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8681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6:32
一种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包括采用轻量化材料制造的壳体、壳体内的光学组件、样品搭载台以及LED照明光源,壳体以可拆卸方式联接至搭载智能终端的数码相机附接面,且数码相机与光学组件光路内对齐,所述的LED照明光源和光学组件分别设置在样品搭载台两侧形成Epi透射照明,所述的光学组件为全反射镜包括以显微光路设置的目镜和空气镜物镜,通过目镜、物镜对样品搭载台上的样品显微成像于数码相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于搭载智能终端的数码相机上,可利用智能终端优秀的数码相机并与互联网高速连接,从而实现可随身携带使用,让移动显微镜成为现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包括采用轻量化材料制造的壳体、壳体内的光学组件、样品搭载台以及LED照明光源,壳体以可拆卸方式联接至搭载智能终端的数码相机附接面,且数码相机与光学组件光路内对齐,所述的LED照明光源和光学组件分别设置在样品搭载台两侧形成Epi透射照明,所述的光学组件为全反射镜包括以显微光路设置的目镜和空气镜物镜,通过目镜、物镜对样品搭载台上的样品显微成像于数码相机。本技术设置于搭载智能终端的数码相机上,可利用智能终端优秀的数码相机并与互联网高速连接,从而实现可随身携带使用,让移动显微镜成为现实。【专利说明】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成像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微型显微成像平台。
技术介绍
光学显微镜是一组光学镜头组成的放大成像系统,传统光学显微镜尤其是医院用于诊断目的的显微镜,其体积庞大,不方便移动,且一般不具有图像记录功能,图像记录功能往往需要围绕显微镜的设计来附加CCD相机,并通过外界电脑实现拍照、存储和与互联网连接,从而造成整个系统重达几十公斤,完全不能适应移动医疗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随身携带使用的显微成像平台,其能与智能移动终端相结合,实现移动医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包括采用轻量化材料制造的壳体、壳体内的光学组件、样品搭载台以及LED照明光源,壳体以可拆卸方式联接至搭载智能终端的数码相机附接面,且数码相机与光学组件光路内对齐,所述的LED照明光源和光学组件分别设置在样品搭载台两侧形成Epi透射照明,所述的光学组件为全反射镜包括以显微光路设置的目镜和空气镜物镜,通过目镜、物镜对样品搭载台上的样品显微成像于数码相机。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物镜带有纳米颗粒,以增加物镜的数值孔径。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物镜为柱状透镜,其设置于可弯曲拓展的光学纤维尾部探头中,光学纤维联接于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上,实现笔触式显微成像。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一激发滤镜,所述的LED照明光源经激发滤镜为样品提供荧光照明。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显微光路为全反射镜折返成像光路。 采用上述方案的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设置于搭载智能终端的数码相机上,可利用智能终端优秀的数码相机并与互联网高速连接,从而实现可随身携带使用,让移动显微镜成为现实。在实际应用中,通过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和智能终端,还能够实时上传显微图像,实现远程诊断功能。再者本技术结构合理、成像清晰、平台轻量、操作简便,可满足于基本医疗应用以及民用检测所要求达到的成像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显微光路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带荧光激发功能的显微光路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的第一种实施例,包括采用轻量化材料塑料制造的壳体A、壳体A内的光学组件B、样品搭载台C以及LED照明光源D,壳体A以可拆卸方式联接至搭载智能终端的数码相机E附接面,且数码相机E与光学组件B光路内对齐,所述的LED照明光源D和光学组件B分别设置在样品搭载台两侧形成Epi透射照明,所述的光学组件B为全反射镜包括以全反射镜折返成像光路设置的目镜BI和空气镜物镜B2,全反射镜折返成像光路能缩小空间占位,为本技术体积缩小化实现便携式提供原理基础。本实施例的物镜B2带有纳米颗粒,以增加物镜B2的数值孔径。本技术采用了低压微电子产品LED照明光源D,其具有寿命长、发热低、小型化、防潮、抗震动、外形尺寸灵活、可编程升级等优点,且其光色纯正可以发出光谱较窄的单色光,为如图3所示的荧光成像激发提供基础。图3为带有荧光激发功能的LED照明光源D示意图,所述的LED照明光源D经一激发滤镜Dl为样品提供亮度足够且均匀的荧光物面照明。样品在LED照明光源D照明下,通过目镜B1、物镜B2对样品搭载台C上的样品显微成像于数码相机,利用智能终端对用户病情资料及时收集,并通过智能终端与互联网高效对接,让远在千里之外的医护人员提供快速诊断和治疗,或与提供移动医疗在线诊断的网站合作,实现用户样品图像、视频的高速传输和分享,真正实现病人与医生的远距离实时沟通。 为使本技术不仅能对固定生物样本进行观测,还能对人体局部如眼睛、口腔、皮肤等部位进行观察记录,设计了如图4所示的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在第一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引入了医用内窥镜的设计原理,通过可弯曲拓展的光学纤维F来连接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与远端观察的探头,并采用设置于可弯曲拓展的光学纤维F尾部探头Fl中的柱状透镜来替代物镜B2的作用,以提高成像质量,通过高自由度的观察方式笔触式实现显微成像。【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轻量化材料制造的壳体(A)、壳体(A)内的光学组件(B)、样品搭载台(C)以及LED照明光源(D),壳体㈧以可拆卸方式联接至搭载智能终端的数码相机(E)附接面,且数码相机(E)与光学组件(B)光路内对齐,所述的LED照明光源⑶和光学组件⑶分别设置在样品搭载台两侧形成Epi透射照明,所述的光学组件(B)为全反射镜包括以显微光路设置的目镜(BI)和空气镜物镜(B2),通过目镜(BI)、物镜(B2)对样品搭载台(C)上的样品显微成像于数码相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镜(B2)带有纳米颗粒,以增加物镜(B2)的数值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物镜(B2)为柱状透镜,其设置于可弯曲拓展的光学纤维(F)尾部探头中,光学纤维(F)联接于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上,实现笔触式显微成像。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激发滤镜(Dl),所述的LED照明光源(D)经激发滤镜(Dl)为样品提供荧光照明。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激发滤镜(Dl),所述的LED照明光源(D)经激发滤镜(Dl)为样品提供荧光照明。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微光路为全反射镜折返成像光路。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微光路为全反射镜折返成像光路。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微光路为全反射镜折返成像光路。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微光路为全反射镜折返成像光路。【文档编号】G02B21/36GK203965722SQ201420401151【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8日 【专利技术者】白凡, 张利剑, 陈晓曦 申请人:温州彼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显微成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轻量化材料制造的壳体(A)、壳体(A)内的光学组件(B)、样品搭载台(C)以及LED照明光源(D),壳体(A)以可拆卸方式联接至搭载智能终端的数码相机(E)附接面,且数码相机(E)与光学组件(B)光路内对齐,所述的LED照明光源(D)和光学组件(B)分别设置在样品搭载台两侧形成Epi透射照明,所述的光学组件(B)为全反射镜包括以显微光路设置的目镜(B1)和空气镜物镜(B2),通过目镜(B1)、物镜(B2)对样品搭载台(C)上的样品显微成像于数码相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凡张利剑陈晓曦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彼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