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858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维持较低的滚动阻力的同时能够较好地防止路面和轮胎之间产生静电、使用时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充气轮胎(1)。分别形成为胎面部(2)、缓冲层部(6)以及胎侧部(3)各自所形成的胎面胶、缓冲层胶以及胎侧胶的体积固有电阻均在1×10↑[8]Ω.cm以上,在构成上述胎体的帘布层和上述胎侧胶之间形成有体积固有电阻小于1×10↑[8]Ω.cm且厚度在0.2~2.0mm范围内的导电层(9),同时,在轮胎表面,露出有导电层(9)以及与导电层(9)相接、其体积固有电阻小于胎面胶的橡胶粘合层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抑制耗油量低且使用时的安全性得到提升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并同时维持湿抓地性能(wet grip),人们提出了各种在轮胎的例如胎面、甚至其他部分——缓冲层以及胎侧也使用二氧化硅的方法。但是,如果加入较多二氧化硅的话,轮胎的电阻会增大,例如,在补给车辆燃料时,有时因静电产生火花,会引起燃料着火,欠缺使用时的安全性,由于存在此问题,因此,在要求实现降低滚动阻力并维持湿抓地性能(wet grip)的同时,也要求轮胎可以防止静电的产生。特开平08-230407号公报提出了可改善导电性、防止因静电在车体中积累而产生的放电现象的充气轮胎,其构成胎面的橡胶组合物中,对于100重量份的橡胶成分,添加有50重量份以下的炭黑,并含有非炭黑类加强剂;构成轮胎侧壁部的橡胶组合物中,炭黑的添加量是对于100重量份的橡胶成分,在40重量份以下;胎面及轮胎侧壁部敷设有导电性薄膜;构成导电性薄膜的橡胶组合物中,炭黑的添加量为对于100重量份的橡胶成分,在60重量%以上且为橡胶组合物整体的35重量%以上。日本专利特开2000-190709号公报提出可在维持优异的湿抓地性能等的同时,有效降低轮胎电阻,且这些特性可在轮胎的使用初期直至磨损极限能够稳定发挥的充气轮胎,它含有主胎面橡胶部和外导电部,主胎面橡胶部由二氧化硅交联的体积固有电阻在1×108Ω·cm以上的绝缘性橡胶材料构成,外导电部由体积固有电阻不足1×108Ω·cm的绝缘性橡胶材料构成,且与主胎面部共同构成接地面,外导电部在从接地面的端缘至轮胎轴向内侧间隔距离为接地宽度的3~35%的位置处终止,外导电部分呈厚度为0.01~1.0mm的薄片状,露出在含有横沟的沟壁、沟底的胎面外表面并沿轮胎周方向连续,与此同时,挡泥板胶、侧壁胶以及软边胎胶由导电性橡胶材料构成,另一方面外导电部与挡泥板胶相连接。特开平10-036559号公报提出了可提供滚动阻力小、耐磨损性和湿抓地性能优异、电阻小的轮胎侧壁用橡胶组合物,它由特定的二烯类橡胶、炭黑、沉淀性二氧化硅、和硅烷-->偶联剂经混炼而得到,其中,所述炭黑)一次粒径为20nm以上、压缩DBP吸油量在120ml/100g以下以及CTAB表面积在130m2/g以下、对于100重量份的特定的二烯类橡胶,含有5~50重量份;所述沉淀性二氧化硅,对于100重量份的特定的二烯类橡胶,含有10~60重量份),DBP吸油量在200ml/100g以上、BET氮吸附比表面积在180m2/g以下;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可将反应性因子控制在特定范围内的量。特开平08-034204号公报提出使用二氧化硅作为补强剂的轮胎胎面,为防止防导电性的下降,它具备有:胶条和导电性胶条(strip),其中,所述胶条由高电阻率的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构成,且具备一定的宽度、向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电性胶条由体积电阻率在108Ω·cm以下的低电阻率轮胎用橡胶组合物构成,其在上述宽度内沿长度方向敷设、且沿胎面胶的表面至底面而设置而成)。但是,上述文献的方法中,要同时达到充分令人满意的较低的滚动阻力和较高的安全性的水平,尚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维持较低的滚动阻力的同时能较好地防止路面与轮胎之间产生静电,在不影响低耗油量的同时能提高使用时安全性的充气轮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它至少具备有胎面部、侧壁部、胎圈部、以及从该胎面部经过该侧壁部到达该胎圈部的胎体(carcass),该胎体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设置有缓冲层部,分别形成为胎面部、缓冲层部以及侧壁部的胎面胶、缓冲层胶以及侧壁胶的体积固有电阻均在1×108Ω·cm以上,在构成胎体的帘布层和侧壁胶之间形成有体积固有电阻小于1×108Ω·cm且厚度在0.2~2.0mm范围内的导电层,同时,在轮胎表面,露出有该导电层以及与该导电层相接形成的、其体积固有电阻小于胎面胶的橡胶粘合层中的至少一个。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充气轮胎,上述的导电层至少含有橡胶成分和对于100质量份的该橡胶成分添加量为30~100质量份的炭黑,该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及在100m2/g以上、1500m2/g以下,且胎面胶、缓冲层胶以及侧壁胶分别含有二氧化硅所占的比例在50重量%以上的填充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形成有上述胎侧,在安装于正规轮辋、填充规定内压的状态下,轮胎半径方向的胎侧外端至胎面外端的高度为轮胎半径方向的轮辋接触部至胎面外端的高度的0~15%。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充气轮胎,上述导电层未露出于轮胎表面,在含有构成接地面的部-->位的一部分的区域上形成有上述橡胶粘合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充气轮胎,上述的橡胶粘合层至少含有橡胶成分和对于100质量份的该橡胶成分添加量为30~100质量份的炭黑,该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及为100m2/g以上、1500m2/g以下。在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在控制分别构成胎面部、缓冲层部以及胎侧部的橡胶的电阻的同时,在帘布层和胎侧胶之间设置有导电层,通过控制该导电层的电阻和厚度,可以将滚动阻力抑制在较低位,且能够较好地防止路面和轮胎之间的静电。据此,可得到在维持低耗油量的同时可以提升使用时安全性的充气轮胎。本专利技术的不增大滚动阻力并能防止路面与轮胎之间产生静电的充气轮胎可理想地适用于例如轿车、卡车、大客车、重型机车等的各种车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情况以及优点将通过附图和对本专利技术的以下详细说明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充气轮胎的截面图的右半部分的例示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充气轮胎1的胎面部2的放大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将分别构成胎面部、缓冲层部以及侧壁部的胎面胶、缓冲层胶以及侧壁胶的体积固有电阻均设定在1×108Ω·cm以上。该体积固有电阻在1×108Ω·cm以上的话,耐久性受损、加工性下降的危险较小。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中,在帘布层和侧壁胶之间形成有体积固有电阻小于1×108Ω·cm且厚度在0.2~2.0mm范围内的导电层,且在轮胎表面,露出有该导电层以及与该导电层相接,其体积固有电阻小于胎面胶的橡胶粘合层中的至少一个。即,本专利技术中,胎面胶、缓冲层胶以及侧壁胶的体积固有电阻均在1×108Ω·cm以上,可维持滚动阻力和耐久性等轮胎性能,同时,通过另行将体积固有电阻较低的导电层以及/或橡胶粘合层露出于轮胎表面,使充气轮胎的接地面与路面之间产生的静电在导电层中消散,来防止放电现象。据此,可以得到在维持较低的滚动阻力的同时可提高使用时、特别是燃料补给时等的安全性的充气轮胎。此外,本说明书中的体积固有电阻的值根据JIS K6271测定。本专利技术中,导电层以及与导电层相接的橡胶粘合层中的任意一个露出于轮胎表面较-->好。本专利技术中,未设置橡胶粘合层的情况下令导电层露出于轮胎表面,设置有橡胶粘合层的情况下,可通过用橡胶粘合层将导电层露出于轮胎表面的露出部的一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至少具备有胎面部(2)、侧壁部(3)、胎圈部(4)、从所述胎面部(2)经过所述侧壁部(3)到达所述胎圈部(4)的胎体(5),所述胎体(5)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设置有缓冲层部(6);分别形成为所述胎面部(2)、所述缓冲层部 (6)以及所述侧壁部(3)的胎面胶、缓冲层胶以及侧壁胶的体积固有电阻均设定在1×10↑[8]Ω.cm以上;在构成所述胎体(5)帘布层和所述侧壁胶之间形成有体积固有电阻小于1×10↑[8]Ω.cm且厚度在0.2~2.0mm范围内的导电 层(9);且在轮胎表面,露出有所述导电层(9)以及与所述导电层(9)相接形成的、其体积固有电阻小于胎面胶的橡胶粘合层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3-16 2006-0720751.一种充气轮胎,至少具备有胎面部(2)、侧壁部(3)、胎圈部(4)、从所述胎面部(2)经过所述侧壁部(3)到达所述胎圈部(4)的胎体(5),所述胎体(5)的轮胎半径方向外侧设置有缓冲层部(6);分别形成为所述胎面部(2)、所述缓冲层部(6)以及所述侧壁部(3)的胎面胶、缓冲层胶以及侧壁胶的体积固有电阻均设定在1×108Ω·cm以上;在构成所述胎体(5)帘布层和所述侧壁胶之间形成有体积固有电阻小于1×108Ω·cm且厚度在0.2~2.0mm范围内的导电层(9);且在轮胎表面,露出有所述导电层(9)以及与所述导电层(9)相接形成的、其体积固有电阻小于胎面胶的橡胶粘合层中的至少一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所述的导电层(9)至少含有橡胶成分和对于100质量份的所述橡胶成分添加量在30~100质量份的炭黑;所述炭黑的氮吸附比表面积为100m2/g以上、1500m2/g以下;且所述胎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内田守和田孝雄平山智朗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