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同步器技术领域的消除同步环与齿毂异响的滑块机构及同步装置,包括:外框、内框、固定部和钢球,其中:内框的外边缘的两侧对称设置外框,底部设置固定部,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钢球;固定部设置于同步器齿榖的型腔内,该型腔的两个内侧端面分别与外框的两侧外端面相抵,外框的两端长于内框的边缘且作为两处凹槽结构与同步环的凸键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减小同步环与同步器齿毂自由撞击产生的异响声。(*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同步器
的消除同步环与齿毂异响的滑块机构及同步装置,包括:外框、内框、固定部和钢球,其中:内框的外边缘的两侧对称设置外框,底部设置固定部,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钢球;固定部设置于同步器齿榖的型腔内,该型腔的两个内侧端面分别与外框的两侧外端面相抵,外框的两端长于内框的边缘且作为两处凹槽结构与同步环的凸键相配合。本技术能够减小同步环与同步器齿毂自由撞击产生的异响声。【专利说明】消除同步环与齿毂异响的滑块机构及同步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汽车同步器
的零件结构,具体是一种消除同步环与齿毂异响的滑块机构。
技术介绍
如今,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而汽车变速箱的好坏在影响消费者驾驶体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汽车变速器内部,变速箱冲压钢环与同步器齿毂产生的噪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驾驶体验的好坏。所以如何有效的减少两者自由撞击产生的噪声则显得尤其重要。 在变速箱内部,为了保证换挡同步,同步环凸键和同步器齿毂凹槽会有一 1/2齿的间隙,但是在空档或挂入其他档位时,由于此1/2齿间隙的原因,同步环凸键与齿毂会自由撞击产生“眶眶”地敲击声。由于此间隙无法消除,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多采用增加齿毂与同步环的阻尼方案,而增加阻尼方案容易导致换挡力增加。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216543,【公开日】2013.07.24,记载了一种汽车同步器,包括有齿套,设有滑块槽的齿毂,设有圆锥体的结合齿,设有圆锥孔的同步环;齿套和齿毂相套接,齿毂外沿设置有多个滑块,齿毂通过滑块槽与滑块相卡接;结合齿通过圆锥体伸入同步环的圆锥孔内,在齿毂一侧设有依次与齿套相套接的同步环和结合齿,同步环外沿设有多个定位凸台,滑块近同步环的一侧设有伸出其侧面的卡脚,卡脚与定位凸台相卡接;在齿毂另一侧设有滑块档边和齿套档边。但该技术只能单向换挡的换挡装置,而不能用于双向换挡的换挡装置中,并且无法消除同步环与齿毂周向撞击产生的异响。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3404274,公开(公告)日2014.01.22,公开了一种汽车变速器
的倒档无牙式同步环及其变速器倒换档同步装置,该同步环的内环设置与倒档齿总成相配合的锥面结构,外环设置与倒档同步器总成相配合的定位结构。但该技术在空档或挂入其他档位时,同步环与齿毂的轴向和周向均存在自由撞击产生的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消除同步环与齿毂异响的滑块机构,能够减小同步环与同步器齿毂自由撞击产生的异响声。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除同步环与齿毂异响的滑块机构,包括:外框、内框、固定部和钢球,其中:内框的外边缘的两侧对称设置外框,底部设置固定部,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钢球;固定部设置于同步器齿毂的型腔内,该型腔的两个内侧端面分别与外框的两侧外端面相抵,外框的两端长于内框的边缘且作为两处凹槽结构与同步环的凸键相配合。 所述的内框的外边缘的两侧分别开有卡槽,外框为一对分别与卡槽相连接的矩形长条结构。 所述的内框的底部为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的底面与固定部为一体结构;顶部为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齿形结构,两个齿形结构的中间设置钢球。 所述的固定部的结构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的凹槽结构与同步环的凸键之间有1/2齿的间隙。 本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滑块机构的同步装置,包括:同步器齿榖、同步环和滑块机构,其中:滑块机构设置于同步器齿榖的型腔内,同步环的凸键与滑块机构的凹槽结构相配合。 所述的同步环与滑块机构的轴向间隙小于同步环与同步器齿毂的轴向间隙。 所述的同步器齿榖的周向上开有3个型腔,各个型腔内分别设有滑块机构。 所述的同步环与同步器齿榖的端面相连。 本技术的滑块结构避免了同步环与齿毂周向接触,通过要求同步环与滑块间隙小于同步环与齿毂间隙,避免了同步于齿毂轴向接触,使得汽车在空档或挂入其他档位时,同步环的凸键仅能与滑块机构自由撞击,通过滑块机构隔离且消除同步环与同步器齿毂撞击的异响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的二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外框1、内框2、固定部3和钢球4,其中:内框2的外边缘的两侧对称设置外框1,底部设置固定部3,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钢球4 ;固定部3设置于同步器齿榖6的型腔内,该型腔的两个内侧端面分别与外框I的两侧外端面相抵,外框I的两端长于内框2的边缘且作为两处凹槽结构5与同步环7的凸键相配合。 所述的内框2的外边缘的两侧分别开有卡槽,外框I为一对分别与卡槽相连接的矩形长条结构。 所述的内框2的底部为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的底面与固定部3为一体结构;顶部为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齿形结构,两个齿形结构的中间设置钢球4。 所述的固定部3的结构为长方体结构。 所述的凹槽结构5与同步环7的凸键9之间有1/2齿的间隙。 本实施例使得汽车在空档或挂入其他档位时,同步环7的凸键9仅能与滑块机构自由撞击,由于本实施例选用的材料均为PA66,此撞击声低沉且不易从变速器壳体传递出来,通过滑块机构隔离且消除同步环7与同步器齿毂撞击的异响声。 实施例2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同步器齿毂6、同步环7和实施例1所述的滑块机构8,其中:滑块机构8设置于同步器齿毂6的型腔内,同步环7的凸键9与滑块机构8的凹槽结构5相配合,这样可实现同步环7与同步器齿毂6轴向不接触。 所述的同步环7与滑块机构8的轴向间隙A小于同步环7与同步器齿毂6的轴向间隙B,这样可实现同步环7与同步器齿毂6轴向不接触。 所述的同步器齿毂6的周向上开有3个型腔,各个型腔内分别设有滑块机构8。【权利要求】1.一种消除同步环与齿毂异响的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内框、固定部和钢球,其中:内框的外边缘的两侧对称设置外框,底部设置固定部,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钢球;固定部设置于同步器齿榖的型腔内,该型腔的两个内侧端面分别与外框的两侧外端面相抵,外框的两端长于内框的边缘且作为两处凹槽结构与同步环的凸键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框的外边缘的两侧分别开有卡槽,外框为一对分别与卡槽相连接的矩形长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内框的底部为长方体结构,该长方体结构的底面与固定部为一体结构;顶部为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齿形结构,两个齿形结构的中间设置钢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凹槽结构与同步环的凸键之间有1/2齿的间隙。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部的结构为长方体结构。6.一种包括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滑块机构的同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步器齿榖、同步环和滑块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同步环与齿毂异响的滑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内框、固定部和钢球,其中:内框的外边缘的两侧对称设置外框,底部设置固定部,顶部的中心位置设置钢球;固定部设置于同步器齿榖的型腔内,该型腔的两个内侧端面分别与外框的两侧外端面相抵,外框的两端长于内框的边缘且作为两处凹槽结构与同步环的凸键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鲍为祖,匡俐辉,卜廷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