、后两个凹槽形成的永磁芯滚动带连接,另一端与定位控制摆动臂连接,定位控制摆动臂由定位杆A、定位杆B组成,其中定位杆A、定位杆B定位杆一端共同固定在摆动定位控制器的套环上,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前启动弹簧、后启动弹簧上;前连杆、后连杆分别铰接在连接体上,控制器连杆一端与定位从动行星齿轮连接,另一端通过滑块与开设有滑槽的活塞腔体连接;通过所述滑块在活塞腔体内的移动,推动所述定位杆A和定位杆B固定端的套环移动,从而使所述定位杆定位前连杆、后连杆的运动轨迹。 本专利技术定位主动齿轮的半径是定位从动行星齿轮半径的6或12倍,并固定在转轴上,定位从动行星齿轮中心设有从动轮转轴,定位从动行星齿轮一侧设有偏心轴,从动轮转轴固定在星型摆动支架的连接环上,偏心轴与控制器连杆连接。 本专利技术轨道采用两条厚度为0.3?3毫米的环状金属带。 本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稀土永磁电动机,包括机定子、转子、转轴;所述定子设置在转子内,定子与转子均采用稀土永磁体为驱动源的多组合、多磁极并以滚动、交替磁化的方式吸引转子转动完成动力输出。通过在转轴、轴承上设置星型摆动支架,沿圆弧在每个星型摆动支架顶端上设置永磁芯行星圆柱轮,永磁芯行星圆柱轮吸附在环形封闭的带式轨道内侦牝在永磁芯行星圆柱轮两侧面分别与轨道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用于永磁芯行星圆柱轮的复位,在环形轨道外侧固定有前、后两对铁芯,通过永磁芯行星圆柱轮在轨道内侧的往复滚动对前、后两对铁芯交替磁化,被交替磁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稀土永磁电动机,包括机定子、转子、转轴;其特征是,定子设置在转子内,定子与转子均采用稀土永磁体为驱动源的多组合、多磁极并以往复滚动、交替磁化的方式吸引转子连续转动完成动力输出;转子:设转子有转子筒体,在转子筒体内侧贴附有一组呈圆弧形排列2~16块极向一致的瓦形稀土永磁体,瓦形稀土永磁体极向为内腹外背式极向,由于定子采用S、N双极永磁体动力驱动,所以在转子内再贴附一组2~16块极向一致的瓦形稀土永磁体,该稀土永磁体沿轴心线前后分布有两组,每一组均以转轴为圆心,前一组与后一组极向向反设置,并厚度相同排列成一致;稀土永磁体在圆弧上均匀分布,构成两组2~16极双动力转子体;定子:设定子有环形封闭的两对带式轨道,轨道分别设置为平行的两组,每组分为内轨道和外轨道,外轨道紧贴在内轨道的背面,在两对环形带式轨道内侧沿圆弧吸附有2~16个永磁芯行星圆柱轮,两对环形带式轨道外背面沿圆弧固定有4~32对铁芯,铁芯设前、后两对为一组,每个永磁芯行星圆柱轮两侧面分别设有复位弹簧,用于永磁芯行星圆柱轮的复位,永磁芯行星圆柱轮是采用一节圆柱形厚度充磁的钕铁硼永磁体,该圆柱形永磁体的两端截面固定有内锥形导磁环,利用该圆柱形永磁体的S、N两极通过导磁环依往复滚动的方式,交替磁化固定在轨道外背面的前、后两对铁芯,被交替磁化的前、后两对铁芯吸引转子的驱动源瓦形稀土永磁体,瓦形稀土永磁体的前半周被磁化的前一对铁芯驱动,后半周被磁化的后一对铁芯驱动,从而使转轴连续不断的旋转输出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伟,
申请(专利权)人:朱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