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4094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告了一种门安装结构,其用于将门可转动安装至建筑物的墙壁上,该门安装结构包括铰链,所述墙壁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墙体、批荡层、装饰面层和转接结构,所述转接结构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门通过铰链与所述转接结构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接结构间接与墙体可转动连接。采用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门安装结构,由于设置了转接结构,门通过铰链与转接结构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接结构间接与墙体可转动连接,所以门主要作用于墙体,而非墙壁的装饰面层,因而难以松脱,更加不会出现装饰面层被拉脱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告了一种门安装结构,其用于将门可转动安装至建筑物的墙壁上,该门安装结构包括铰链,所述墙壁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墙体、批荡层、装饰面层和转接结构,所述转接结构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门通过铰链与所述转接结构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接结构间接与墙体可转动连接。采用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门安装结构,由于设置了转接结构,门通过铰链与转接结构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接结构间接与墙体可转动连接,所以门主要作用于墙体,而非墙壁的装饰面层,因而难以松脱,更加不会出现装饰面层被拉脱的情况。【专利说明】一种门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建筑中的一种门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门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门是大家所熟知的东西,因为我们每天都会与门打交道若干次。一般常见的门是通过铰链可转动的设置在建筑物的门框上的。但是也有很多时候并无门框,门通过铰链直接设置在建筑物的墙壁上。尤其是在较高档的场所,建筑物的墙壁包括墙体、批荡层、结合层和装饰面层。通常墙体较为粗糙,因此装修时先要在墙体外刷上一层批荡层,然后才能通过结合材料形成的结合层将装饰面板固定上去形成装饰面层。找较高档的场所,装饰面层通常采用各种石材的石板。由于石板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门一般通过铰链配合螺钉直接固定在石板上。 此种固定方式虽然简单实用,但是若是门是较重的门,比如玻璃门,则经过若干次开关之后,或者经受较大冲击力之后,可能会出现松脱,甚至有可能将整块石板拉脱。尤其在石板与墙体结合不牢,或者采用的是劣质的石板的情况下,此类情况更有可能发生,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门安装结构,解决目前通过铰链安装在墙壁装饰面层上的门,有可能松脱或者将装饰面层拉脱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安装结构,其用于将门可转动安装至建筑物的墙壁上,该门安装结构包括铰链和转接结构,所述墙壁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墙体、批荡层、装饰面层;所述转接结构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门通过铰链与所述转接结构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接结构间接与墙体可转动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接结构包括转接件和固定件;所述转接件通过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所述门通过铰链与所述转接件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为膨胀螺栓,所述转接件为金属转接板,且所述金属转接板通过所述膨胀螺栓固定设置在墙体上。 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转接板局部向外侧凸出,从而在其内侧形成避位空间;所述铰链通过螺钉与金属转接板固定连接,且安装后所述螺钉的钉尖位于所述避位空间中。 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批荡层的厚度为20mm;所述金属转接板为4mm厚不锈钢板制成,且在墙体上固定金属转接板后再批荡形成批荡层,从而将金属转接板覆盖在批荡层内。 另一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为穿墙螺杆,所述转接件为具有“匚”形截面的金属转接件,且所述金属转接件包覆住墙体两侧面和端面的局部;所述穿墙螺杆从墙体侧面贯穿金属转接件和墙体,从而将金属转接件与墙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转接件与墙体端面之间具有避位空间;所述铰链通过螺钉与金属转接件固定连接,且安装后所述螺钉的钉尖位于所述避位空间中。 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转接件为4mm厚不锈钢板制成;金属转接件通过穿墙螺杆固定在墙体上之后,再批荡形成批荡层,批荡层的厚度为20mm。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门为玻璃门。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门安装结构,由于设置了转接结构,门通过铰链与转接结构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接结构间接与墙体可转动连接,所以门主要作用于墙体,而非墙壁的装饰面层,因而难以松脱,更加不会出现装饰面层被拉脱的情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一中一种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二中一种门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局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门安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其用于将门6可转动安装至建筑物的墙壁上。该门安装结构,包括:铰链5,所述墙壁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墙体1、批荡层2、面层结合层3和装饰面层4。 与现有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门安装结构还包括转接结构8,所述转接结构8与所述墙体I固定连接;所述门6通过铰链5与所述转接结构8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接结构8间接与墙体I可转动连接。 采用了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一种门安装结构,由于设置了转接结构8,门通过铰链5与转接结构8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接结构8间接与墙体I可转动连接,所以门6主要作用于墙体1,而非墙壁的装饰面层4,因而难以松脱,更加不会出现装饰面层4被拉脱的情况。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转接结构8包括转接件81和固定件82;所述转接件81通过固定件82固定设置在所述墙体I上;所述门6通过铰链5与所述转接件81可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82为膨胀螺栓,所述转接件81为金属转接板,且所述金属转接板通过所述膨胀螺栓固定设置在墙体I上。 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转接板局部向外侧凸出,从而在其内侧形成避位空间811 ;所述铰链5通过螺钉7与金属转接板固定连接,且安装后所述螺钉7的钉尖位于所述避位空间811中。此种结构可以更方便的将铰链5与转接件81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批荡层2的厚度为20_ ;所述金属转接板为4_厚不锈钢板制成,且在墙体I上固定金属转接板后再批荡形成批荡层2,从而将金属转接板覆盖在批荡层2内。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门6为玻璃门,当然亦可以是其它经常开关的,比较重的门。 实施例二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固定件82为穿墙螺杆,所述转接件81为具有“匚”形截面的金属转接件,且所述金属转接件包覆住墙体I两侧面和端面的局部;所述穿墙螺杆从墙体I侧面贯穿金属转接件和墙体1,从而将金属转接件与墙体I固定连接。此种方式适合墙体I厚度较小的薄墙,而实施例一适合比较厚的墙壁。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转接件与墙体I端面之间具有避位空间811 ;所述铰链5通过螺钉7与金属转接件固定连接,且安装后所述螺钉7的钉尖位于所述避位空间811中。同样的道理,此种结构可以更方便的将铰链5与转接件81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金属转接件为4mm厚不锈钢板制成;金属转接件通过穿墙螺杆固定在墙体I上之后,再批荡形成批荡层2。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批荡层2的厚度一般为20mm,面层结合层3也就是胶泥层,通常为10mm,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墙体I端面对应部分的金属转接件从批荡层2中露出,但是被胶泥层覆盖。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安装结构,其用于将门可转动安装至建筑物的墙壁上,该门安装结构包括铰链,所述墙壁自内向外依次包括墙体、批荡层和装饰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安装结构还包括转接结构,所述转接结构与所述墙体固定连接;所述门通过铰链与所述转接结构可转动连接,从而通过转接结构间接与墙体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富中谢映江冯志刚谭为兵谢敏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洪涛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