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通换向阀及其阀体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8279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7 0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通换向阀及其阀体组件,其中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包括阀体,设于所述阀体内的阀座,以及安装于所述阀体、所述阀座内的接管;所述接管的内端与阀座的装配孔形成紧密配合,所述接管与所述阀体对应的装配段与所述阀体的装配孔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内端、所述装配段之间的部分与所述阀座的装配孔形成间隙大于零的间隙配合。采用上述结构,接管的装配段保证了接管与阀体之间形成有效的预紧力,接管的内端保证接管与阀座位置相对固定,从而保证接管、阀体与阀座贴紧,而接管的剩余部分均与阀座的装配孔之间具有间隙,避免接管在由外向内压装过程中碰到阀座的装配孔内壁而引起的扣伤现象。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阀体组件的四通换向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四通换向阀及其阀体组件,其中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包括阀体,设于所述阀体内的阀座,以及安装于所述阀体、所述阀座内的接管;所述接管的内端与阀座的装配孔形成紧密配合,所述接管与所述阀体对应的装配段与所述阀体的装配孔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内端、所述装配段之间的部分与所述阀座的装配孔形成间隙大于零的间隙配合。采用上述结构,接管的装配段保证了接管与阀体之间形成有效的预紧力,接管的内端保证接管与阀座位置相对固定,从而保证接管、阀体与阀座贴紧,而接管的剩余部分均与阀座的装配孔之间具有间隙,避免接管在由外向内压装过程中碰到阀座的装配孔内壁而引起的扣伤现象。此外,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阀体组件的四通换向阀。【专利说明】—种四通换向阀及其阀体组件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四通换向阀及其阀体组件。
技术介绍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现有技术中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至图4分别为图1中接管、阀座和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空调用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包括接管I'、阀体2'和阀座3',由图中可知,上述接管P与阀体2'、阀座3'配合的部分为直筒形结构,阀体的装配孔21'、阀座的装配孔31'也均为圆柱孔,阀座3'设于阀体2'内部,接管I'由外向内安装于阀体的装配孔21'、阀座的装配孔31'中。接管I'、阀体2'和阀座3' —般采用焊接方式组装,采用焊接工艺要求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足够小,才能保证焊料的渗透铺展成形。 目前有两种方式实现焊接前的装配: 第一种,接管Γ与阀座3'、阀体2'采用整体间隙配合,再采用工装将三者压紧,最后焊接成形。 第二种,将接管I'与阀座3'、阀体2'整体过盈配合、并压装固定,以使三者达到紧密配合,再焊接成形。 采用第一种方式,由于需要工装将零件压紧,一般工装体积比较大,这种方式适用于简便的火焊钎焊。如果采用隧道炉焊接,工装也要同步加热,吸热量比较大,浪费电能。同时为了防止工装受热变形,要选用价格较高的耐热不锈钢材料。另外,不可避免的工装使用寿命也不长,所以制造成本较高。 采用第二种方式,为保证零件能顺利压装,阀座3'上和阀体2'上的接管Γ装配孔的加工尺寸公差、位置公差需要达到较高的精度,即需要制造出高精度的零件。由于零件的高精度,生产加工中所要用到的模具只能允许出现较小的磨损量,相关生产设备也要求是高精度设备,所以生产上模具费和设备费用较高。再者,由于零件精度要求高,其零件的返工率和报废率势必不低。由于零件之间采用紧配合,组装难度高,生产效率低,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加工成本。同时压装接管P时,如果压装角度稍微出现倾斜,会扣伤接管Ii,或者引起接管P压不进,严重的造成产品报废。并且,这种结构方式,接管P、阀体2,和阀座3'的预紧力不够,所以实际生产时,零件之间存在压装后脱开现象,造成不能焊接成形,部件返工和报废的比率也比较高。从以上多方面来看,产品的加工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对现有技术中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做进一步优化设计,使其既能保证接管与阀体、阀座三者直接紧密配合,又不会扣伤接管,且无需辅助的工装压紧,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提供一种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该阀体组件既能保证接管与阀体、阀座三者直接紧密配合,又不会扣伤接管,且无需辅助的工装压紧,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了阀体组件的加工成本。在此基础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阀体组件的四通换向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包括阀体,设于所述阀体内的阀座,以及安装于所述阀体、所述阀座内的接管;所述接管的内端与阀座的装配孔形成紧密配合,所述接管与所述阀体对应的装配段与所述阀体的装配孔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内端、所述装配段之间的部分与所述阀座的装配孔形成间隙大于零的间隙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接管的装配段保证了接管与阀体之间形成有效的预紧力,接管的内端保证接管与阀座位置相对固定,从而保证接管、阀体与阀座贴紧,使得焊接过程中各零件不会脱开,保证焊接合格率。而接管的剩余部分均与阀座的装配孔之间具有间隙,避免接管在由外向内压装过程中碰到阀座的装配孔内壁而引起的扣伤现象。 总体而言,与现有技术中接管、阀体与阀座整体过盈配合的结构相比,该阀体组件减小了紧密配合的长度,避免了接管扣伤的现象;与现有技术中接管、阀体与阀座整体间隙配合的结构相比,该阀体组件能够通过简单的压装实现相互之间较好的预紧,无需专门的工装将三者压紧。因此,上述阀体组件既能保证接管、阀体与阀座三者紧密配合,又不会扣伤接管,且无需专门的工装进行压紧,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优选地,所述阀座的装配孔为从内向外渐扩的第一锥形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锥形孔的锥度范围为2°?15°。 优选地,所述阀座的装配孔包括设于内侧的圆形孔和设于外侧的、从内向外渐扩的第二锥形孔,所述圆形孔与所述内端形成紧密配合,所述第二锥形孔与所述内端、所述装配段之间的部分形成间隙大于零的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锥形孔的锥度范围为2°?15°。 优选地,所述阀体的装配孔为从内向外渐扩的第三锥形孔。 优选地,所述第三锥形孔的锥度范围为2°?30°。 优选地,所述接管的内端表面设有滚花,所述滚花与所述阀座的装配孔形成间隙为零的间隙配合或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装配段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阀体的装配孔形成过盈配合。 优选地,所述接管位于所述凸起部两侧的截面相同,所述凸起部为圆弧型或者折线型。 优选地,所述接管位于所述凸起部外侧的截面大于所述凸起部内侧的截面,所述凸起部为从内向外渐扩的斜坡段。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四通换向阀,包括阀体组件和设于所述阀体组件内部的阀芯;所述阀体组件采用如上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 由于上述阀体组件具有如上技术效果,因此,应用该阀体组件的四通换向阀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至图4分别为图1中接管、阀座和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所提供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阀座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阀座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5中接管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5中接管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接管I ’ ; 阀体2';阀体的装配孔21'; 阀座3';阀座的装配孔31'; 图5至图10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接管I;内端11;凸起部12; 阀体2 ;阀体的装配孔21 ; 阀座3;阀座的装配孔31 ;圆形孔311 ;第二锥形孔3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的核心为提供一种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该阀体组件既能保证接管与阀体、阀座三者直接紧密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通换向阀的阀体组件,包括阀体(2),设于所述阀体(2)内的阀座(3),以及安装于所述阀体(2)、所述阀座(3)内的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管(1)的内端(11)与阀座的装配孔(31)形成紧密配合,所述接管(1)与所述阀体(2)对应的装配段与所述阀体的装配孔(21)形成过盈配合,所述内端(11)、所述装配段之间的部分与所述阀座的装配孔(31)形成间隙大于零的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制冷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