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024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抑制在冰雪路上的横向滑动且提高冰雪上性能的同时抑制花纹块的缺损的充气轮胎。在胎肩花纹块(Bo)设置轮胎周方向的纵刀槽花纹(9)。纵刀槽花纹的开口边缘(10)形成以下凸曲线(J),即起自胎面端缘(Te)的轮胎轴方向距离(L)从具有成为最短距离(Lmin)的最短距离位置的中间部到周方向两端为止增加的凸曲线。此外,纵刀槽花纹,在深度方向上,具有从上述开口边缘向大致法线方向延伸的深度上方区域(9U)、相对于法线方向倾斜地延伸的深度中间区域(9N)、以及与上述深度上方区域基本平行地延伸至刀槽花纹底部的深度下方区域(9L),并且,使上述深度下方区域(9L)位于比深度上方区域(9U)更靠轮胎轴方向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作为冬用轮胎,且在胎面部配置有多个刀槽花纹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作为雪地轮胎、无防滑钉轮胎等的冬用轮胎所要求的冰雪路上的行驶性能,不仅是驱动或制动时所谓的直线前进行驶性能,其转弯性能也是很重要的。以往,通过在胎面部附加沿轮胎轴方向延伸的横刀槽花纹,并形成沿轮胎周方向延伸的纵刀槽花纹,而提高刀槽花纹的周方向边缘成分,来实现防止转弯时的横向滑动。特别是为了防止横向滑动,已知:最好在转弯时接地压变大的胎肩花纹块,尤其是靠胎面接地端形成纵刀槽花纹,或通过增加纵刀槽花纹的深度,可提高边缘效果和横向滑动防止效果。但是,在胎肩花纹块处,转弯时作用的横力较大,且纵刀槽花纹与胎面端缘相接近。为此,如果刀槽花纹深度增加,则纵刀槽花纹与胎面端缘之间的花纹块部分的歪倒量变大,集中在刀槽花纹的周方向外端和刀槽花纹底部的应力进一步增大。其结果,如图8(A)、(B)所示,有以纵刀槽花纹a的周方向外端a1或刀槽花纹底部a2为起点,发生断裂j,且产生导致花纹块缺损等的损伤的倾向。【专利文献1】JP特开平5-178032号公报【专利文献2】JP特开2003-238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通过变更纵刀槽花纹的形状等,来防止花纹块缺损等的损伤,而且提高转弯时的抗横向滑动性能的充气轮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是通过在胎面部设置在靠胎面端缘处沿轮胎周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外纵主沟、以及从该外纵主沟延伸到胎面端缘的多个横沟,形成了由上述外纵主沟、横沟和胎面端缘包围且沿胎面端缘在轮胎周方向间隔设置的胎肩花纹块所构成的胎肩花纹块列,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胎肩花纹块具有在花纹块表面开有口且沿轮胎周方向延伸的同时周方向两端截止在该胎肩花纹块内的纵刀槽花纹,且该纵刀槽花纹在上述花纹块表面上的开口边缘形成以下凸曲线,即:从具有离开上述胎面端缘的轮胎轴方向距离L成为最短距离Lmin的最短距离位置的中间部,到上述周方向两端,上述轮胎轴方向距离L增加的凸曲线,而且,上述纵刀槽花纹在深度方向上,具有从上述开口边缘向上述花纹块表面的大致法线方向延伸的深度上方区域、从该深度上方区域相对于上述法线方向倾斜地延伸的深度中间区域、以及从该深度中间区域与上述深度上方区域大致平行地延伸到刀槽花纹底部的深度下方区域,并且,使上述深度下方区域位于比深度上方区域更靠轮胎轴方向内侧。此外,关于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纵刀槽花纹的开口边缘中,将离开上述两端的上述胎面端缘的轮胎轴方向距离Le设为上述最短距离Lmin的1.1~1.5倍。关于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纵刀槽花纹在与上述花纹块表面平行的平面上的截面形状形成与上述开口边缘相同朝向的凸曲线。关于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凸曲线是圆弧状曲线。关于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纵刀槽花纹中,将刀槽花纹底部的周方向两端与上述胎肩花纹块的轮胎轴方向外侧面即加强面之间的最短距离Tmin设为8.0mm以上。关于技术方案6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上述胎肩花纹块在上述纵刀槽花纹与外纵主沟之间,具有不与上述纵刀槽花纹相交叉且沿轮胎轴方向-->延伸的多个横刀槽花纹,而且,将上述纵刀槽花纹的深度ht设为上述横刀槽花纹的深度hy的0.8倍以上且小于1.0倍。本专利技术中,由于在胎肩花纹块设置有纵刀槽花纹,所以可有效地发挥对于横向滑动的边界效应,且提高抗横向滑动性能。此外,对于上述纵刀槽花纹,在深度方向上,将花纹块表面的沿法线方向延伸的开口边缘侧的深度上方区域与刀槽花纹底侧的深度下方区域之间,设为通过相对于上述法线方向倾斜的深度中间区域来连接的大致Z字状的弯曲缝槽。从而,刀槽花纹壁面彼此互相啮合,且提高负载负荷时的刀槽花纹壁面之间的束缚力。并且,由于上述深度下方区域比深度上方区域更向轮胎轴方向内侧变位,且提高了刀槽花纹底部的刚性,所以可提高纵刀槽花纹与胎面端缘之间的外花纹块部分的弯曲刚性,并可进一步抑制上述外花纹块部分的变形。从而,在发挥提高抗横向滑动性能的效果的同时,可防止花纹块缺损。此外,在上述纵刀槽花纹中,由于以凸曲线来形成花纹块表面上的开口边缘形状,所以至少深度上方区域的刀槽花纹壁面形成弯曲面。从而,加上向上述深度方向的大致Z字状的弯曲,与开口边缘形状为直线状的场合相比,可进一步提高刀槽花纹壁面之间的束缚力。此外,通过上述开口边缘形成凸曲线,在上述外花纹块部分,刚性低且易发生断裂的周方向两端变厚而被加强,并使上述外花纹块部分的变形和应力均匀化。并且,通过这些相互作用,可进一步有效地发挥对于横向滑动的边界效应,以及防止花纹块缺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胎面花纹的一个实施例的展开图。图2是放大表示胎肩花纹块的俯视图。图3是其I-I线截面图。图4是概念性地表示纵刀槽花纹的立体图。图5是纵刀槽花纹的与花纹块表面平行的平面上的截面。-->图6是表示纵刀槽花纹的开口边缘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图7是概念性地表示纵刀槽花纹的又一其他例子的立体图。图8(A)、(B)是说明由纵刀槽花纹引起的花纹块缺损的图。符号说明如下:2…胎面部    3o…外纵主沟    4o…横沟    9…纵刀槽花纹9e…周方向两端    9U…深度上方区域    9N…深度中间区域9L…深度下方区域    10…开口边缘    11…刀槽花纹底部12…加强面    13…横刀槽花纹    Bo…胎肩花纹块Cp…中间部    J…凸曲线    S…花纹块表面    Te…花纹块端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示的例子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为轿车用的无防滑钉轮胎时的胎面花纹的展开图。在图1中,充气轮胎1在胎面部2设置有在靠胎面端缘Te处沿轮胎周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外纵主沟3o、以及从该外纵主沟3o延伸到胎面端缘Te的多条横沟4o。由此,在胎面部2形成有至少包括由上述外纵主沟3o、横沟4o和胎面端缘Te包围的胎肩花纹块Bo沿轮胎周方向间隔设置的胎肩花纹块列的、花纹块型或花纹块条型的胎面花纹。本例中,在胎面部2处,配置有上述外纵主沟3o和其轮胎轴方向内侧的内纵主沟3i等4条纵主沟3。此外,在上述纵主沟3i、3i之间,形成有由浅底部的内横沟4i所划分的内花纹块Bi构成的内花纹块列。而且,在上述纵主沟3o、3i之间,配置有从上述外纵主沟3o向轮胎轴方向内侧延伸的切槽状的中横沟4m,并且,各横沟4m的轮胎轴方向内端之间通过沿轮胎周方向延伸的浅底的连接沟5相连结。因此,关于纵主沟3o、3i,在上述连接沟5的轮胎轴方向内侧形成沿轮胎周方向延伸的条状部6A,并且,在上述连接沟5的轮胎轴方向外侧,形成由中横沟4m、外纵主沟3o和连接沟5划分的块-->状部6B所构成的花纹块列。纵主沟3(将上述纵主沟3i、3o统称为纵主沟3)是具有直线状或锯齿状且沿轮胎周方向连续地延伸的沟宽Wg为3.0mm以上,且优选为4.0mm以上的沟体,作为沟深度Hg(图3所示),当作为轿车用无防滑钉轮胎时,采用8.0~10.0mm的范围。此外,横沟4(将上述横沟4i、4o统称为横沟4)为了确保在冰雪上的牵引性,相对于轮胎轴方向以30°以下,优选为以20°以下的角度延伸。该横沟4的沟宽Wy为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在靠胎面端缘处沿轮胎周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外纵主沟、以及从该外纵主沟延伸到胎面端缘的多个横沟,由此形成了由上述外纵主沟、横沟、胎面端缘包围且沿胎面端缘在轮胎周方向间隔设置的胎肩花纹块所构成的胎肩花纹块列,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胎肩花纹块具有在花纹块表面开有口且沿轮胎周方向延伸、同时周方向两端截止在该胎肩花纹块内的纵刀槽花纹,且该纵刀槽花纹在上述花纹块表面上的开口边缘形成以下凸曲线,即:从具有离开上述胎面端缘的轮胎轴方向距离(L)成为最 短距离(Lmin)的最短距离位置的中间部,到上述周方向两端,上述轮胎轴方向距离(L)增加的凸曲线,而且,上述纵刀槽花纹在深度方向上,具有从上述开口边缘向上述花纹块表面的大致法线方向延伸的深度上方区域、从该深度上方区域相对于上述法线方 向倾斜地延伸的深度中间区域、以及从该深度中间区域与上述深度上方区域基本平行地延伸到刀槽花纹底部的深度下方区域,并且,使上述深度下方区域位于比深度上方区域更靠轮胎轴方向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1-2 2005-3198471.一种充气轮胎,在胎面部设置在靠胎面端缘处沿轮胎周方向连续地延伸的外纵主沟、以及从该外纵主沟延伸到胎面端缘的多个横沟,由此形成了由上述外纵主沟、横沟、胎面端缘包围且沿胎面端缘在轮胎周方向间隔设置的胎肩花纹块所构成的胎肩花纹块列,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上述胎肩花纹块具有在花纹块表面开有口且沿轮胎周方向延伸、同时周方向两端截止在该胎肩花纹块内的纵刀槽花纹,且该纵刀槽花纹在上述花纹块表面上的开口边缘形成以下凸曲线,即:从具有离开上述胎面端缘的轮胎轴方向距离(L)成为最短距离(Lmin)的最短距离位置的中间部,到上述周方向两端,上述轮胎轴方向距离(L)增加的凸曲线,而且,上述纵刀槽花纹在深度方向上,具有从上述开口边缘向上述花纹块表面的大致法线方向延伸的深度上方区域、从该深度上方区域相对于上述法线方向倾斜地延伸的深度中间区域、以及从该深度中间区域与上述深度上方区域基本平行地延伸到刀槽花纹底部的深度下方区域,并且,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矢光晴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