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口罩,包括,支撑层(4),所用材料为疏水纤维无纺布,位于最内层;吸附层,包括纳米纤维层(3)及纳米纤维依托层(2),所述纳米纤维层(3)位于所述支撑层(4)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之间;抗菌层(1),由抗菌纱布组成,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相邻,位于最内层;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层(3)与所述支撑层(4)相邻一侧为纤维绒毛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纳米纤维口罩除了能阻隔空气中的颗粒物外,还能阻隔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具有透气性好、柔韧性好、厚度薄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纤维口罩,包括,支撑层(4),所用材料为疏水纤维无纺布,位于最内层;吸附层,包括纳米纤维层(3)及纳米纤维依托层(2),所述纳米纤维层(3)位于所述支撑层(4)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之间;抗菌层(1),由抗菌纱布组成,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相邻,位于最内层;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层(3)与所述支撑层(4)相邻一侧为纤维绒毛结构。本技术所公开的一种纳米纤维口罩除了能阻隔空气中的颗粒物外,还能阻隔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具有透气性好、柔韧性好、厚度薄等特点;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专利说明】一种纳米纤维口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化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功能型口罩。
技术介绍
现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空气中常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包括粉尘颗粒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等,这些气体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危害着人体健康。口罩主要用于对空气中有害物质进行阻隔,以防止人体吸入造成不良反应。传统的口罩主要用无纺布制成,材料孔径大,纤维直径为几十微米,只能阻挡直径较大的颗粒,对空气的有机污染物基本没有阻隔作用,无法满足高性能要求。 纳米纤维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吸附容量高等特点。通常纳米纤维的直径为100?1000纳米,长度为厘米级甚至更长,纳米纤维只需经一般的无纺布阻隔,即可防止被吸入人体。故采用纳米纤维制得的口罩对于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将具有良好的吸附性。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一种能吸附、阻隔空气中有机污染物的纳米纤维口罩的开发将很有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纳米纤维口罩,包括,支撑层4,所用材料为疏水纤维无纺布,位于最内层;吸附层,包括纳米纤维层3及纳米纤维依托层2,所述纳米纤维层3位于所述支撑层4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之间;抗菌层1,由抗菌纱布组成,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相邻,位于最内层;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层3与所述支撑层4相邻一侧为纤维绒毛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纤维口罩,其中,所述吸附层通过嵌套、附着或夹层的方式置于所述支撑层4与所述抗菌层I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纤维口罩,其中,所述支撑层4所用材料选自尼龙6、尼龙66、聚己内酯、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乳酸、乳酸或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纤维口罩,其中,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所用材料选自尼龙6、尼龙66、聚己内酯、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乳酸、乳酸或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是,所述的纳米纤维口罩,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层3原料选自聚苯乙烯、聚硫醚、丙烯酸树脂、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或丙烯胺的共聚物中一种或几种。 本技术公开的纳米纤维口罩的有益效果:除了能阻隔空气中的颗粒物外,还能阻隔空气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具有透气性好、柔韧性好、厚度薄等特点;且具有较好的生物安全性;在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与所述抗菌层I相邻一侧设纤维绒毛结构,呼气时纤维绒毛受气息作用彼此张开有助于气流流出,吸气时纤维绒毛贴附于纳米纤维依托层2表面,对外来气体起到很好的阻隔和过滤作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纳米纤维口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纳米纤维口罩,所述纳米纤维口罩包括支撑层4、吸附层及抗菌层1,其中,支撑层4,所用材料为疏水纤维无纺布,位于最内层;吸附层,包括纳米纤维层3及纳米纤维依托层2,所述纳米纤维层3位于所述支撑层4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之间;抗菌层1,由抗菌纱布组成,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相邻,位于最内层;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层3与所述支撑层4相邻一侧为纤维绒毛结构。 具体为: I)将聚苯乙烯纳米纤维及无纺纱布裁至合适尺寸,在聚苯乙烯纳米纤维两侧放置疏水纤维无纺布,其中一侧无纺纱布与抗菌纱布相邻,另一侧无纺纱布作为口罩最外层的支撑层4,抗菌纱布一侧作为口罩中最内层的抗菌层1,所述聚苯乙烯纳米纤维层3与所述支撑层4相邻一侧为绒毛结构,将鼻梁压条6和口罩绳5置于合适位置,经机械热压后制得完整的能同时阻隔空气中隔颗粒物和有机污染物的纳米纤维口罩。 3)将口罩置于真空干燥箱中除去残留溶剂,并经紫外线消毒。 4)该纳米纤维口罩对空气中苯、苯并花、硝基苯、二氯苯、苯乙烯等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在80%以上。 尽管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权利要求】1.一种纳米纤维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层(4),所用材料为疏水纤维无纺布,位于最内层; 吸附层,包括纳米纤维层(3)及纳米纤维依托层(2),所述纳米纤维层(3)位于所述支撑层(4)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之间; 抗菌层(I),由抗菌纱布组成,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相邻,位于最内层; 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层(3)与所述支撑层(4)相邻一侧为纤维绒毛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通过嵌套、附着或夹层的方式置于所述支撑层(4)与所述抗菌层(I)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4)所用材料选自尼龙6、尼龙66、聚己内酯、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乳酸、乳酸或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所用材料选自尼龙6、尼龙66、聚己内酯、聚丙烯腈、聚酰亚胺、聚乳酸、乳酸或羟基乙酸共聚物中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纤维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层(3)原料选自聚苯乙烯、聚硫醚、丙烯酸树脂、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苯乙烯与甲基丙烯酸或丙烯胺的共聚物中一种或几种。【文档编号】A41D13/11GK203969291SQ201420422575【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9日 【专利技术者】蓝韧 申请人:蓝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纤维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层(4),所用材料为疏水纤维无纺布,位于最内层;吸附层,包括纳米纤维层(3)及纳米纤维依托层(2),所述纳米纤维层(3)位于所述支撑层(4)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之间;抗菌层(1),由抗菌纱布组成,与所述纳米纤维依托层(2)相邻,位于最内层;其中,所述纳米纤维层(3)与所述支撑层(4)相邻一侧为纤维绒毛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韧,
申请(专利权)人:蓝韧,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