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用于流体管路、设备或机组的插接-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97699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7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流体管路、设备或机组的插接-连接系统(SV),其包含如壳体部件的第一耦合部件(1)以及沿着轴线(X-X)可插入第一耦合部件(1)的容纳孔口(3)中的如插头部件的第二耦合部件(2),其中在这两个耦合部件(1、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止动元件(4),该止动元件用来与另一耦合部件(2、1)的对应-止动元件(5)卡在一起,其中该止动元件(4)具有叉开面(AS),通过所述叉开面相对于对应-止动元件(5)的对应-叉开面(AGS)滑动,所述叉开面在安装力(FM)的作用下在插入一安装路径(sM)时引起止动元件(4)横向于轴线(X-X)以一叉开路径(sW)进行叉开运动。为了改善安装时的插接性能,建议,叉开面(AS)的面向对应-叉开面(AGS)中的轮廓(K)这样与对应-叉开面(AGS)的面向叉开面(AS)的对应-轮廓(GK)协调一致,即叉开路径(SW)在插入时根据安装路径(sM)非线性地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插接-连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用于流体管路、设备或机组的插接-连接系统,其包含第一耦合部件(如壳体部件)以及沿着轴线可插入第一耦合部件的容纳孔口中的第二耦合部件(如插头部件),其中在这两个耦合部件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止动元件,所述止动元件用来与另一耦合部件的对应-止动元件卡在一起,其中所述止动元件具有叉开面,当所述叉开面相对于所述对应-止动元件的对应-叉开面滑动的时候,所述叉开面在安装力的作用下在插入一安装路径时引起所述止动元件横向于轴线以一叉开路径进行叉开运动。
技术介绍
这种插接-连接系统以特殊的实施例从专利文献WO2006/018384A1已知。该文献描述了用于流体管路的插接连接器,其由两个可接插在一起的耦合部件构成,更确切地说,尤其是套筒部件和插头部件,其中插头部件借助插头柱能够紧密地插入套筒部件的容纳孔中并且在插入状态下通过闭锁装置可松脱地锁定,其中闭锁装置一方面包括两个耦合部件的两个外部的、径向的、法兰状的且在插入状态下轴向地在插入方向上相邻的止动接块,而另一方面包括至少一个止动部件,该止动部件借助至少一个在轴向剖面中呈C状的止动部段在轴向和径向形锁合地包围两个耦合部件的止动接块。该止动元件用来与对应-止动元件卡在一起在此形成在止动部件上,该止动部件也具有叉开面,而具有对应-叉开面的对应-止动元件通过套筒部件的止动接块构成。该叉开面和对应-叉开面分别构成为圆锥形,以使它们在接插时基本上全面地相互滑动。专利文献WO2006/018384A1尤其描述了一种技术方案,它能够在保持已知的闭锁原理的优点的情况下降低止动元件的损失危险并且简化安装,并且尤其还能够在只能在安装位置上提供小的空间的应用场合中使用。已知的耦合装置在实践中被证明以VOSS插接系统246为名在各种不同的应用场合。尤其在具有名称为VOSS246AX的插接系统的实施方式中能够实现快速安装,其优选可适用于连接燃油管路和机组。该系统的安装在此通过对已预安装有止动部件的插头部件进行插入来实现,在该止动部件中,其中插头部件的止动元件与壳体部件的对应-止动元件卡在一起。已表明,在进行各自的插接过程中的该安装时有时会出现不期望的高的插入力-最大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安装性能方面改善前述类型的插接-连接系统,其中尤其应完成一种系统,即通过该系统在保持已知系统的优点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在插接期间最大待使用的安装力,和/或在第二耦合部件在安装时经过的路径中使插入力尽量保持恒定。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一点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叉开面的面向对应-叉开面的轮廓这样与对应-叉开面的面向叉开面的对应-轮廓协调一致,即叉开路径在插入时根据安装路径非线性地改变,或者反过来,该对应-轮廓相应地与该轮廓协调一致。本专利技术的依据是,根据第二耦合部件在插入时经过的路径在插入时安装力的变化的众多试验的评估。通过这些试验已经获得了插入力与安装路径的相关性的特征性路线曲线,本专利技术以有利的方式在降低高的插入力-最大值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改变。这一点通过以下方式发生,即从叉开面的已知的仅仅呈圆锥形的形状以及相对于它滑动的对应-叉开面离开。通过叉开面和/或对应-叉开面的彼此协调一致的几何造型,叉开路径由此在插入时根据安装路径非线性地变化,尤其是在不同的安装阶段中在插入时至少部分地比例过大地、成比例地和/或程度不足地变化,所以与已知的插接-连接系统相比,能够在整个插入过程中使待用于安装的功更均匀地分布,这在安装力-安装路径-图表中以在插入力的路线曲线下方的几乎呈长方形的面积表示出来。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化的安装力-安装路径-特征中,尤其能够减小在插入期间出现的安装力-峰值的高度。此外还有利的是,可以缩短整个安装路径,这尤其有助于将所需的安装空间降至最小。由于至少在不同的安装阶段中的一个中(优选至少在主要安装阶段中)叉开面的轮廓能够这样与对应-轮廓协调一致,即叉开面的轮廓和对应-轮廓不是全面地相互贴靠,而只进行线状接触,但至少在相对于表面的整个尺寸来说非常细长的带中相互贴靠,所以能够有利地将在插入时出现的摩擦力降至最低。此外,通过本专利技术还能考虑复杂的因果关系,在引起安装力的试验时关注该因果关系。因此在引导流体的插接-连接系统中,第二耦合部件是插头部件,它沿着轴线借助插头柱可以紧密地插入第一耦合部件的容纳孔口中,并且为了实现密封沿圆周在两个耦合部件中的一个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凹口,在该凹口中设置有尤其由弹性体形成的环形密封件,安装力以及其它力也通过具有两个耦合部件的环形密封件的相互作用来确定,该相互作用是在安装期间的特定时刻开始的且随后继续存在的。这一点亦或插入通常在已知的插接-连接系统中引起插入力比例过大地上升,所述插入是指克服所谓的排出阻塞(Auslaufstopp),即例如克服设置在流体后面的阀门的弹力。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叉开面的轮廓根据与对应-叉开面的面向它的对应-轮廓协调一致,则能够有益地通过叉开路径的根据安装路径的相应的、起对抗作用的、非线性的变化来平衡额外的、与插入力作用相反的力的影响。为此,叉开面的轮廓和/或对应-轮廓也可由多个分别构造得不同的部段组成。在此可能的是,分别将逐段地和/或设置在整个表面上的、圆锥形的、凹形和/或凸形拱起的轮廓彼此组合起来:例如优选叉开面中的圆锥形对应于对应-叉开面中的凸形或者反过来,叉开面中的凸形对应于对应-叉开面中的凸形,叉开面中的凸形对应于对应-叉开面中的凹形或者反过来,或者叉开面中圆锥形部段与凸形部段组合一起对应于对应-叉开面中的圆锥形部段等等。这些部段之间的过渡在此形成得尤其稳定,因此不会引起所作用的力的突然变化。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的结构特征包含在从属权利要求以及以下说明书中。下面借助多个优选的实施例可以详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在主要组成部分的立体分解视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系统的一个优选示范性实施方式;图2在轴向剖面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系统在预安装状态下的另一优选的示范性实施方式;图3a和图3b同样在轴向剖面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系统的第三个优选的示范性实施方式,其一方面是在安装期间,另一方面是在已安装完成的状态下;图4在原理性的图表性的示图中示出了叉开路径与安装路径的相关性,用来将三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系统与两个不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系统进行比较;图5在比较的图表性的示图中示出了安装力与安装路径的相关性,用于两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系统与一个不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系统;图6在明显放大的纵向剖面图中以图3a中用VII标出的部分的细节图示出了不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系统的叉开面和对应-叉开面;图7至图10在与图6相像的视图中示出了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系统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叉开面和对应-叉开面;图11和图12在横截面视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插接-连接系统的止动部件的两个优选实施方式,这两个是在按图2的剖开线XI-XI剖开的视图。附图标记1SV的第一耦合部件、套筒部件2SV的第二耦合部件、插头部件31的容纳孔口440上的止动元件,其具有AS5对应-止动元件,其具有AGS、1上的止动接块62的插头柱76中的环形凹口86上的环形密封件9流体管路102的冲头119的壁板126上的止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尤其用于流体管路、设备或机组的插接-连接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尤其用于流体管路、设备或机组的插接‑连接系统(SV),其包含如壳体部件的第一耦合部件(1)以及沿着轴线(X—X)能够插入第一耦合部件(1)的容纳孔口(3)中的如插头部件的第二耦合部件(2),其中在这两个耦合部件(1、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止动元件(4),所述止动元件用来与另一耦合部件(2、1)的对应‑止动元件(5)卡在一起,其中所述止动元件(4)具有叉开面(AS),通过所述叉开面相对于所述对应‑止动元件(5)的对应‑叉开面(AGS)滑动,所述叉开面在安装力(FM)的作用下在插入一安装路径(sM)时引起所述止动元件(4)横向于轴线(X‑X)以一叉开路径(sW)进行叉开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开面(AS)的面向所述对应‑叉开面(AGS)的轮廓(K)这样与所述对应‑叉开面(AGS)的面向所述叉开面(AS)的对应‑轮廓(GK)协调一致,即所述叉开路径(SW)在插入时根据所述安装路径(sM)非线性地改变,或者反过来,所述对应‑轮廓(GK)相应地与所述轮廓(K)协调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3.15 DE 102012102191.01.一种插接-连接系统(SV),其包含第一耦合部件(1)以及沿着轴线(X—X)能够插入第一耦合部件(1)的容纳孔口(3)中的第二耦合部件(2),其中在所述第一耦合部件(1)和第二耦合部件(2)中的一个上设置有止动元件(4),所述止动元件用来与另一耦合部件的对应-止动元件(5)卡在一起,其中所述止动元件(4)具有叉开面(AS),通过所述叉开面相对于所述对应-止动元件(5)的对应-叉开面(AGS)滑动,所述叉开面在安装力(FM)的作用下在插入一安装路径(sM)时引起所述止动元件(4)横向于轴线(X-X)以一叉开路径(sW)进行叉开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开面(AS)的面向所述对应-叉开面(AGS)的轮廓(K)这样与所述对应-叉开面(AGS)的面向所述叉开面(AS)的对应-轮廓(GK)协调一致,即所述叉开路径(sW)在插入时根据所述安装路径(sM)非线性地改变,或者反过来,所述对应-轮廓(GK)相应地与所述轮廓(K)协调一致,在此,所述第二耦合部件(2)在插入时在主要安装阶段(PZ0、PZX)中所经过的安装路径(sM)比所述第二耦合部件(2)在起始安装阶段(PA0、PAX)中所经过的安装路径(sM)和/或在结束安装阶段(PE0、PEX)中所经过的安装路径(sM)大多倍,其中,在所述起始安装阶段(PA0、PAX)中的安装力(FM)基本上持续增长,在所述主要安装阶段(PZ0、PZX)中的安装力(FM)基本上达到稳定且与主要安装阶段的安装力的平均值的偏差不超过20%,并且在结束安装阶段(PE0、PEX)中的安装力(FM)基本上持续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接-连接系统(SV),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开面(AS)的所述轮廓(K)这样与所述对应-轮廓(GK)协调一致,即在开始进行插入的起始安装阶段(PA0、PAX)中借助所述安装路径(sM)的变化使所述叉开路径(sW)产生比例过大的变化。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连接系统(SV),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开面(AS)的所述轮廓(K)这样与所述对应-轮廓(GK)协调一致,即在插入的结束安装阶段(PE0、PEX)中借助所述安装路径(sM)的变化(ΔsM)使所述叉开路径(sW)产生成比例的或程度不足的变化(ΔsW)。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连接系统(SV),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开面(AS)的所述轮廓(K)这样与所述对应-轮廓(GK)协调一致,即在插入开始和结束之间的主要安装阶段(PZo、PZX)中借助所述安装路径(sM)的变化使所述叉开路径(sW)产生比例过大的、成比例的和/或程度不足的变化(ΔsW)。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连接系统(SV),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开面(AS)的所述轮廓(K)这样与所述对应-轮廓(GK)协调一致,即在所述主要安装阶段(PZ0、PZX)中的所述安装力(FM)与在所述主要安装阶段(PZ0、PZX)中的所述安装力(FM)的平均值的偏差不超过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接-连接系统(SV),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开面(AS)的所述轮廓(K)这样与所述对应-轮廓(GK)协调一致,即在所述主要安装阶段(PZ0、PZX)中的所述安装力(FM)与在所述主要安装阶段(PZ0、PZX)中的所述安装力(FM)的平均值的偏差不超过1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接-连接系统(SV),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开面(AS)的所述轮廓(K)这样与所述对应-轮廓(GK)协调一致,即在所述主要安装阶段(PZ0、PZX)中的所述安装力(FM)与在所述主要安装阶段(PZ0、PZX)中的所述安装力(FM)的平均值的偏差不超过10%。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连接系统(SV),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开面(AS)的所述轮廓(K)和/或所述对应-轮廓(GK)至少逐段地具有圆柱形或圆锥形的结构,其在横截面中对于其外罩面具有直线形的边界。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接-连接系统(SV),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开面(AS)的所述轮廓(K)和/或所述对应-轮廓(GK)至少逐段地具有截球形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赫姆安德烈亚斯·黑布
申请(专利权)人:福士汽车配套部件责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