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燕玲专利>正文

治疗胃炎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245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配方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柠檬草5~8%、竹茹5~8%、香薷7~10%、苏梗4~6%、石见穿12~16%、珠芽蓼4~6%、响铃草6~9%、山飘儿草2~5%、龙眼核2~4%、白蒺藜1~3%、照山白2~5%、酒药花4~7%、小钻4~6%、藏木通4~6%、胃寒草5~8%、枳壳1~3%、蒲公英4~7%、香橼5~8%,将上述18味原料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和胃止痛、消食化积之功效,对胃炎引起的胃痛、胃胀、胃酸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制剂选取的药材原料易得,兼容性、稳定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疗效显著,治愈后不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胃炎的中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胃炎是胃粘膜炎症的统称,胃炎是一种内科常见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常见的为单纯性和糜烂性两种,前者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和恶心、呕吐;后者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有呕血和黑粪。慢性胃炎通常又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慢性胃炎病程迁延,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一般仅见饭后饱胀、泛酸、嗳气、无规律性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确诊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粘膜活组织检查。本病常见于成人,许多病因可刺激胃,如饮食不当,病毒和细菌感染、药物刺激等均可能引发本病。 胃炎发病时间长,不易治愈,往往引起胃痛、胃胀、胃酸等症状,造成患者不便,目前治疗胃炎的中药不在少数,多采用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费用高,副作用大,疗程长,疗效慢,易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和胃止痛、消食化积之功效,对胃炎引起的胃痛、胃胀、胃酸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选取的药材原料易得,兼容性、稳定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疗效显著,治愈后不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柠檬草5~8%、竹茹5~8%、香薷7~10%、苏梗4~6%、石见穿12~16%、珠芽蓼4~6%、响铃草6~9%、山飘儿草2~5%、龙眼核2~4%、白蒺藜1~3%、照山白2~5%、酒药花4~7%、小钻4~6%、藏木通4~6%、胃寒草5~8%、枳壳1~3%、蒲公英4~7%、香橼5~8%,将上述18味原料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和胃止痛、消食化积之功效,对胃炎引起的胃痛、胃胀、胃酸等症状具有显著疗效,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选取的药材原料易得,兼容性、稳定性好,无任何毒副作用,成本低廉,疗效显著,治愈后不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采用柠檬草、竹茹、香薷、苏梗、石见穿、珠芽蓼、响铃草、山飘儿草、龙眼核、白蒺藜、照山白、酒药花、小钻、藏木通、胃寒草、枳壳、蒲公英、香橼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柠檬草6、竹茹6、香薷9、苏梗6、石见穿14、珠芽蓼5、响铃草8、山飘儿草3、龙眼核3、白蒺藜2、照山白3、酒药花5、小钻6、藏木通5、胃寒草6、枳壳2、蒲公英5、香橼6。取上述18味原料药总重量为173克,在室温下将18味中草药加水至900-1000ml,浸泡4~5小时,然后煎熬80~90分钟,去渣得滤液200ml左右,药渣再加水200~3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3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治疗胃炎的中药汤剂,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2次口服,每次空腹服150ml。同时配合运动疗法,仰卧起坐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钟,饭后1-2小时进行,口服治疗胃炎的中药汤剂15天为一疗程,休息3-5日再进行下一疗程,一般3个疗程。 本专利技术柠檬草有健胃、利尿、防止贫血及滋润皮肤,健脾健胃,祛除胃肠胀气、疼痛,帮助消化的功效;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共为方中君药;香薷主夏月外感风寒,内伤于湿,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脘腹疼痛,呕吐腹泻,小便不利,水肿。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苏梗理气宽中,化湿利水,行气止痛。常用于胸膈痞闷,胃脘疼痛,嗳气呕吐,胎动不安;石见穿有治疗噎膈,痰喘,肝炎,赤白带,痈肿,瘰疬的功效,三味相伍助君药,为方中臣药;佐以珠芽蓼、蓝锡莎菊、草豆蔻,珠芽蓼治胃病,消化不良,腹泻,月经不调、崩漏等作用;蓝锡莎菊健胃止痛。用于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食欲不振。清热消炎,健脾和胃,上痛。治胃痛,肠胃炎。菌痢,食积饱胀,水肿,湿疹;草豆蔻温中燥湿,行气健脾。主寒湿阴滞脾胃之脘腹冷痛,痞满作胀,呕吐,泄泻,食谷不化,痰馀,脚气,阐疟,口臭。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响铃草敛肺气,补脾肾,利小便,消肿毒。治久咳、痰血,耳鸣,耳聋,梦遗,慢性肾炎,膀胱炎,肾结石,扁桃腺炎,淋巴腺炎,疔毒,恶疮;山飘儿草清肝利胆,清热解毒,利湿。主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风热感冒,风火牙痛,咽喉肿痛,消化不良,急性菌痢,泌尿系感染,耳鸣耳聋;龙眼核性味涩、平,气微,味淡而微苦,具有止血、定痛、理气化湿等功效,用于胃痛、疝气痛;白蒺藜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等症;照山白有祛风、通络、调经止痛,化痰止咳之效;酒药花解毒,杀虫,止痒。治蜂窝织炎,疮疖,跌打损伤,脚癣,妇女阴痒;小钻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腹痛、月经痛、产后腹痛、月经不调、疝气痛、风湿痹痛、筋骨痛;藏木通驱风除湿,生肌脂,对风湿引起的四肢关节肿胀,腰膝疼痛,关节疼痛,曲伸不利及全身酸痛者有良好的缓解作用;胃寒草祛风散寒,理气止痛,主治寒感冒,咳嗽,胃寒胀痛;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蒲公英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香橼性能比较平和,是和胃健脾理气的常用药,药性稍温,但并不温燥,可改善胃不舒、闷胀、恶心、泛泛欲吐的症状,能开胃增食,共为方中使药。18味中草药巧妙组方,药物相互协调,共奏胃炎之特效 本专利技术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重量百分比)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与实施例1相同。 下面结合我院进行的临床试验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1、病例选择:作为治疗胃炎的中药制剂,选择确诊的胃炎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51.4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5年,平均3.9年。 2、治疗方法:每日1剂分2次口服,早晚各一次,每次空腹服150ml。同时配合运动疗法,仰卧起坐每日1-2次,每次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柠檬草5~8%、竹茹5~8%、香薷7~10%、苏梗4~6%、石见穿12~16%、珠芽蓼4~6%、响铃草6~9%、山飘儿草2~5%、龙眼核2~4%、白蒺藜1~3%、照山白2~5%、酒药花4~7%、小钻4~6%、藏木通4~6%、胃寒草5~8%、枳壳1~3%、蒲公英4~7%、香橼5~8%,将上述18味原料药混合后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
成,柠檬草5~8%、竹茹5~8%、香薷7~10%、苏梗4~6%、石见穿12~16%、
珠芽蓼4~6%、响铃草6~9%、山飘儿草2~5%、龙眼核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燕玲
申请(专利权)人:胡燕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