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966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射频负载驱动电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包含:L个NMOS管与M个PMOS管,L为大于1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且L大于或者等于M;L个NMOS管共源共栅地连接;M等于1时,PMOS管按共源方式连接;M大于1时,M个PMOS管共源共栅地连接;源极与电源相连的PMOS管的栅极与第一输入电压相连,源极接地的NMOS管的栅极与第二输入电压相连;与PMOS管的漏极连接在一起的NMOS管的漏极为输出端;其余PMOS管共栅管的栅极对应连接各自的偏置电压,PMOS管共栅管的栅极的偏置电压组成第一组偏置电压,其余NMOS管共栅管的栅极对应连接各自的偏置电压,NMOS管共栅管的栅极的偏置电压组成第二组偏置电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电路的耐压值与转换效率,还提高了电路的线性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负载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频负载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101为射频负载驱动电路,102为射频负载,103为扼流电感,射频负载驱动电路由一个NMOS管(或是其他类型晶体管)1011组成,VDD为电源电压,VIN为输入信号。由于NMOS管1011的耐压值较低,导致其输出的电压摆幅比较小,对于给定的射频负载,得不到足够大的输出功率。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方案是,在射频负载驱动电路101与射频负载102之间串联一个射频负载阻抗变换网络,使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可以驱动射频负载,但是,当射频负载阻抗变换网络的变换比较大时,功率损耗较大,转换效率较低。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个方案是,在射频负载驱动电路101中,与NMOS管1011串联数个NMOS管,以提高耐压值,但是,这样,又会引入寄生电容和寄生电阻,导致各NMOS管联通,等效于各NMOS管串联,电阻变大,转换效率变低。如何在射频负载驱动电路的耐压值与效率之间进行折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线性射频负载驱动电路需要固定的转换增益(表现为MOS管的跨导gm),但是,在图1所示的射频负载驱动电路中,跨导随NMOS管1011的栅源电压(VGS)、源漏电压(VDS)增大而增大,具体如图2A、图2B所示。而且,3G、4G通信网络需要线性放大的射频负载驱动电路,但是,NMOS管1011有很强的非线性,需要对非线性进行补偿。现有技术中,随着静态工作点的栅源电压和工作信号大小的变化,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划分为A类、B类、AB类与C类,射频负载驱动电路中MOS管的静态工作点和工作信号变化范围在在MOS管电流-电压转移特性曲线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其中,横轴是栅源电压(VGS),纵轴是漏极电流ID,301、302、303、304分别为A类、AB类、B类、C类的工作区间。静态栅源电压较高输入信号较小时,ID在静态工作点附近,可看做ID随VGS线性变化,A类工作区间的跨导接近一固定值,相当于一线性工作范围,但是,该范围太小;通常的线性功率放大器工作在AB类工作区间,但ID也不随VGS线性变化,放大器表现出非线性。此外,由于静态栅源偏置电压越大,效率越低,从图3可知,A类射频负载驱动电路的线性度最高,但是,效率最低;B类和C类射频负载驱动电路的线性度很低,但是,效率高;AB类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对线性度、效率适进行了折中。解决A类射频负载驱动电路的线性区间范围太小,效率低,AB类工作区间线性度较差的一个方案是,采用伪差分结构的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具体如图4所示,其中,401为射频负载驱动电路,402为射频负载,4031与4032为扼流电感,射频负载驱动电路401由NMOS管(或是其他类型晶体管)4011与4012组成,在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信号差分VIN1与VIN2,该单元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之间的转移特性曲线如图5中实线501所示,虚线502为比对直线;原点附近可看做线性变化区,从图5可知,该线性区间范围有所增大,但是,范围还是较小,当输入信号变大时,输出电流线加速增大,然后再减速增大,当放大器接近饱和时,他的出电流变化缓慢,直至不在随输入信号变大而变大。这样的线性度不满足实际需要。解决上述问题的另一个方案是,在电源侧串联一个PMOS管,构成互补CMOS结构,具体如图6所示,其中,601为射频负载驱动电路,6011为NMOS管,6012为PMOS管,602为射频负载,VIN为输入信号;该单元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之间的转移特性曲线和图5中实线501相似。或者,采用如图7所示的互补差分结构的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其中,7011与7012为NMOS管,7013与7014为PMOS管,他们共同组成射频负载驱动电路,702为射频负载,在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信号VIN1与VIN2,该电路的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之间的转移特性曲线也和图5中实线501相似。在理想情况下,驱动射频负载电路的输出电流随输入电压线性变化,具体如图5虚线502所示,增益(代表有效跨导)不随输入功率改变,具体如图8所示,而实际的AB类射频负载驱动电路的增益会随输入功率而改变。在实际应用中,如图9所示,为了减小静态电流,驱动射频负载电路往往工作在较深的CLASS-AB状态,小信号下,PA(功率放大器)的增益较小(A),增益随着输入功率增大而增大(B),增益先随输出功率增大至最大值(C);当输出功率接近最大值时(D),放大器会由于输出接近饱和(这时,放大器为弱饱和工作状态,放大器件的放大能力开始由于输出摆幅太大而减弱),进而增益减小,当输出功率达到饱和功率时(E),增益迅速减小,而输出功率几乎不再增加。另外,射频负载驱动电路中的NMOS管的栅极电容CN与栅源电压的关系如图10所示,其中,VTH为阈值电压。理想情况下,电容CN为固定值最好,实际上,电容CN在阈值附近是变化的,会引入幅度-相位(AM-PM)失真,N管的变化趋势与P管的变化趋势相反,如图10和12所示。当MOS管工作在高频状态是,由于衬底寄生电阻比较大,MOS管工作在积累状态时,从栅端看进去的总有效电容不会受积累型MOS电容的影响,MOS管工作在截止区是栅端电容近乎不受栅源电压的影响,如图11和13所示。同时采用NMOS管和PMOS管的互补CMOS结构,可以抵消掉一部分AM-PM失真,提高电路的线性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可以提高电路的耐压值,又可以提高电路的转换效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包含:L个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管与M个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OS管,其中,L为大于1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且L大于或者等于M;所述L个NMOS管共源共栅地连接;M等于1时,所述PMOS管按共源方式连接;M大于1时,所述M个PMOS管共源共栅地连接;其中,所述L个NMOS管在接地侧,所述M个PMOS管在电源侧;源极与电源相连的PMOS管的栅极与第一输入电压相连,源极接地的NMOS管的栅极与第二输入电压相连;与PMOS管的漏极连接在一起的NMOS管的漏极为输出端;其余所述PMOS管共栅管的栅极对应连接各自的偏置电压,所述PMOS管共栅管的栅极的偏置电压组成第一组偏置电压,其余所述NMOS管共栅管的栅极对应连接各自的偏置电压,所述NMOS管共栅管的栅极的偏置电压组成第二组偏置电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包含: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单元和所述第二单元采用相同的电路结构,且同为上述的射频负载驱动电路;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对称连接形成伪差分结构,所述第一单元与所述第二单元共用同一电源。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NMOS管的耐压值较小,但其载流子迁移率高,导通电阻小,将其连接在接地侧,利用串联数目较多的NMOS管可以提高电路的耐压值;同时,由于PMOS管的载流子迁移率低,导通电阻较大,但其热载流子效应较弱,耐压值较高,将其连接在电源侧,利用串联数目较少的PMOS管可以提高电路的转换效率,本实施方式的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在耐压值与转换效率之间折中。另外,分别调整所述NMOS管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射频负载驱动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L个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管与M个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OS管,其中,L为大于1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且L大于或者等于M;所述L个NMOS管共源共栅地连接;M等于1时,所述PMOS管按共源方式连接;M大于1时,所述M个PMOS管共源共栅地连接;其中,所述L个NMOS管在接地侧,所述M个PMOS管在电源侧;源极与电源相连的PMOS管的栅极与第一输入电压相连,源极接地的NMOS管的栅极与第二输入电压相连;与PMOS管的漏极连接在一起的NMOS管的漏极为输出端;其余所述PMOS管共栅管的栅极对应连接各自的偏置电压,所述PMOS管共栅管的栅极的偏置电压组成第一组偏置电压,其余所述NMOS管共栅管的栅极对应连接各自的偏置电压,所述NMOS管共栅管的栅极的偏置电压组成第二组偏置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含:L个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NMOS管与M个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PMOS管,其中,L为大于1的自然数,M为自然数,且L大于或者等于M;所述L个NMOS管共源共栅地连接;M等于1时,所述PMOS管按共源方式连接;M大于1时,所述M个PMOS管共源共栅地连接;其中,所述L个NMOS管在接地侧,所述M个PMOS管在电源侧;源极与电源相连的PMOS管的栅极与第一输入电压相连,源极接地的NMOS管的栅极与第二输入电压相连;与PMOS管的漏极连接在一起的NMOS管的漏极为输出端;其余所述PMOS管共栅管的栅极对应连接各自的偏置电压,所述PMOS管共栅管的栅极的偏置电压组成第一组偏置电压,其余所述NMOS管共栅管的栅极对应连接各自的偏置电压,所述NMOS管共栅管的栅极的偏置电压组成第二组偏置电压;根据所述输出端的电压分别调整所述NMOS管、所述PMOS管的栅长、栅宽以及栅极的静态偏置电压为对应的预设值;其中,所述射频负载驱动电路为非对称互补结构;所述射频负载驱动电路还包含第一电流镜、第一隔交流电路、反馈电路与第二隔交流电路;所述第一电流镜通过所述第一隔交流电路同所述源极接电源的PMOS管的栅极相连接;所述反馈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射频负载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隔交流电路同所述源极接地的NMOS管的栅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分别调整所述NMOS管与所述PMO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楠唐鹏冯卫锋章国豪曾斌赵鹏康春雷郑爽爽张顶平赵家彦邓义奎杨红祥何长亮沈薇蔡之君李义梅舒志萍
申请(专利权)人:豪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