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发车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0597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3:06
公交发车控制方法,包括:利用卫星定位设备采集公交车到站的时刻Tij,对照时刻表计算晚点时间差ΔTij=|tij-Tij|,建立ΔTij的集合R;其中,Tij表示实际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tij表示公交行车时刻表中规定的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ΔTij表示第i班公交车在第j个站点的晚点时间差;统计分析数据集合R,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建立发车间隔模型,在时段内重新划分发车间隔;将步骤1采集到的时间信息Tij代入模型中计算发车间隔以制定发车计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交发车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善公交准点率的发车间隔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公交系统是面向大众的社会服务系统,其服务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保证公交车的准点率就显得意义重大。而现有能保证公交正点到站的城市线路所占比例很少,这不仅会破坏正常的行车秩序也影响到乘客的出行。目前,提高公交正点率的对策主要有公交路权优先、交通信号优先及建立快速公交系统。但据交通部门介绍,交通拥堵是影响公交正点率的主要原因。近些年,由于剧增的私家车挤占了有限的道路资源,公交运行速度进一步降低,线路车辆周转率下降,行车准点难度加大。所以对于更多的普通公交车来说,在面对十分拥堵的交通状况时,公交优先、交通信号优先并不能保证其准点率。因此需要一种针对较差道路通行状况的提高公交准点率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善公交准点率的发车间隔优化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方法主要针对高峰时段道路的拥堵情况,通过适当地提高发车频率,并根据不同时段拥堵状况的变化调整发车间隔,制定更加合理的发车计划。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公交发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卫星定位设备采集公交车到站的时刻Tij,对照时刻表计算晚点时间差ΔTij=|tij-Tij|,建立ΔTij的集合R;其中,Tij表示实际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tij表示公交行车时刻表中规定的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ΔTij表示第i班公交车在第j个站点的晚点时间差;步骤2.统计分析数据集合R,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步骤3.建立发车间隔模型,在时段内重新划分发车间隔;步骤4.将步骤1采集到的时间信息Tij代入模型中计算发车间隔以制定发车计划。其中,步骤2所述的统计分析数据集合R,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具体为:2.1用来表述道路交通拥堵程度的重要参数,m表示该线路公交站点总数,ΔTi表示第i班公交车在所有站点的晚点时间差总和,其值越大表明道路通行状况越差;2.2按照发车次序,依次将ΔT2、ΔT3、ΔT4…与ΔT1作比较,将满足|ΔTi-ΔT1|≤t的与ΔT1划分为一个集合(ΔT1,ΔT2,…ΔTd),阈值t是划分集合范围的指标,相差大小不超过t的元素属于一个集合,ΔTd为第一个集合的末尾元素,d为集合1的元素个数;然后以集合中的末尾元素为比较对象以同样方法划分下一个集合,如以ΔTd为比较对象划分第二个集合;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所有数值划分为若干集合Rc=(ΔTl,ΔTl+1,…ΔTl+q-1)其中Rc表示第c个集合,ΔTl为集合的首位元素,ΔTl+q-1为集合的末位元素,l为集合的首位元素车次,q为集合的元素个数;2.3以对应于ΔT1及每个集合末尾元素的公交车次的发车时间T1、Td、Tl、Tl+q-1作为划分时段的分界点,由此得到若干发车时段[Tl,Tl+q-1]。其中,步骤3所述的建立发车间隔模型,在时段内重新划分发车间隔,具体为:3.1根据行车时刻表,计算理想情况下,同一时段内各车次的总行程时间之和tim为时刻表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最后一个站点的时间,n表示该时段内的发车总数;3.2根据采集的实际信息,计算实际情况下,同一时段内各车次总行程时间总和Tim为实际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最后一个站点的实际时间;3.3定义Ks为发车频率加密系数,表征对发车频率的提高程度,则3.4计算得到该时段的优化的发车时间间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弥补了改善公交准点率常规方法的缺陷,能有力应对交通堵塞造成的公交晚点现象;对实际的公交运行数据统计计算替代了调度员的个人经验,更加地科学准确;将发车时间进行划分,分时段排班,使发车时刻表的制定更加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交服务水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流程框图。图2为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的方法示意图。图3为建立发车间隔模型的示意流程框图。图4为不同时段的发车间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公交发车控制方法,包括:1.利用卫星定位设备采集公交车到站的时刻Tij,对照时刻表计算晚点时间差ΔTij=|tij-Tij|,建立ΔTij的集合R。其中,Tij表示实际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tij表示公交行车时刻表中规定的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ΔTij表示第i班公交车在第j个站点的晚点时间差。2.统计分析数据集合R,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3.建立发车间隔模型,在时段内重新划分发车间隔。4.将步骤1采集到的时间信息Tij代入模型中计算发车间隔以制定发车计划。其中,步骤2所述的统计分析数据集合R,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具体为:(1)本专利中,用来表述道路交通拥堵程度的重要参数,m表示该线路公交站点总数,ΔTi表示第i班公交车在所有站点的晚点时间差总和,其值越大表明道路通行状况越差。(2)按照发车次序,依次将ΔT2、ΔT3、ΔT4…与ΔT1作比较,将满足|ΔTi-ΔT1|≤t的与ΔT1划分为一个集合(ΔT1,ΔT2,…ΔTd),阈值t是划分集合范围的指标,相差大小不超过t的元素属于一个集合,ΔTd为第一个集合的末尾元素,d为集合1的元素个数。然后以集合中的末尾元素为比较对象以同样方法划分下一个集合,如以ΔTd为比较对象划分第二个集合。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将所有数值划分为若干集合Rc=(ΔTl,ΔTl+1,…ΔTl+q-1)其中Rc表示第c个集合,ΔTl为集合的首位元素,ΔTl+q-1为集合的末位元素,l为集合的首位元素车次,q为集合的元素个数。(3)以对应于ΔT1及每个集合末尾元素的公交车次的发车时间T1、Td、Tl、Tl+q-1作为划分时段的分界点,由此得到若干发车时段[Tl,Tl+q-1]。其中,步骤3所述的建立发车间隔模型,在时段内重新划分发车间隔,具体为:(1)根据行车时刻表,计算理想情况下,同一时段内各车次的总行程时间之和tim为时刻表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最后一个站点的时间,n表示该时段内的发车总数。(2)根据采集的实际信息,计算实际情况下,同一时段内各车次总行程时间总和Tim为实际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最后一个站点的实际时间。(3)定义Ks为发车频率加密系数,表征对发车频率的提高程度,则(4)计算得到该时段的优化的发车时间间隔本专利技术能有力应对交通堵塞造成的公交晚点现象;对实际的公交运行数据统计计算替代了调度员的个人经验,更加地科学准确;将发车时间进行划分,分时段排班,使发车时刻表的制定更加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公交服务水平。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专利技术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公交发车的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公交发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卫星定位设备采集公交车到站的时刻Tij,对照时刻表计算晚点时间差ΔTij=|tij‑Tij|,建立ΔTij的集合R;其中,Tij表示实际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tij表示公交行车时刻表中规定的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ΔTij表示第i班公交车在第j个站点的晚点时间差;步骤2.统计分析数据集合R,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步骤3.建立发车间隔模型,在时段内重新划分发车间隔;步骤4.将步骤1采集到的时间信息Tij代入模型中计算发车间隔以制定发车计划。

【技术特征摘要】
1.公交发车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利用卫星定位设备采集公交车到站的时刻Tij,对照时刻表计算晚点时间差ΔTij=|tij-Tij|,建立ΔTij的集合R;其中,Tij表示实际中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tij表示公交行车时刻表中规定的第i班公交车到达第j个站点的时间,ΔTij表示第i班公交车在第j个站点的晚点时间差;步骤2.统计分析数据集合R,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步骤2所述的统计分析数据集合R,根据道路的拥堵程度对公交发车时间进行时段划分,具体为:2.1用来表述道路交通拥堵程度的重要参数,m表示线路公交站点总数,ΔTi表示第i班公交车在所有站点的晚点时间差总和,其值越大表明道路通行状况越差;2.2按照发车次序,依次将ΔT2、ΔT3、ΔT4…与ΔT1作比较,将满足|ΔTi-ΔT1|≤t的与ΔT1划分为一个集合(ΔT1,ΔT2,…ΔTd),阈值t是划分集合范围的指标,相差大小不超过t的元素属于一个集合,ΔTd为第一个集合的末尾元素,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红召孔娟娟刘冬旭陈宁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