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陆两用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906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陆两用车结构,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低空运输和陆地两用的交通工具,可以满足作为常用运输工具的要求,其包机身,所述机身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旋翼,所述机身后端设置有机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下端设置有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轮连接驱动装置,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环形压轨,侧翼连接件连接所述环形压轨,所述侧旋翼连接所述侧翼连接件,所述侧翼连接件通过所述环形压轨绕所述机身旋转,所述侧旋翼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侧翼连接件,所述侧旋翼绕第一销轴旋转,所述侧旋翼上设置有螺旋桨总成,所述机身底部设置有气垫风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陆两用车结构,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低空运输和陆地两用的交通工具,可以满足作为常用运输工具的要求,其包机身,所述机身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旋翼,所述机身后端设置有机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下端设置有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轮连接驱动装置,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环形压轨,侧翼连接件连接所述环形压轨,所述侧旋翼连接所述侧翼连接件,所述侧翼连接件通过所述环形压轨绕所述机身旋转,所述侧旋翼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侧翼连接件,所述侧旋翼绕第一销轴旋转,所述侧旋翼上设置有螺旋桨总成,所述机身底部设置有气垫风机。【专利说明】一种空陆两用车结构
本技术涉及运输工具的
,具体为一种空陆两用车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公路的修筑赶不上汽车的增加,随着经济现代化的进展,我国的低空有着开放的可能,对于对低空的利用将要成了我国解决道路拥堵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想对低空进行利用,就到解决一种低空的运输工具问题,而且要保证运输工具的安全、可靠,现有的直升机虽然可以满足低空飞行,但是直升机的机翼都较为固定,不能适应作为常用运输工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陆两用车结构,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低空运输和陆地两用的交通工具,可以满足作为常用运输工具的要求。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空陆两用车结构,其包机身,所述机身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旋翼,所述机身后端设置有机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下端设置有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轮连接驱动装置,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环形压轨,侧翼连接件连接所述环形压轨,所述侧旋翼连接所述侧翼连接件,所述侧翼连接件通过所述环形压轨绕所述机身旋转,所述侧旋翼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侧翼连接件,所述侧旋翼绕第一销轴旋转,所述侧旋翼上设置有螺旋桨总成,所述机身底部设置有气垫风机。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两侧对应所述侧旋翼分别设置有旋翼上导轨和旋翼下导轨,所述侧旋翼两端分别通过滑块连接所述旋翼上导轨和旋翼下导轨;所述机身上对应所述侧旋翼分别设置有环形液压缸,所述环形液压缸活塞杆连接所述侧旋翼;所述侧旋翼包括侧旋基翼和侧旋端翼,所述侧旋端翼通过第二销轴连接所述侧旋基翼,所述侧旋端翼绕所述侧旋基翼旋转;所述螺旋桨总成包括设置在所述侧旋基翼上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通过伞齿连接侧翼转叶轴,所述侧翼转叶轴连接侧翼转叶;所述机尾翼包括两个垂直尾翼,所述机身上尾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导套,所述伸缩导套内分别套装有伸缩轴,所述伸缩轴分别连接所述垂直尾翼,两个所述垂直尾翼间通过调节杆连接,两个所述垂直尾翼间设置有尾平翼,所述机体上设置有涡轮箱,所述涡轮箱中的涡轮固定连接内螺套,所述内螺套连接T型螺杆,所述T型螺杆连接所述尾平翼;所述机身底部四角设置有四个气垫风机。 本技术的上述结构中,由于机身下端设置有驱动轮和转向轮,转向轮连接控制装置,机身上设置有环形压轨,侧翼连接件连接环形压轨,侧旋翼连接侧翼连接件,侧翼连接件通过环形压轨绕机身旋转,侧旋翼通过第一销轴连接侧翼连接件,侧旋翼绕销轴旋转,侧旋翼上设置有螺旋桨总成,机身底部设置有气垫风机,侧旋翼实现了旋转折叠,空陆两用车分别通过通过驱动轮和转向轮以及侧旋翼和螺旋桨总成分别实现空陆两用车空中和陆地运行,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低空运输和陆地两用的交通工具,可以满足作为常用运输工具的要求。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空陆两用车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侧旋翼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图7为螺旋桨总成示意图; 图8为机尾翼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和图3所不,一种空陆两用车结构,其包机身1,机身I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旋翼2,机身I后端设置有机尾翼3,机身I下端设置有驱动轮4和转向轮5,转向轮5连接控制装置(图中未画出),驱动轮4连接驱动装置(图中未画出),机身I上设置有环形压轨6,侧翼连接件7连接环形压轨6,侧旋翼2连接侧翼连接件7,侧翼连接件7通过环形压轨6绕机身I旋转,侧旋翼2通过第一销轴8连接侧翼连接件7,侧旋翼2绕第一销轴8旋转,侧旋翼2上分别设置有螺旋桨总成9,机身I底部四角设置有四个气垫风机10,侧旋翼实现了旋转折叠,空陆两用车分别通过通过驱动轮和转向轮以及侧旋翼和螺旋桨总成分别实现空陆两用车空中和陆地运行,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低空运输和陆地两用的交通工具,可以满足作为常用运输工具的要求,气垫风机同时提供了空陆两用车的上升动力。 见图1所示,机身I两侧对应侧旋翼2分别设置有旋翼上导轨11-1和旋翼下导轨11-2,侧旋翼2两端分别通过滑块12连接旋翼上导轨11-1和旋翼下导轨11-2,保证了侧旋翼2旋转时侧旋翼2两端的稳定。 见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机身I上对应侧旋翼2分别设置有环形液压缸13,环形液压缸活塞杆14连接侧旋翼2 ;侧旋翼2包括侧旋基翼2-1和侧旋端翼2-2,侧旋端翼2-2通过第二销轴15连接侧旋基翼2-1,侧旋端翼2-2绕侧旋基翼2_1旋转,实现了侧旋翼的两次折叠,进一步减小了空陆两用车结构在陆地运行的整体体积,更加保证了空陆两用车结构的陆地行驶。 见图6所示,螺旋桨总成8包括设置在侧旋翼2上的旋转轴16,旋转轴16通过伞齿17连接侧翼转叶轴18,侧翼转叶轴18连接转叶轴座29,侧翼转叶19设置在转叶轴座29上,为空陆两用车结构提供了上升和下降的动力及其空陆两用车结构飞行中的方向调整。 见图7所示,螺旋桨总成8内设置有导向螺杆30,导向螺杆30连接齿条31,侧翼转叶19基部为齿轮32,齿轮32通过第三销轴33活动连接转叶轴座29,齿轮32啮合齿条31,通过导向螺杆的旋转,带动齿条运动,齿条带动齿轮旋转,侧翼转叶绕转叶轴座,实现了侧翼转叶的折叠,缩小了螺旋桨总成8的体积,从而减小了空陆两用车结构在陆地运行的整体体积,更加保证了空陆两用车结构的陆地行驶。 见图8、图9所示,机尾翼3包括两个垂直尾翼20-1、20_2,机身I上尾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伸缩导套21,伸缩导套21内分别套装有伸缩轴22,伸缩轴21分别连接垂直尾翼20-1、20-2,两个垂直尾翼20-1、20-2间通过调节杆连接23,两个所述垂直尾翼20_1、20_2间设置有尾平翼24,机身I上设置有涡轮箱25,涡轮箱25中的涡轮26固定连接内螺套27,内螺套27连接T型螺杆28,T型螺杆28连接尾平翼24,实现了机尾翼的伸缩,减小了空陆两用车结构在陆地运行的整体体积,更加保证了空陆两用车结构的陆地行驶。【权利要求】1.一种空陆两用车结构,其包机身,所述机身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旋翼,所述机身后端设置有机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下端设置有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轮连接驱动装置,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环形压轨,侧翼连接件连接所述环形压轨,所述侧旋翼连接所述侧翼连接件,所述侧翼连接件通过所述环形压轨绕所述机身旋转,所述侧旋翼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侧翼连接件,所述侧旋翼绕第一销轴旋转,所述侧旋翼上设置有螺旋桨总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陆两用车结构,其包机身,所述机身两侧分别设置有侧旋翼,所述机身后端设置有机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下端设置有驱动轮和转向轮,所述转向轮连接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轮连接驱动装置, 所述机身上设置有环形压轨,侧翼连接件连接所述环形压轨,所述侧旋翼连接所述侧翼连接件,所述侧翼连接件通过所述环形压轨绕所述机身旋转,所述侧旋翼通过第一销轴连接所述侧翼连接件,所述侧旋翼绕第一销轴旋转,所述侧旋翼上设置有螺旋桨总成,所述机身底部设置有气垫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峰陆宥文钱佑民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荡口通和纺织机械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