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895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7:37
一种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它包括顶针、上固定板、连杆、浮动板和下固定板,所述的顶针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的上端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连杆的下端与浮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固定板上设有下导向杆,所述的浮动板上设有与下导向杆滑动连接的第一通孔,且下导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位于浮动板与下固定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顶出时,同时在网面部分和原先的其他部分同时顶出,则网面不易出现破损的情况,成品率也就相对较高,进而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再者顶针的顶出依靠的是弹簧的回复力,力量较均匀,结构较简单,为纯机械结构使用可靠性较好,则不易出现将网面顶破的情况,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它包括顶针、上固定板、连杆、浮动板和下固定板,所述的顶针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的上端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连杆的下端与浮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固定板上设有下导向杆,所述的浮动板上设有与下导向杆滑动连接的第一通孔,且下导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位于浮动板与下固定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顶出时,同时在网面部分和原先的其他部分同时顶出,则网面不易出现破损的情况,成品率也就相对较高,进而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再者顶针的顶出依靠的是弹簧的回复力,力量较均匀,结构较简单,为纯机械结构使用可靠性较好,则不易出现将网面顶破的情况,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成品率。【专利说明】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
本技术属于模具顶出机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门板上局部位置设有喇叭网,通常喇叭网通过注塑成型,产品的背面设有网状的加强筋,且加强筋的网孔为六边形结构,而由于喇叭网上的网孔较多,产品的厚度较薄,且顶杆分布在喇叭网的边缘位置上,产品的抱紧力较大,则在脱模时产品的网面容易出现破损的情况,使得产品的成品率较低,进而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产品成品率,顶针不易弯曲及使用稳定性较好的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 本技术为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它包括顶针、上固定板、连杆、浮动板和下固定板,所述的顶针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的上端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连杆的下端与浮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固定板上设有下导向杆,所述的浮动板上设有与下导向杆滑动连接的第一通孔,且下导向杆上套接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位于浮动板与下固定板之间。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顶出机构针对喇叭网的网面,顶针是顶在网状加强筋的节点上,则在顶出时,同时在网面部分和原先的其他部分同时顶出,则网面不易出现破损的情况,成品率也就相对较高,进而可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再者顶针的顶出依靠的是弹簧的回复力,力量较均匀,结构较简单,为纯机械结构使用可靠性较好,则不易出现将网面顶破的情况,可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成品率。因此本技术具有可提高产品成品率及使用稳定性较好的特点。 作为改进,所述的下固定板的上端面设有对浮动板下限位的支撑柱;则防止浮动板下行时将弹簧压缩超过极限位置,而导致弹簧失效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稳定性。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通孔中设有第一直线轴承,所述的下导向杆与第一直线轴承套接;则直线轴承设置后,使得浮动板的滑动更加顺畅,且稳定性和方向性也更好,进而保证顶针的顶出效率及运动的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顶针出现变形或弯曲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稳定性。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的第二通孔中设有第二直线轴承,所述的第二直线轴承内套接有上导向杆;则直线轴承设置后,使得上固定板的移动时更加顺畅,且稳定性和方向性也更好,进而保证顶针的顶出效率及运动的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顶针出现变形或弯曲的情况,可再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使用可靠性和使用稳定性。 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固定板分为压板和基板,所述的第二通孔贯穿压板和基板,所述的基板上端面上设有与顶针一一对应的沉孔,顶针的下端设有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的直径大于顶针的直径且限位柱的直径等于沉孔的孔径,所述的限位柱的轴线与顶针的轴线在同一直线上,且限位柱的轴向长度等于沉孔的深度,所述的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基板的上端面上,且压板上设有供顶针穿过的第三通孔,所述的第三通孔的孔径大于顶针的直径且小于沉孔的孔径;则这样设置后,只需将压板拆卸后,即可将顶针拿出进行维护,且压板装上后即可起到对顶针的固定和限位的作用,安装和维护较简便,可提高安装和维护效率,并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不需要单独针对顶针的固定机构,结构较简单,零部件较少,制备成本也就较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技术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顶针,2、上固定板,2.1、压板,2.2、基板,3、连杆,4、浮动板,5、下固定板,6、下导向杆,7、第一通孔,8、弹簧,9、支撑柱,10、第一直线轴承,11、第二通孔,12、第二直线轴承,13、上导向杆,14、第三通孔、15、下模板,16、内凹,17、模座,18、第四通孔,19、顶板,20、第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提供一种如下结构的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它包括顶针1、上固定板2、连杆3、浮动板4和下固定板5,一般为了安装时的定位,下固定板5为“D”字型结构,至少设置有二根顶针I (本例为十一根,也可为三根、四根、六根、十根、十三根或十五根等等),顶针I沿网面均布,所述的顶针I与上固定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3的上端与上固定板2固定连接,连杆3的下端与浮动板4固定连接,为了保证上固定板2运动的稳定性,连杆3设有四根,四根连杆3相互平行,且四根连杆3呈四边形分布;所述的下固定板5上设有下导向杆6,为了使浮动板4运动的稳定性更好,一般下导向杆6设有四根,四根下导向杆6相互平行,且四根下导向杆6呈四边形分布,对应的浮动板4上设有四个第一通孔7,且弹簧8也为四根,弹簧8作为推动浮动板4向上运动的驱动力;所述的浮动板4上设有与下导向杆6滑动连接的第一通孔7,且下导向杆6上套接有弹簧8,所述的弹簧8位于浮动板4与下固定板5之间;顶针I上端的直径小于顶针I下端的直径,由于顶针I的上端面需要顶在喇叭网加强筋的节点上,节点相对较小,使得顶针I的上端面也相对较小,则分两段不同的直径设置后顶针I的整体强度较大,使用时不易出现弯曲变形的情况;模具的下模板15上设有用于容置上固定板2的内凹16,上导向杆13上端与内凹16的底面连接;模具的模座17上设有容置下固定板5和浮动板4的第四通孔18,第四通孔18为台阶孔,下固定板5固定在第四通孔18中孔径较大的孔中,浮动板4滑动连接在第四通孔18中孔径较小的孔中;模具的模座17的顶板19位于模座17与下模板15之间,且顶板19上设有供连杆3穿过的第五通孔20,浮动板4的上端面与顶板19的下端面贴合,顶板19的下端面还设有容置下导向杆6上端的沉孔,当顶板19位于下极限位置时,下浮动板4也位于下极限位置,此时上固定板2的上端面与内凹16之间的间距为6?14mm(本例为1mm,也可为6mm、7mm、9mm、11mm、12_或14_等等);则合模时,在顶板19的作用下浮动板4位于下极限位置;开模后,顶出时,顶板19向上移动,此时在弹簧8回复力的作用下浮动板4也向上运动,使得顶针I与模具原有的顶出机构同时对产品起到顶出的作用,在浮动板4向上移动1mm后,上固定板2与内凹16的底面抵合,随着顶板19继续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喇叭网孔产品模具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针(1)、上固定板(2)、连杆(3)、浮动板(4)和下固定板(5),所述的顶针(1)与上固定板(2)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杆(3)的上端与上固定板(2)固定连接,连杆(3)的下端与浮动板(4)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固定板(5)上设有下导向杆(6),所述的浮动板(4)上设有与下导向杆(6)滑动连接的第一通孔(7),且下导向杆(6)上套接有弹簧(8),所述的弹簧(8)位于浮动板(4)与下固定板(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龙张湖王文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