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065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0:14
一种电接线盒,其中,线束穿通线束出口,该线束出口设置在电接线盒的外壳的侧壁上。线束引导部从线束出口的周边延伸,以保护线束并且限制线束的路径(出口方向)。在靠近线束出口的一侧处,线束引导部覆盖线束的整个周边。在远离线束出口的一侧处,线束引导部覆盖线束的两侧和上部,并且用于覆盖线束的下部的部分不设置在线束引导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电接线盒,其中,线束穿通线束出口,该线束出口设置在电接线盒的外壳的侧壁上。线束引导部从线束出口的周边延伸,以保护线束并且限制线束的路径(出口方向)。在靠近线束出口的一侧处,线束引导部覆盖线束的整个周边。在远离线束出口的一侧处,线束引导部覆盖线束的两侧和上部,并且用于覆盖线束的下部的部分不设置在线束引导部上。【专利说明】电接线盒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N0.2013-106245,其内容通过引用由此并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载电接线盒。
技术介绍
车载电接线盒具有各种结构。例如,存在图10和11所示结构(例如,见专利文献I)。 图10和11所示电接线盒301包括:诸如继电器、熔断器和汇流条的多个电子构件(未不出);和用于容纳这些电子构件的外壳311。外壳311由下述部件构成:夕卜壳主体312 ;下盖313,该下盖313用于覆盖外壳主体312的下端;以及上盖(未示出),该上盖用于覆盖外壳主体312的上端。 线束302穿通线束出口 303,该线束出口 303设置在外壳311的侧壁上。线束出口端口 303由切口和外壳主体312的外壁的下端构成,该切口形成在下盖313的外壁的上端上。通过将下盖313组装到外壳主体312制成线束出口 303。 线束引导部304从线束出口 303的周边延伸。线束引导部304形成以管状形状,并且通过将线束302定位在其内部而保护线束302并且限制线束302的路径(出口方向)。此外,线束引导部304由下述部分构成:槽状上分割部341,该槽状上分割部341与外壳主体312 —体地形成;和槽状下分割部342,该槽状下分割部342与下盖313 —体地形成。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JP2OlO-O93882A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 然而,在上述传统的电接线盒301中,当如由图11中的箭头H示出地泼溅高压清洁水等时,存在的问题是:水从在线束引导部304和线束302之间的间隙进入到外壳311内。顺便提及,如由箭头H所示,水冲击线束302的下部并且反溅到线束引导部304的下表面。通过反复这样,水进入外壳311内。 此外,在电接线盒301中,当线束引导部304的远离线束出口 303的一侧向下倾斜时,水变得难以进入。然而,难以完全防止水进入。此外,当由于某些限制使线束仅仅水平地引导出时,线束引导部不能如上所述地向下倾斜。 相应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水经由线束引导部进入外壳内的电接线盒。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接线盒,包括: 外壳,该外壳用于容纳电子构件; 线束出口,该线束出口设置在外壳的侧壁上;和 线束引导部,该线束引导部从线束出口的周边延伸, 其中,在靠近线束出口侧处,线束引导部覆盖线束的整个周边,并且在远离线束引导部侧处,线束引导部覆盖线束的两侧和上部,并且用于覆盖线束的下部的部分不设置在线束引导部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如在第一方面中描述的电接线盒, 其中,至少线束引导部的远离线束出口的侧向下倾斜。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如在第一或者第二方面中描述的电接线盒, 其中,线束引导部的在远离线束出口的侧不覆盖线束的下部的一部分是线束引导部的整个长度的一半以上。 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效果 根据在第一方面中描述的专利技术,在靠近线束出口侧处,线束引导部覆盖线束的整个周边,并且在远离线束引导部侧处,线束引导部覆盖线束的两侧和上部,并且用于覆盖线束的下部的部分不设置在线束引导部上。因此,提供能够如下电接线盒:线束引导部能够保护线束,限制线束的路径(出口方向),并且防止水经由线束引导部进入外壳内。 根据在第二方面中描述的专利技术,因为至少线束引导部的远离线束出口的侧向下倾斜,所以进一步防止了水经由线束引导部进入外壳内。 根据在第三方面中描述的专利技术,线束引导部的在远离线束出口的侧不覆盖线束的下部的一部分是线束引导部的整个长度的一半以上。因此,更进一步地防止了水经由线束引导部进入外壳内。 在连同附图一起地阅读以下详细说明时,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接线盒的透视图; 图2是沿着图1的线A-A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接线盒的分解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接线盒的透视图; 图5是沿着图4的线B-B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电接线盒的分解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接线盒的透视图; 图8是沿着图7的线C-C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9是图7所示的电接线盒的分解视图; 图10是示出传统电接线盒的透视图;以及 图11是沿着图10的线D-D截取的截面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 1A、1B、1C 电接线盒 2 线束 3线束出口 4、5、6线束引导部 11、14、17 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将参考图1到3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电接线盒。 图1到3所示的电接线盒IA安装在车辆上以主要供应电源。电接线盒IA包括:诸如继电器、熔丝和汇流条的多个电子构件(未示出);和外壳11,该外壳11容纳这些电子构件。外壳11由下述部件构成:由合成树脂制成的外壳主体12 ;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下盖13,该下盖13用于覆盖外壳主体12的下端;以及由合成树脂制成的上盖(未示出),该上盖用于覆盖外壳主体12的上端。 如在图2中所示,线束2穿通线束出口 3,该线束出口 3设置在外壳11的侧壁(即,竖直壁)上。如在图3中所示,线束出口 3由切口和外壳主体12的外壁的下端构成,该切口形成在下盖13的外壁的上端处。当下盖13组装到外壳主体12时,线束出口 3得以构造。 通过捆束多根电线制成线束2。电线分别地电连接到外壳11中的电子构件。顺便提及,线束2的电线的总数量根据车辆的类型或者级别而改变。 线束引导部4从线束出口 3的周边延伸。线束引导部4由下述部分构成:槽状上分割部41,该槽状上分割部41与外壳主体12 —体地形成;和槽状下分割部42,该槽状下分割部42与下盖13 —体地形成。下分割部42的线束出口 3的长度比上分割部41的线束出口 3的长度更短。因此,线束引导部4在靠近线束出口 3 —侧处覆盖线束2的整个周边,并且在远离线束出口 3的一侧处覆盖线束2的两侧和上部而不覆盖线束2的下部。S卩,在线束引导部4的远离线束出口 3的侧不设置用于覆盖线束2的下部的部分(下分割部42)。 此外,线束引导部4的在远离线束出口 3的侧不覆盖线束2的下部的部分是线束引导部4的整个长度的一半以上。 此外,线束引导部4的靠近线束出口 3的侧水平地延伸,并且线束引导部4的远离线束出口 3的侧向下倾斜。 当线束2定位于线束引导部4内时,这种线束引导部4保护线束2并且限制线束2的路径(出口方向)。此外,如上所述,在线束引导部4的远离线束出口 3的侧不设置用于覆盖线束2的下部的部分、即下分割部42。然而,如在图2中所示,因为上分割部41的侧壁延伸成比线束2的下部低,所以也能够在这个位置处充分地保护线束2。 当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接线盒,包括:外壳,该外壳用于容纳电子构件;线束出口,该线束出口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侧壁上;以及线束引导部,该线束引导部从所述线束出口的周边延伸,其中,在靠近所述线束出口侧处,所述线束引导部覆盖线束的整个周边,并且在远离所述线束出口侧处,所述线束引导部覆盖所述线束的两侧和上部,并且用于覆盖所述线束的下部的部分不设置在所述线束引导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垣见孝明李承石久保泰朝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