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向、风阻可调的配风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6554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向、风阻可调的配风组件,包括风机和设于所述风机出风口的配风机构,所述配风机构包括导流外框以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在所述导流外框内的风量调节叶片模组和风向调节叶片模组,所述风量调节叶片模组包括若干横向设置且摆角可调以控制风量的挡风板,所述风向调节叶片模组包括若干同向设置且转角可调以控制风向的导风板。为了平衡风阻,减少局部或某器件风量过盈,在将配风组件装入系统机箱之前调整挡风板的摆角,从而设置好所需求的角度来确定进风风量;为了满足机箱内部发热器件位置不同带来的风向要求,则可通过调整导风板的转角来确定风流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向、风阻可调的配风组件,包括风机和设于所述风机出风口的配风机构,所述配风机构包括导流外框以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在所述导流外框内的风量调节叶片模组和风向调节叶片模组,所述风量调节叶片模组包括若干横向设置且摆角可调以控制风量的挡风板,所述风向调节叶片模组包括若干同向设置且转角可调以控制风向的导风板。为了平衡风阻,减少局部或某器件风量过盈,在将配风组件装入系统机箱之前调整挡风板的摆角,从而设置好所需求的角度来确定进风风量;为了满足机箱内部发热器件位置不同带来的风向要求,则可通过调整导风板的转角来确定风流方向。【专利说明】—种风向、风阻可调的配风组件
本技术用于机箱内配风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向、风阻可调的配风组件。
技术介绍
通讯类机箱中常常由于系统结构架构设计不均匀导致系统风阻不匹配,需要重点散热的局部区域风阻过大,而热耗不大的区域则风量过盈。对于这种情况,系统热设计时通常考虑采用导风板,或者局部风阻元件以平衡系统风阻分配。 目前现有技术中机箱配风设计均针对某一系统,导风板或者风阻元件不能调节,不具有通用性;而即使针对同一系统,由于系统有风机调速方案,设计的导风板或者风阻元件无调节功能无法对不同调速方案下风阻进行及时调节;此外,导风板的导风功能通常需要通过其在系统结构中的不同安装角度调节,导致结构设计不具有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机箱内配风设计的灵活性、可操作性和通用性的风向、风阻可调的配风组件。采用该配风组件可以方便的应用于不同系统的风阻匹配,或者在同一系统的不同的散热工作状态下,调节配风组件以进行系统风阻匹配,满足设计要求。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向、风阻可调的配风组件,包括风机和设于所述风机出风口的配风机构,所述配风机构包括导流外框以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在所述导流外框内的风量调节叶片模组和风向调节叶片模组,所述风量调节叶片模组包括若干横向设置且摆角可调以控制风量的挡风板,所述风向调节叶片模组包括若干同向设置且转角可调以控制风向的导风板。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挡风板包括挡板本体和由所述挡板本体左、右端面的顶部同轴引出的第一转轴,各所述挡风板通过所述第一转轴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导流外框的侧壁上。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挡板支架,沿所述挡板支架设有连接各所述挡风板的第一轴孔,各所述挡板本体的右端面均设有与对应所述第一轴孔配合的第一连接轴,通过挡板支架提高多片挡风板的运动同步性和整体性。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流外框上在所述挡风板的后方设有挡板限位机构,所述挡板限位机构包括在导流外框侧壁上开设的竖向滑槽、可在所述竖向滑槽内上下滑动的推钮以及由所述推钮伸至任一所述挡风板后方的限位块,通过限位块确定在风机的鼓动下各挡风板的最大摆角。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沿所述竖向滑槽设有若干限位所述推钮的卡槽。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导风板均垂直于挡风板纵向布置。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导风板包括导板本体和由所述导板本体上、下端面同轴引出的第二转轴,各所述导风板通过所述第二转轴由左至右依次安装在导流外框上。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导板本体上、下端面的中部。 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导板支架,沿所述导板支架设有连接各所述导风板的第二轴孔,在各所述导板本体的上端面均设有与对应所述第二轴孔配合的第二连接轴,通过导板支架提高多片导风板的运动同步性和整体性。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了平衡风阻,减少局部或某器件风量过盈,在将配风组件装入系统机箱之前调整挡风板的摆角,从而设置好所需求的角度来确定进风风量;为了满足机箱内部发热器件位置不同带来的风向要求,则可通过调整导风板的转角来确定风流方向。 本技术可作为标准配件应用于各种大小风扇模块中,以取到调节风阻之功能。由于通讯类机箱内会同时存在多个风扇模块,每个风扇模块将会对不同位置或器件送风。所以本技术将会更为灵活地对不同位置、不同器件所需要不同风量进行调节。 本技术占用空间小,可添加于各种模块中。通常为控制调节导风风阻,系统机箱内需单独保留相对较大的空间以满足一个风阻模块的组装,使得系统机箱的组装变得更为繁琐,也增加了系统装配的时间周期,增加了各项成本费用。而本技术体积小,功能齐全,可以添加在风扇模块中,组装简单,即不占用系统机箱本身的空间,也不影响风扇模块本身的结构。 本技术在不影响系统机箱整体的风压的同时,确保局部风量的变化,从而达到了平衡风阻的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通用性、可调节、可限位的特点: 通用性:本技术设计匹配标准的风机模块并且由于其具有风量、风向可调节性,故可以广泛应用于按照标准规格设计的不同通讯类机箱中。 可调节:本技术具有分段可调节的风量调节叶片模组以及可线性调节的风向调节叶片模组,可以实现在同一机箱的不同的散热工作状态下,进行系统风阻匹配以及风向调节。 可限位:本技术风量调节叶片模组具有挡板限位机构,可以通过调整限位块,确保已经匹配好的系统风量准确,不发生变化。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挡风板自然垂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挡风板张开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导风板未转动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导风板向右转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向、风阻可调的配风组件,包括风机I和设于所述风机I出风口的配风机构,所述配风机构包括导流外框2以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在所述导流外框2内的风量调节叶片模组3和风向调节叶片模组4,所述风量调节叶片模组3包括若干横向设置且摆角可调以控制风量的挡风板31,所述挡风板31包括挡板本体311和由所述挡板本体311左、右端面的顶部同轴引出的第一转轴312,各所述挡风板31通过所述第一转轴312由上至下依次安装在导流外框2的侧壁上,风机I停止工作时,挡风板31在自重的作用下自然垂下,形成类似百叶窗的机构形式。为了提高多片挡风板31的运动同步性和整体性,还包括挡板支架32,沿所述挡板支架32设有连接各所述挡风板31的第一轴孔,各所述挡板本体311的右端面均设有与对应所述第一轴孔配合的第一连接轴,各第一连接轴均位于挡板本体311右端面的相同位置处。 所述导流外框2上在所述挡风板31的后方设有挡板限位机构,所述挡板限位机构包括在导流外框2侧壁上开设的竖向滑槽21、可在所述竖向滑槽21内上下滑动的推钮51以及由所述推钮51伸至任一所述挡风板31后方的限位块52。沿所述竖向滑槽21设有6个限位所述推钮51的卡槽22。 为了平衡风阻,减少局部或某器件风量过盈,在配风组件装入系统机箱之前在竖向滑槽21内移动推钮51从而调整挡风板31的最大摆角,从而设置好所需求的角度来确定进风风量。挡板限位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向、风阻可调的配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和设于所述风机出风口的配风机构,所述配风机构包括导流外框以及沿气流方向依次设在所述导流外框内的风量调节叶片模组和风向调节叶片模组,所述风量调节叶片模组包括若干横向设置且摆角可调以控制风量的挡风板,所述风向调节叶片模组包括若干同向设置且转角可调以控制风向的导风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汉刘佩瑶蒋学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兴森快捷电路科技有限公司宜兴硅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