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0488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包括流化床锅炉炉膛和提供二次风的风机,在流化床锅炉炉膛密相区上方的壁面上设有复合型供风管道,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的进风端与风机相连,出风端与流化床锅炉炉膛相连;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包括中空内管、中空外管和旋流叶片;所述中空内管形成直通道,中空外管套设于中空内管的外侧,中空外管和中空内管之间形成旋流通道,所述旋流叶片设置于旋流通道的出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增强了二次风的穿透能力,不但强化了流化床锅炉分级燃烧的效果,而且提高了二次风供入炉膛的均匀性,优化了炉内氧量分布,改善了炉内燃料燃尽率,解决了流化床锅炉炉膛中心区域严重缺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包括流化床锅炉炉膛和提供二次风的风机,在流化床锅炉炉膛密相区上方的壁面上设有复合型供风管道,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的进风端与风机相连,出风端与流化床锅炉炉膛相连;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包括中空内管、中空外管和旋流叶片;所述中空内管形成直通道,中空外管套设于中空内管的外侧,中空外管和中空内管之间形成旋流通道,所述旋流叶片设置于旋流通道的出风端。本技术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增强了二次风的穿透能力,不但强化了流化床锅炉分级燃烧的效果,而且提高了二次风供入炉膛的均匀性,优化了炉内氧量分布,改善了炉内燃料燃尽率,解决了流化床锅炉炉膛中心区域严重缺氧的问题。【专利说明】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属于锅炉供风

技术介绍
为了有效降低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和风机的能耗,流化床燃烧技术通常采用分级燃烧的方式,将燃料燃烧所需空气分别从炉膛底部和炉膛壁面处送入炉膛,其中,从炉膛底部吹入的风称为一次风,从炉膛壁面吹入的风称为二次风。为满足炉膛中心区域的燃料燃烧所需的氧量,要求二次风具有足够的动量和良好的穿透能力。然而,受到流化床炉膛结构设计、二次风口布置和炉膛下部正压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二次风的穿透能力明显不足,二次风不能充分向炉膛断面扩散,造成流化床锅炉炉膛断面氧浓度分布不均,局部缺氧,特别是炉膛中心区域缺氧现象更为突出,严重影响到流化床锅炉分级燃烧效果和炉内燃料的燃烧效率。 目前,流化床锅炉设计多采用降低炉膛深度或者Y字型炉膛结构,通过减小炉膛横截面深度的方式,来解决炉膛中心贫氧的问题。然而,在满足流化床锅炉炉膛横截面积不变的情况下,降低炉膛深度势必将会增大炉膛横截面的周长,增加炉膛的制造成本。 传统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通过二次风直通道供入炉膛内部,实现流化床锅炉分级燃烧的目的。然而,受二次风供入炉膛位置、供入点数量的影响和限制,导致二次风的穿透能力明显不足,二次风扩散能力不足,造成炉膛断面氧浓度分布不均、局部缺氧、中心区域明显缺氧问题,严重影响了流化床锅炉分级燃烧的效果,同时也影响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石灰石脱硫效率;另外,传统流化床锅炉的二次风道为散点式布置在炉膛边壁位置,造成二次风道之间的位置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影响到炉内燃料的燃烧效率。 随着流化床燃烧技术向大型化、高参数、环保型趋势迅速发展,如何有效增强二次风的穿透能力,完善二次风口设计,进而解决炉膛断面氧浓度分布不均、局部缺氧、炉膛中心区域严重缺氧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通过设置复合型二次风供风喷口,增强二次风的穿透能力,实现二次风向炉膛中心贫氧区域高效供入;与此同时,强化二次风向炉膛边壁及其内部区域的扩散能力,解决目前流化床锅炉通过采用减小炉膛横截面深度的方式来解决炉膛中心贫氧的技术问题,从而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包括流化床锅炉炉膛和提供二次风的风机,在流化床锅炉炉膛密相区上方的壁面上设有复合型供风管道,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的进风端与风机相连,出风端与流化床锅炉炉膛相连;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包括中空内管、中空外管和旋流叶片;所述中空内管形成直通道,中空外管套设于中空内管的外侧,中空外管和中空内管之间形成旋流通道,所述旋流叶片设置于旋流通道的出风端。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旋流叶片(5)的的倾斜角度为15° -65°。 作为优选方式,复合型供风管道两个形成一组,对称设置于流化床锅炉炉膛的壁面上。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的出风端设置有扩口。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直通道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旋流通道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 本技术中部分零件的作用如下: 直通道:来自风机的供风通过直通道形成高速直流风,该高速直流风被送入炉膛内部,实现向炉膛中部供风,具有一定旋流强度的旋流风加强了二次风的横向扩散,使整个炉膛断面氧浓度分布均匀,解决炉膛中部燃烧缺氧的问题,可显著改善炉内燃烧工况,对提高锅炉燃烧效率和石灰石脱硫效率有重要作用。 旋流通道:来自风机的供风通过旋流通道形成旋流风被送入炉膛内部,该旋流风加强供入二次风在炉膛内的横向扩散,达到改善炉膛断面氧浓度分布均匀性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利用复合型二次风供风喷口,增强了二次风的穿透能力,不但强化了流化床锅炉分级燃烧的效果,而且提高了二次风供入炉膛的均匀性,优化了炉内氧量分布,改善了炉内燃料燃尽率,解决了流化床锅炉炉膛中心区域严重缺氧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I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复合型供风管道, 2-中空内管, 3-直通道, 4-中空外管,5-旋流叶片,6-旋流通道,7-流化床锅炉炉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相互排斥的特质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之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实施例而已。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利用一种复合型供风管道,来增强二次风的穿透能力,解决了流化床锅炉炉膛中心区域严重缺氧的问题。与此同时,能够强化二次风的扩散能力,实现二次风向炉膛内部均匀供入的目的,有利的改善了炉内燃料的燃烧效率。其具体方案如下: 本技术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包括流化床锅炉炉膛7和提供二次风的风机,其在流化床锅炉炉膛7密相区上方的壁面上设有复合型供风管道1,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I的进风端与风机相连,出风端与流化床锅炉炉膛7相连;在出风端设置有扩口。复合型供风管道I两个形成一组,对称设置于流化床锅炉炉膛7的壁面上。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I包括中空内管2、中空外管4和旋流叶片5 ;所述中空内管2形成直通道3,所述直通道3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中空外管4套设于中空内管2的外侧,中空外管4和中空内管2之间形成旋流通道6,所述旋流通道6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所述旋流叶片5设置于旋流通道6的出风端。所述旋流叶片5在旋流通道6中的安装倾斜角度为15°?65°。 本技术的工作流程: 在流化床锅炉炉膛的下方由炉膛底部吹入一次风,同时,风机通过复合型供风管道朝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吹入二次风,该二次风由于复合型供风管道的存在被分成直流风和旋流风(如图1所示)。二次风通过直流通道出入流化床锅炉炉膛内,具有较高的速度和穿透力,确保向炉膛中心区域供风;二次风通过旋流通道,在旋转叶片的作用下形成一股旋流风,加强了二次风向流化床锅炉炉膛区域的扩散,该旋流通道的旋流风,以其良好的扰流特性和扩散能力,强化了二次风向炉膛边壁及其内部区域的扩散能力,实现了二次风向炉膛内均匀供入的目的,有利改善了炉内燃料的燃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化床锅炉供风装置,包括流化床锅炉炉膛(7)和提供二次风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在流化床锅炉炉膛(7)密相区上方的壁面上设有复合型供风管道(1),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1)的进风端与风机相连,出风端与流化床锅炉炉膛(7)相连;所述复合型供风管道(1)包括中空内管(2)、中空外管(4)和旋流叶片(5);所述中空内管(2)形成直通道(3),中空外管(4)套设于中空内管(2)的外侧,中空外管(4)和中空内管(2)之间形成旋流通道(6),所述旋流叶片(5)设置于旋流通道(6)的出风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棋刘行磊郑兴胜郭强程伟李果周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