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8308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包括上隔震块(11)、下隔震块(12)和套管(13),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的中央分别开有通孔,套管(13)插入通孔内将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上隔震块(11)是一扁平的盘状结构,下隔震块(12)是一柱状结构。上隔震块(11)是一圆盘状结构,圆盘状结构的中央开有通孔,圆盘状结构的上表面上围绕通孔周围设置有上环形凸台(111),上环形凸台(1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中空的圆锥台结构(113)。下隔震块(12)是一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中央开有通孔,圆柱形结构的外圆柱面上开有弧形槽(121),弧形槽(121)周向连续分布在圆柱形结构的外圆柱面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包括上隔震块(11)、下隔震块(12)和套管(13),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的中央分别开有通孔,套管(13)插入通孔内将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上隔震块(11)是一扁平的盘状结构,下隔震块(12)是一柱状结构。上隔震块(11)是一圆盘状结构,圆盘状结构的中央开有通孔,圆盘状结构的上表面上围绕通孔周围设置有上环形凸台(111),上环形凸台(1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中空的圆锥台结构(113)。下隔震块(12)是一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中央开有通孔,圆柱形结构的外圆柱面上开有弧形槽(121),弧形槽(121)周向连续分布在圆柱形结构的外圆柱面上。【专利说明】 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底盘悬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底盘悬架领域仍多采用对称结构的隔震块,即上下两块隔震块结构相同、可以互换,这种设计结构简单,方便装配和管理,但无法满足隔震块上下两处的不同工况要求,使得上端隔震块不能很好的缓冲车身钣金受到的反弹冲击力,下端隔震块不能很好的满足操稳和舒适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其解决了传统对称式的隔震块无法满足隔震块上下两处的不同工况要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包括上隔震块(11)、下隔震块(12)和套管(13),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的中央分别开有通孔,套管(13)插入通孔内将上隔震块 和下隔震块(12)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上隔震块(11)是一扁平的盘状结构,下隔震块(12)是一柱状结构。 进一步,上隔震块(11)是一圆盘状结构,圆盘状结构的中央开有通孔,圆盘状结构的上表面上围绕通孔周围设置有上环形凸台(111),上环形凸台(1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中空的圆锥台结构(113)。 进一步,圆锥台结构(113)的外圆锥面上还均布有纵向的凹槽结构(114)。 进一步,凹槽结构(114)槽底和圆锥台结构(113)中央的通孔径向贯通。 进一步,下隔震块(12)是一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的中央开有通孔,圆柱形结构的外圆柱面上开有弧形槽(121),弧形槽(121)周向连续分布在圆柱形结构的外圆柱面上。 进一步,下隔震块(12)圆柱形结构的上下表面上围绕通孔周围分别设置有环形凸台(122)。 进一步,上隔震块(11)圆盘状结构的下表面上围绕通孔周围还设置有下环形凸台(112),下环形凸台(112)和下隔震块(12)圆柱形结构上表面的环形凸台(122)尺寸一致以配合工作。 进一步,下隔震块(12)圆柱形结构的上下表面上环形凸台(122)的周围分别开有环形凹槽(A),上隔震块(11)圆盘状结构的下表面上下环形凸台(112)周围开有环形凹槽(A)。 进一步,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的材质均是橡胶,上隔震块(11)的硬度比下隔震块(12)的硬度低。 该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本技术改变了传统对称式的隔震块布置,采用上下不同结构和性能的橡胶块设计,来分别满足上下两种环境对隔振块总成的性能要求,更好的满足车辆的舒适型和操稳性需求。 (2)本技术中上隔震块采用扁平的圆盘状结构,从而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对车身的应力,从而达到缓冲和吸收冲击能的目的,改善车身钣金受力情况。 (3)本技术中上隔震块圆盘状结构上设置了圆锥台结构,圆锥台结构的圆锥面上均布有凹槽结构,进一步增加了上隔震块的变形量,进一步达到缓冲和吸收冲击能的目的,改善车身钣金受力情况。 (4)本技术中下隔震块采用厚实的圆柱形结构,在结构上能尽量同时满足操稳响应快和乘坐舒适好的要求,而且在圆柱形橡胶件的外圆柱面上开弧形槽的设计方式加强了此目的。 (5)本技术中,下隔震块的橡胶材质要比上隔震块的橡胶材质硬,既满足了上隔震块变形量要大、减少伸张阻尼力对车身的冲击的要求,又满足了下隔震块要保证操稳响应、舒适性和对压缩阻尼力的响应灵敏的要求。 (6)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的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图1的剖视图; 图3:本技术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总成的爆炸图; 图4:本技术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总成的工作示意图; 图5:本技术上隔振块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I—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总成;11—上隔震块;111—上环形凸台;112—下环形凸台;113—圆锥台结构;114一凹槽结构;12—下隔震块;121—弧形槽;122—环形凸台;A—环形凹槽;13—套管;2—碗型垫片;3 —缓冲块;4一防尘罩;5—减震器;6—大垫片;7—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5示出了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包括上隔震块11、下隔震块12和套管13。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的中央分别开有通孔,套管13插入通孔内将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连接在一起。上隔震块11是一圆盘状结构,圆盘状结构的中央开有通孔,圆盘状结构的上下表面上围绕通孔周围分别设置有上环形凸台111和下环形凸台112。上环形凸台1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一中空的圆锥台结构113,上环形凸台111、下环形凸台112、圆锥台结构113和圆盘状结构同轴线并且上环形凸台111、下环形凸台112、圆锥台结构113和圆盘状结构中央的通孔贯通且直径相同。圆锥台结构113的外圆锥面上还均布有凹槽结构114,凹槽结构114纵向设置在圆锥台结构113的外圆锥面上,凹槽结构114槽底和圆锥台结构113中央的通孔径向贯通,如图5所示。下隔震块12是一圆柱形结构,圆柱形结构中央开通孔,圆柱形结构的上下表面上围绕通孔周围分别设置有环形凸台122,圆柱形结构的外圆柱面上开有弧形槽121,弧形槽121周向连续分布在圆柱形结构的外圆柱面上。下环形凸台112和下隔震块12上表面的环形凸台122尺寸一致,二者配合工作,因为上隔振块11和下隔振块12之间是车身钣金,凸台的作用是抵消钣金厚度,使上下隔振块在安装时就能接触,用螺栓螺母打紧后能通过凸台的变形挤压,使上下隔振块形成一体,在正常工作时不出现相对转动。下隔震块12圆柱形结构的上下表面上环形凸台122的周围分别开有环形凹槽A,上隔震块11圆盘状结构的下表面上下环形凸台112周围开有环形凹槽A,当在用螺母打紧后,上凸台112和下凸台122会因为橡胶挤压变形,向外膨胀,凹槽A提供橡胶膨胀变形的空间,避免过度挤压产生损坏。 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的材质均为橡胶,上隔震块11位于车身钣金上方,上隔震块11的结构要尽量扁平,从而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车身的应力,在硬度上尽量低,增加橡胶变形量,达到缓冲和吸收冲击能的目的,改善车身钣金受力情况,故本实施例中,上隔震块11采用圆盘状结构,并且圆盘状结构上的圆锥台结构113的圆锥面上均布有凹槽结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对称结构的隔振块装置,包括上隔震块(11)、下隔震块(12)和套管(13),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的中央分别开有通孔,套管(13)插入通孔内将上隔震块(11)和下隔震块(12)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上隔震块(11)是一扁平的盘状结构,下隔震块(12)是一柱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旭潘超然杜宏艳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