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主要包括旋转阀,控制机构及管道三部分。此鱼道用于连接高水头拦河建筑物的上下游,鱼类由其中从下游洄游到上游。该鱼道旋转阀上布置有对称的四个叶片,每个叶片上布置有若干单向开启的小叶栅,通过控制装置改变对小叶栅开启的角度来控制旋转阀旋转速度,从而控制管道中水流的流速,满足不同鱼类的洄游需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破了传统鱼道流速不稳定以及只能提供唯一流速的模式,适应于大坝水头变化的情况,过鱼效率高,且在布置较为灵活,对下游地形要求较低,保证了鱼类洄游产卵及鱼类的洄游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主要包括旋转阀,控制机构及管道三部分。此鱼道用于连接高水头拦河建筑物的上下游,鱼类由其中从下游洄游到上游。该鱼道旋转阀上布置有对称的四个叶片,每个叶片上布置有若干单向开启的小叶栅,通过控制装置改变对小叶栅开启的角度来控制旋转阀旋转速度,从而控制管道中水流的流速,满足不同鱼类的洄游需求。本技术打破了传统鱼道流速不稳定以及只能提供唯一流速的模式,适应于大坝水头变化的情况,过鱼效率高,且在布置较为灵活,对下游地形要求较低,保证了鱼类洄游产卵及鱼类的洄游环境。【专利说明】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过鱼建筑物,具体地说是鱼道。
技术介绍
鱼道是一种过鱼建筑物。随着大量水利设施的不断修建,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拦河建筑物隔断了上下游的水流,使得原来河流里的鱼类无法洄游,造成大量鱼类的减少甚至灭绝。现有的鱼道存在着不能满足不同鱼类洄游,过鱼效率低,需求不适用与高水头差拦河建筑物等缺点,因此,一种新型的过鱼效率高的百叶栅旋压力转阀鱼道变得十分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控流速、由水压力作为动力的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技术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其特征是:包括管道侧壁、旋转阀,管道侧壁包括中部的圆筒侧壁以及圆筒侧壁两端的渐缩侧壁,旋转阀包括叶片、主轴、旋转螺栓、大定滑轮、横梁、小叶栅单元,小叶栅单元包括小叶栅、绳索,叶片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旋转螺栓下部通过螺纹安装在主轴里,叶片上设置孔,小叶栅通过小叶栅轴安装在孔里,小叶栅与叶片之间安装复位弹簧,叶片上与小叶栅轴相垂直的方向固定横梁,横梁上安装小定滑轮,小定滑轮旁设置小绳通孔,叶片上安装大定滑轮,主轴上开有大绳通孔,小叶栅上设置绳索导环,绳索一端缠绕在旋转螺栓上,绳索另一端依次穿过大绳通孔、缠绕大定滑轮、小定滑轮、穿过小绳通孔,最后通过绳索导环连接小叶栅,旋转阀安装在圆筒内壁处。 本技术还可以包括: 1、所述的叶片有3-5个,叶片沿主轴周向均匀布置,叶片的端部与圆筒侧壁相配合,每个叶片上的孔有4个,对应4个孔设置4组小叶栅单元。 2、小叶栅的宽度大于孔的宽度。 本技术的优势在于:本技术打破了传统鱼道流速不稳定以及只能提供唯一流速的模式,通过控制旋转阀,从而使得鱼道内流速稳定,同时可以根据鱼的不同习性为不同鱼类洄游提供便利使得鱼道过鱼的效率大大提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应用视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的A区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技术的B区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图a ; 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 结合图1?6,本技术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包括管道侧壁1、旋转阀,管道侧壁I包括中部的圆筒侧壁以及圆筒侧壁两端的渐缩侧壁,旋转阀包括叶片2、主轴7、旋转螺栓4、大定滑轮14、横梁9、小叶栅单元,小叶栅单元包括小叶栅3、绳索12,叶片2的一端固定在主轴7上,旋转螺栓4下部通过螺纹安装在主轴7里,叶片2上设置孔,小叶栅3通过小叶栅轴5、轴承6安装在孔里,小叶栅3与叶片2之间安装复位弹簧,叶片2上与小叶栅轴5相垂直的方向通过固定螺母10固定横梁9,横梁9上安装小定滑轮11,小定滑轮11旁设置小绳通孔13,叶片2上安装大定滑轮14,主轴7上开有大绳通孔8,小叶栅3上设置绳索导环15,绳索12 —端缠绕在旋转螺栓4上,绳索12另一端依次穿过大绳通孔8、缠绕大定滑轮14、小定滑轮11、穿过小绳通孔13,最后通过绳索导环15连接小叶栅3,旋转阀安装在圆筒内壁处。 本技术百叶柵压力旋转阀鱼道有旋转阀,小叶栅控制装置和管道I组成。旋转阀布置于管道I中间圆筒处,控制装置安装在旋转阀上。 I)旋转阀有叶片2、小叶栅3、主轴7组成。四个带有方孔的叶片2成90°间隔固定在主轴7上。每个叶片2上方孔处平行安装若干小叶栅3 (图中以4个为例)。小叶栅3略大,能将方孔覆盖,使其具备单向开闭的特点。小叶栅转轴5和主轴7平行布置。 2)百叶柵压力旋转阀鱼道的控制装置由旋转螺栓4和绳索12组成。绳索12—端和小叶栅3连接,另一端绕过布置在小叶栅3上的小定滑轮11并穿过中空的主轴7和主轴上的旋转螺栓4连接。控制装置的控制原理是通过旋转螺栓4,张紧和放松绳索12来控制小叶栅3开闭角度。 3)百叶栅旋压力转阀鱼道管道I近似为梭形,中间为圆筒形,两端开口渐小。 结合图2和图3,百叶栅旋压力转阀鱼道的控制原理为: 为满足洄游鱼类对不同流速的需求,需改变小叶栅3的开启角度,这一过程是通过控制装置来完成的。当小叶栅3开启角度固定时,旋转阀以固定转速旋转,鱼道中流速为某一固定值。 以增大开启角度为例,逆时针旋转控制螺栓4,螺栓4上移,由于绳索12 —端和螺栓4下端连接且能相互转动,绳索12另一端和小叶栅3连接,把螺栓4的线位移转化为小叶栅3的角位移,小叶栅3最大张开角度减小。小叶栅3最大张开角度变小后,同时迎流的两个叶片2的面积差减小,作用在旋转阀上的力矩变小,旋转阀转速降低,鱼道流速也随之降低。增大流速的操作相反。 此鱼道具有流速可控的特点,打破了传统鱼道流速不稳定以及只能提供唯一流速的模式,通过控制旋转阀,从而使得鱼道内流速稳定,同时可以根据鱼的不同习性为不同鱼类洄游提供便利使得鱼道过鱼的效率大大提高,将来在拦河建筑物上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本技术一种百叶栅旋压力转阀鱼道,由旋转阀、控制装置、以及管道I等组成,旋转阀由四个对称叶片2组成,每个叶片2上布置有只能单向开闭的小叶栅3。通过改变小叶栅3开启的角度可以改变同时迎流的两个叶片2的面积差,从而改变旋转阀的转速,最终达到改变管道中流速的目的。此种鱼道的小叶栅3开启角度大小的改变由旋转螺栓4牵引绳索12完成。 旋转阀叶片上布置有小叶栅3且仅可单向开启。 旋转阀有三到五个叶片2构成。【权利要求】1.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其特征是:包括管道侧壁、旋转阀,管道侧壁包括中部的圆筒侧壁以及圆筒侧壁两端的渐缩侧壁,旋转阀包括叶片、主轴、旋转螺栓、大定滑轮、横梁、小叶栅单元,小叶栅单元包括小叶栅、绳索,叶片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旋转螺栓下部通过螺纹安装在主轴里,叶片上设置孔,小叶栅通过小叶栅轴安装在孔里,小叶栅与叶片之间安装复位弹簧,叶片上与小叶栅轴相垂直的方向固定横梁,横梁上安装小定滑轮,小定滑轮旁设置小绳通孔,叶片上安装大定滑轮,主轴上开有大绳通孔,小叶栅上设置绳索导环,绳索一端缠绕在旋转螺栓上,绳索另一端依次穿过大绳通孔、缠绕大定滑轮、小定滑轮、穿过小绳通孔,最后通过绳索导环连接小叶栅,旋转阀安装在圆筒内壁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其特征是:所述的叶片有3-5个,叶片沿主轴周向均匀布置,叶片的端部与圆筒侧壁相配合,每个叶片上的孔有4个,对应4个孔设置4组小叶栅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其特征是:小叶栅的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百叶栅压力旋转阀鱼道,其特征是:包括管道侧壁、旋转阀,管道侧壁包括中部的圆筒侧壁以及圆筒侧壁两端的渐缩侧壁,旋转阀包括叶片、主轴、旋转螺栓、大定滑轮、横梁、小叶栅单元,小叶栅单元包括小叶栅、绳索,叶片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旋转螺栓下部通过螺纹安装在主轴里,叶片上设置孔,小叶栅通过小叶栅轴安装在孔里,小叶栅与叶片之间安装复位弹簧,叶片上与小叶栅轴相垂直的方向固定横梁,横梁上安装小定滑轮,小定滑轮旁设置小绳通孔,叶片上安装大定滑轮,主轴上开有大绳通孔,小叶栅上设置绳索导环,绳索一端缠绕在旋转螺栓上,绳索另一端依次穿过大绳通孔、缠绕大定滑轮、小定滑轮、穿过小绳通孔,最后通过绳索导环连接小叶栅,旋转阀安装在圆筒内壁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雨,刘杨,郑天驹,冀楠,付海彬,苏小杰,白天华,张鑫,李晓旭,郑旦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