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浅筋膜松解针,包括:操控杆、固定架和针体;所述操控杆内部为一中空结构,操控杆包括:针座,其表面上设置有透视窗,用于观察空腔内的积液;操作柄,设置在针座的上面,并且与针座垂直连接;位于针座的一端的操控杆插头,用于与固定架连接;位于针座的另一端的抽液口,以及与抽液口可拆卸地连接的保护帽;固定架内部为空心结构,包括:与操控杆插头卡接的操控杆插槽以及与针体配合连接的排液引流口;针体包括:针管、针尖以及套设在针管外的软管;其中,针管的一端与操控杆内部的中空结构连接,软管的一端与排液引流口连接。本浅筋膜松解针在皮下具直接排积液的功能,使用方便,医者操作得心应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浅筋膜松解针,包括:操控杆、固定架和针体;所述操控杆内部为一中空结构,操控杆包括:针座,其表面上设置有透视窗,用于观察空腔内的积液;操作柄,设置在针座的上面,并且与针座垂直连接;位于针座的一端的操控杆插头,用于与固定架连接;位于针座的另一端的抽液口,以及与抽液口可拆卸地连接的保护帽;固定架内部为空心结构,包括:与操控杆插头卡接的操控杆插槽以及与针体配合连接的排液引流口;针体包括:针管、针尖以及套设在针管外的软管;其中,针管的一端与操控杆内部的中空结构连接,软管的一端与排液引流口连接。本浅筋膜松解针在皮下具直接排积液的功能,使用方便,医者操作得心应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专利说明】一种浅筋膜松解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浅筋膜松解针。
技术介绍
现有浮针手柄圆形,不利操作,圆形固定困难,容易使针柄移位,引发留针后疼痛,增加患者痛苦,给医生操作带来不便,而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浮针不利于操作且功能单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浅筋膜松解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浅筋膜松解针,所述浅筋膜松解针包括:操控杆、固定架和针体,所述操控杆设置在固定架的一端,所述针体设置在固定架的另一端,其中, 所述操控杆内部为一中空结构,所述操控杆包括:针座,所述针座表面上设置有透视窗,用于观察空腔内的积液;操作柄,设置在所述针座的上面,并且与所述针座垂直连接;位于所述针座的一端的操控杆插头,用于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位于所述针座的另一端的抽液口,以及与所述抽液口可拆卸地连接的保护帽; 所述固定架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固定架包括:用于与所述操控杆插头配合卡接的操控杆插槽以及用于与所述针体配合连接的排液弓I流口; 所述针体包括:针管、针尖以及套设在所述针管外部的软管; 其中,所述针管的一端与所述操控杆内部的中空结构连接,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液引流口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固定架。 可选地,所述针尖斜切面向上方向与所述操作柄的方向一致,与所述固定架的方向平行。 可选地,所述操控杆的形状为圆柱体形。 可选地,所述操作柄是扇形形状。 可选地,所述抽液口与所述保护帽通过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软管外露于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套有保护套管。 可选地,所述保护套管由塑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针管的直径为1.0?1.6mm,所述保护套管的直径为4.0?5.6mm。 可选地,所述固定架的材料为柔性材料。 可选地,所述固定架的厚度为3.0?4.0mm。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浅筋膜松解针,操控杆上面设有操作柄,便于使用,操作方便灵活;操控杆上面有透视窗,以观察排出液体,掌握针尖处于腔内位置;操控杆的一端设有抽液口,用于与注射器配合以抽取空腔内的积液;固定架内部设有槽型排液引流口,槽型排液引流口与软管相连接,且槽型引流口横截面积大,利于积液排除;术后软管留置于皮下,使用该浅筋膜松解针进行手术后留针没有疼痛,具松解、排液、引流三重之功效,达灵活多用之目的。 进一步地,操作板设计成扇形,即便在狭窄的人体表面也能轻松施术。 进一步地,固定架由柔性材料制造而成,便于固定,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其柔软性,不会引起患者的不适。 进一步地,该浅筋膜松解针的抽液口外部设有保护帽,在不使用该松解针时,保护帽位于操控杆的一端,可以避免抽液口受到污染,起到防尘的作用。 进一步地,该浅筋膜松解针的针体外部设置有保护套管,在不使用该松解针时,保护套管可以很好的保护针体。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浅筋膜松解针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浅筋膜松解针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以及 图3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浅筋膜松解针的固定架的主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1、操控杆;101、操控杆插头;102、针座;2、软管;3、抽液口 ; 4、保护帽;5、透视窗;6、操作柄;7、固定架;701、操控杆插槽;702、排液引流口 ;8、针管;9、针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浅筋膜松解针,包括: 操控杆1、固定架7和针体,所述操控杆I设置在固定架7的一端,所述针体固定在所述固定架7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操控杆I内部为一中空结构,所述操控杆I包括:针座102,所述针座102表面上设置有透视窗5,用于观察空腔内的积液,掌握针尖9处于腔内位置;操作柄6,设置在所述针座102的上面,并且与所述针座102垂直连接;位于所述针座102的一端的操控杆插头101,用于与所述固定架7连接;位于所述针座102的另一端的抽液口 3,以及与所述抽液口 3可拆卸地连接的保护帽4,在不使用该浅筋膜松解针的时候,保护帽4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 所述固定架7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固定架7包括:用于与所述操控杆插头101配合卡接的操控杆插槽701以及用于与所述针体配合连接的排液引流口 702 ; 所述针体包括:针管8、针尖9以及套设在所述针管8外部的软管2 ; 其中,所述针管8与所述操控杆I内部的中空结构连接,所述软管2的一端与所述排液引流口 702连接,所述软管2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固定架7。 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浅筋膜松解针,针座102上面设有操作柄6,便于使用,操作方便灵活;针座102上面有透视窗5,以观察排出液体,掌握针尖9处于腔内位置;针座102的一端设有抽液口 3,用于与注射器配合以抽取空腔内的积液;固定架7内部设有槽型排液引流口 702,排液引流口 702与软管2相连接,且排液引流口 702横截面积大,利于积液排除;术后软管2留置于皮下,使用该浅筋膜松解针进行手术后留针没有疼痛,具松解、排液、引流三重之功效,达灵活多用之目的。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针尖9斜切面向上方向与所述操作柄I的方向一致,与所述固定架7的方向平行。 继续参见图1,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操控杆I的形状为圆柱体形,便于人手握持该浅筋膜松解针进行操作。 所述操作柄6的形状可以是扇形形状,以增大人手与针体的接触面积,便于使用,操作方便灵活,即便在狭窄的人体表面也能轻松施术。当然可以理解是,所述操作柄6也可以是椭圆形、长方形等形状。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为避免抽液口 3受到污染,所述抽液口与保护帽4可通过螺纹连接。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抽液口 3也可与所述保护帽4通过卡接的方式连接。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管8外套有保护套管,在不使用该浅筋膜松解针时,保护套管可以很好的保护针体。可选地,所述针管的直径为1.0?1.6_,所述保护套管的直径为4.0?5.6_。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并不限定针管8及保护套管的直径的具体数值。 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套管由塑料制成。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保护套管也可以是由柔性的橡胶等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筋膜松解针,其特征在于,包括:操控杆、固定架和针体,所述操控杆设置在固定架的一端,所述针体设置在固定架的另一端,其中,所述操控杆内部为一中空结构,所述操控杆包括:针座,所述针座表面上设置有透视窗,用于观察空腔内的积液;操作柄,设置在所述针座的上面,并且与所述针座垂直连接;位于所述针座的一端的操控杆插头,用于与所述固定架连接;位于所述针座的另一端的抽液口,以及与所述抽液口可拆卸地连接的保护帽;所述固定架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固定架包括:用于与所述操控杆插头配合卡接的操控杆插槽以及用于与所述针体配合连接的排液引流口;所述针体包括:针管、针尖以及套设在所述针管外部的软管;其中,所述针管的一端与所述操控杆内部的中空结构连接,所述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排液引流口连接,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外露于所述固定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学臣,
申请(专利权)人:殷学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