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965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5: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属于船舶领域,该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包括支撑杆、支架盒、梯形螺纹杆、左旋螺母、右旋螺母、第一转臂、第二转臂、连杆、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第一刹车带和第二刹车带。通过转动所述梯形螺纹杆来转动所述左旋螺母和所述右旋螺母,从而调节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继而而控制第一转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的距离,进而调节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的张开或紧闭状态。该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整体结构简易紧凑,结构尺寸小,占用空间少。另外,该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传动效率高,利于市场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对海洋资源开发的越来越多,各种海洋工程船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随之与海洋工程船相配套的甲板机械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立式锚绞盘以其节省空间、操作简单、维护保养方便等显著特点也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近海工程船、钻井船之中。目前,为立式锚绞盘的锚链轮提供刹车力的刹车结构,是立式锚绞盘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当前的锚链轮刹车结构多数体积庞大,占用空间较大,不利于市场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所述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包括支撑杆、支架盒、梯形螺纹杆、左旋螺母、右旋螺母、第一转臂、第二转臂、连杆、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第一刹车带和第二刹车带;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支架盒的底部分别支撑于待承接面上,所述梯形螺纹杆的两端分别支撑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和所述支架盒的上部;所述左旋螺母和所述右旋螺母分别套装在所述梯形螺纹杆上,且所述左旋螺母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所述右旋螺母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所述左旋螺母和所述右旋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转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臂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构成圆圈状,且第一刹车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刹车片外表面,所述第二刹车带套设于所述第二刹车片外表面,所述第一刹车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刹车带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刹车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刹车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左旋螺母的中部与所述梯形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左旋螺母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螺纹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臂并列平行设置;所述右旋螺母的中部与所述梯形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右旋螺母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螺纹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臂并列平行设置。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转臂经第一固定销连接固定,两个所述第二转臂经第二固定销连接固定。其中,所述连杆的数量为2,两根所述连杆并列平行设置,且每根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转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臂的中部铰接。其中,所述第一刹车片与所述第二刹车片均呈半圆弧状,所述第一刹车带和所述第二刹车带相应地呈半圆弧状;所述第一刹车带的两端外壁均设第一耳板,所述第二刹车带的两端均设第二耳板;所述第一刹车带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第二刹车带的第一端的所述第二耳板经第一销轴铰接;所述第一刹车带的第二端的所述第一耳板与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经第二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刹车带的第二端的所述第二耳板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经第三销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还包括手轮、手轮轴和齿轮副;所述手轮与所述手轮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手轮轴的第二端经所述齿轮副与所述梯形螺纹杆传动连接。其中,所述齿轮副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手轮轴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手轮的中心,所述手轮轴的第二端固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齿合连接,所述梯形螺纹杆的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其中,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收容于所述支架盒内;所述支架盒在相邻两端面处分别开设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手轮轴的第二端匹配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中心,所述梯形螺纹杆的第一端部匹配贯穿所述第二连接孔后固定于所述第二齿轮的中心。其中,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设第三连接孔,所述梯形螺纹杆的第二端部匹配支撑安装于所述第三连接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先通过转动手轮来驱动梯形螺纹杆转动,然后通过螺纹旋向相反的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将梯形螺纹杆的自转转变为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的相对运动,继而控制调节第一转臂的第一端与第二转臂的第一端之间的距离,并在连杆的两端分别作为支点的条件下,第一转臂的第二端与第二转臂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也相应变化,从而达到了调节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的紧闭或张开状态。在第一刹车片和第二刹车片紧闭的状态下,为立式锚绞盘的锚链轮提供刹车力。从而实现了通过操作刹车手轮来为锚链轮刹车的目的。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整体结构简易紧凑,结构尺寸小,占用空间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角的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角的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视角的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视角的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参见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100,用于为立式锚绞盘的锚链轮(图中未示出)提供刹车力。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100包括手轮10、手轮轴11、齿轮副12、支架盒20、支撑杆30、梯形螺纹杆40、左旋螺母50、右旋螺母51、第一转臂60、第二转臂61、连杆70、第一刹车片80、第二刹车片81、第一刹车带90和第二刹车带91。手轮10与手轮轴11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手轮轴11的第二端经齿轮副12与梯形螺纹杆40传动连接,通过转动手轮10来驱动梯形螺纹杆40转动。手轮轴11的扭矩经齿轮副12转换到梯形螺纹杆40的扭矩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齿轮副12包括第一齿轮12a和第二齿轮12b。手轮轴11的第一端固定于手轮10的中心,手轮轴11的第二端固定于第一齿轮12a的中心。第一齿轮12a与第二齿轮12b齿合连接,梯形螺纹杆40的第一端部固定于第二齿轮12b的中心。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100可无需采用手轮10、手轮轴11和齿轮副12,而是直接手动驱动梯形螺纹杆40转动。支架盒20的底部支撑于待承接面,支架盒20用于给手轮10、手轮轴11和齿轮副12提供支撑。第一齿轮12a和第二齿轮12b均收容于支架盒20内。支架盒20在相邻两端面处分别开设第一连接孔(图中未标示)和第二连接孔(图中未标示),手轮轴11的第二端匹配贯穿第一连接孔后固定于第一齿轮12a的中心。手轮轴11的第二端经第一连接孔后固定连接于第一齿轮12a。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梯形螺纹杆40。参见图2,支撑杆30的第一端部支撑于待承接面,支撑杆30的第二端设第三连接孔(图中未标示),第三连接孔用于支撑安装梯形螺纹杆40的第二端。支撑杆30用于支撑梯形螺纹杆40。梯形螺纹杆40与左旋螺母50和右旋螺母51均转动连接。通过转动梯形螺纹杆40来转动左旋螺母50和右旋螺母51。梯形螺纹杆40的两端分别支撑安装在支撑杆30的第二端部和支架盒20的上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梯形螺纹杆40的第一端部匹配贯穿第二连接孔后固定于第二齿轮12b的中心。梯形螺纹杆40的第二端部匹配转动安装于第三连接孔。左旋螺母50与右旋螺母51的螺纹旋向相反。左旋螺母50和右旋螺母51分别套装在梯形螺纹杆40上,且左旋螺母50连接于第一转臂60的第一端,右旋螺母51连接于第二转臂61的第一端。通过转动梯形螺纹杆40来转动左旋螺母50和右旋螺母51。由于左旋螺母50与第一转臂60固定连接,右旋螺母51与第二转臂61固定连接,因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包括支撑杆、支架盒、梯形螺纹杆、左旋螺母、右旋螺母、第一转臂、第二转臂、连杆、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第一刹车带和第二刹车带;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支架盒的底部分别支撑于待承接面上,所述梯形螺纹杆的两端分别支撑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和所述支架盒的上部;所述左旋螺母和所述右旋螺母分别套装在所述梯形螺纹杆上,且所述左旋螺母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所述右旋螺母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所述左旋螺母和所述右旋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转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臂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构成圆圈状,且第一刹车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刹车片外表面,所述第二刹车带套设于所述第二刹车片外表面,所述第一刹车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刹车带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刹车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刹车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包括支撑杆、支架盒、梯形螺纹杆、左旋螺母、右旋螺母、第一转臂、第二转臂、连杆、第一刹车片、第二刹车片、第一刹车带和第二刹车带;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部和所述支架盒的底部分别支撑于待承接面上,所述梯形螺纹杆的两端分别支撑安装在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部和所述支架盒的上部;所述左旋螺母和所述右旋螺母分别套装在所述梯形螺纹杆上,且所述左旋螺母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所述右旋螺母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所述左旋螺母和所述右旋螺母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第一转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臂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的两端;所述第一刹车片和所述第二刹车片构成圆圈状,且第一刹车带套设于所述第一刹车片外表面,所述第二刹车带套设于所述第二刹车片外表面,所述第一刹车带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刹车带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刹车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刹车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二端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旋螺母的中部与所述梯形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左旋螺母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转臂的第一端螺纹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转臂并列平行设置;所述右旋螺母的中部与所述梯形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右旋螺母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转臂的第一端螺纹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臂并列平行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转臂经第一固定销连接固定,两个所述第二转臂经第二固定销连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锚链轮刹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数量为2,两根所述连杆并列平行设置,且每根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对应与所述第一转臂的中部和所述第二转臂的中部铰接。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国军孙立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