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皮生产装置,其包括设置于出浆口下方的成型织物带;第一可转动辊子,其支撑所述成型织物带,包括管状滚筒部和设置在管状滚筒部限定的内部空间内的蒸汽排出部;第二可转动辊子,其具有靠近第一可转动辊子的所述外表面布置的外表面,第二可转动辊子和第一可转动辊子能操作以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第二可转动辊子和第一可转动辊子在两者间限定了间隙,所述蒸汽排出部排出的加压水蒸汽能操作以冲击所述成型织物带的表面并且分离第一可转动辊子组件的外表面与粉皮之间的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能迅速分离粉皮,并干燥的粉皮生产装置,其速度快,成型后的粉皮表面规矩平整,厚薄均匀,成熟度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作粉皮的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粉皮成型干燥的粉皮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人们有喜食粉皮的习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除了手工制作圆形粉皮之外,机制防手工的粉皮机还没有。然而,手工制作工艺非常落后,劳动强度大,产量小,且受天气影响特别大,阴天下雨、下雪上冻均不能生产,并且生产过程中,卫生不达标,产品质量不易控制,常常出现外观质量差,条直差,生粉多,产品熟透度不一,易断无韧性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粉皮成型后,能迅速分离粉皮,并干燥的粉皮生产装置,其速度快,成型后的粉皮表面规矩平整,厚薄均匀,成熟度一致。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粉皮生产装置,包括: 成型织物带,其设置于出浆口下方; 第一可转动辊子,其设置于所述成型织物带的下方并支撑所述成型织物带,包括管状滚筒部和设置在管状滚筒部限定的内部空间内的蒸汽排出部;所述管状滚筒部上具有由其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的多个通孔;所述蒸汽排出部具有排出口,其排出的水蒸汽通过所述管状滚筒部的多个通孔。 第二可转动辊子,其具有靠近第一可转动辊子的所述外表面布置的外表面,第二可转动辊子和第一可转动辊子能操作以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第二可转动辊子和第一可转动辊子在两者间限定了间隙,所述成型织物带被允许与第一可转动辊子的外表面和第二可转动辊子的外表面相接触地通过该间隙,所述蒸汽排出部排出的加压水能操作以冲击所述成型织物带的表面并且分离第一可转动辊子组件的外表面与粉皮之间的接触。 优选地,所述蒸汽排出部包括密封端和沿所述管状滚筒部轴向设置的水管本体,所述排出口设置于水管本体朝向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密封端密封连接所述管状滚筒部的第一端,所述蒸汽排出部的进水口连接有加压源。 优选地,所述蒸汽排出部的喷水口是固定不动的。 优选地,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为管状圆筒,其内设置有自动控温加热装置。 优选地,所述粉皮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粉皮从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上剥离的刀片,所述刀片末端接触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外表面。 工作时,所述成型织物带经过蒸制装置后,在所述第一可转动辊子的驱动下,携带其上的粉皮进入位于第二可转动辊子和第一可转动辊子在两者间的间隙,所述成型织物带被允许与第一可转动辊子的外表面和第二可转动辊子的外表面相接触地通过该间隙,所述蒸汽排出部排出的加压水能操作以冲击所述成型织物带的表面并且分离第一可转动辊子组件的外表面与粉皮之间的接触。使粉皮粘到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的外表面,启动位于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空腔内的加热装置,对粉皮进行预加热。所述刀片可以将经过预加热后的粉皮剥离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从而进入下一加工工序。 本专利技术所述粉皮生产装置,其用于粉皮成型,设置于所述第一可转动辊子上的蒸汽排出部对所述成型织物带携带的粉皮施加压力,使粉皮与所述成型织物带有效分离,由于使用的是水蒸气,可以有效保证在分离时粉皮的完整性。所述第二转动辊子的转动传输可以有效保证粉皮的连续性,其内设置的加热装置,可以对粉皮进行预加热,可以保证粉皮的平整度。本专利技术所述粉皮生产装置结构合理,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不受季节天气的限制,大大提高了产量,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卫生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粉皮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粉皮生产装置所述第一可转动辊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粉皮生产装置,包括:成型织物带1,其设置于出浆口下方;例如用于承接自出浆口流出的浆料,所述成型织物带1例如经过蒸制装置,用于粉皮5的预成型。 以及第一可转动辊子2,其设置于所述成型织物带1的下方并支撑所述成型织物带1,包括管状滚筒部21和设置在管状滚筒部限定的内部空间内的蒸汽排出部22;所述管状滚筒部21上具有由其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的多个通孔23;所述蒸汽排出部22具有排出口220,所述排出口220例如是条形的,其对应所述多个通孔23,使排出的水蒸汽通过所述管状滚筒部的多个通孔23;所述蒸汽排出部22包括密封端221和沿所述管状滚筒部轴向设置的水管本体222,所述排出口220设置于水管本体222朝向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3的一侧。所述排出口220例如还设置有具有导向作用的导向槽223,所述导向槽223自所述水管本体222延伸至所述第一可转动棍子2内表面。所述密封端221密封连接所述管状滚筒部的第一端,所述蒸汽排出部22的水管本体222的进水口连接有加压源。所述蒸汽排出部22的喷水口是固定不动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可转动辊子例如连接一电机6,驱动其转动。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粉皮生产装置还包括第二可转动辊子3,其具有靠近第一可转动辊子2的所述外表面布置的外表面,第二可转动辊子3和第一可转动辊子2能操作以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第二可转动辊子3和第一可转动辊子2在两者间限定了间隙31,所述成型织物带1被允许与第一可转动辊子2的外表面和第二可转动辊子3的外表面相接触地通过该间隙,所述蒸汽排出部22排出的加压水能操作以冲击所述成型织物带1的表面并且分离第一可转动辊子组件的外表面与粉皮5之间的接触。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3为管状圆筒,其内设置有自动控温加热装置32。 所述粉皮生产装置还包括用于将粉皮5从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上剥离的刀片4,所述刀片4末端接触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3外表面。 工作时,所述成型织物带1经过蒸制装置后,在所述第一可转动辊子2的驱动下,携带其上的粉皮5进入位于第二可转动辊子3和第一可转动辊子2在两者间的间隙31,所述成型织物带1被允许与第一可转动辊子2的外表面和第二可转动辊子3的外表面相接触地通过该间隙31,所述蒸汽排出部22排出的加压水能操作以冲击所述成型织物带1的表面并且分离第一可转动辊子2组件的外表面与粉皮5之间的接触。使粉皮5粘到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3的外表面,启动位于所述第二可转动辊子3空腔内的加热装置32,对粉皮5进行预加热。所述刀片可以将经过预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皮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织物带,其设置于出浆口下方;第一可转动辊子,其设置于所述成型织物带的下方并支撑所述成型织物带,包括管状滚筒部和设置在管状滚筒部限定的内部空间内的蒸汽排出部;所述管状滚筒部上具有由其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的多个通孔;所述蒸汽排除部具有排出口,其排出的水蒸汽通过所述管状滚筒部的多个通孔;第二可转动辊子,其具有靠近第一可转动辊子的所述外表面布置的外表面,第二可转动辊子和第一可转动辊子能操作以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第二可转动辊子和第一可转动辊子在两者间限定了间隙,所述成型织物带被允许与第一可转动辊子的外表面和第二可转动辊子的外表面相接触地通过该间隙,所述蒸汽排出部排出的加压水蒸汽能操作以冲击所述成型织物带的表面并且分离第一可转动辊子组件的外表面与粉皮之间的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皮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成型织物带,其设置于出浆口下方;
第一可转动辊子,其设置于所述成型织物带的下方并支撑所述成型织物
带,包括管状滚筒部和设置在管状滚筒部限定的内部空间内的蒸汽排出部;
所述管状滚筒部上具有由其外表面延伸至内表面的多个通孔;所述蒸汽排除
部具有排出口,其排出的水蒸汽通过所述管状滚筒部的多个通孔;
第二可转动辊子,其具有靠近第一可转动辊子的所述外表面布置的外表
面,第二可转动辊子和第一可转动辊子能操作以在相反的方向上转动,第二
可转动辊子和第一可转动辊子在两者间限定了间隙,所述成型织物带被允许
与第一可转动辊子的外表面和第二可转动辊子的外表面相接触地通过该间
隙,所述蒸汽排出部排出的加压水蒸汽能操作以冲击所述成型织物带的表面
并且分离第一可转动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韧,
申请(专利权)人:蓝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