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7105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包括锥柄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锥柄上的锥度测量部,所述锥度测量部靠近锥柄一端为最大测量端,远离锥柄一端为最小测量端;所述锥度测量部包括测量臂中心轴及若干个沿测量臂中心轴表面均布设置的测量臂,且所述若干个测量臂的测量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使用该锥度塞规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进而大幅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包括锥柄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锥柄上的锥度测量部,所述锥度测量部靠近锥柄一端为最大测量端,远离锥柄一端为最小测量端;所述锥度测量部包括测量臂中心轴及若干个沿测量臂中心轴表面均布设置的测量臂,且所述若干个测量臂的测量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使用该锥度塞规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进而大幅提高检测效率。【专利说明】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测量工具,具体地说是一种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
技术介绍
锥孔零件在制造过程中其圆锥直径、角度大小均会产生误差,其中圆锥直径的误差将影响锥体结合时基面距离的变动、圆锥角度的误差将影响锥体结合性质。为使锥孔零件与其相配锥体零件的准确结合,对锥孔零件的圆锥直径与角度误差需作检查。 在以往的加工及检测过程中,对于圆锥角2α <30°的锥孔零件的检测通常是通过设计专用塞规来测量其圆锥直径的误差,根据被测锥孔零件的端面是否处于塞规的两个极限之间来判别其直径是否符合要求;通过着色法(即塞规与被测锥孔零件相互着色研合来检查)来测量圆锥角度误差。 通过实践经验,当被测锥孔零件较大时,所设计的专用塞规质量比较重,如果不进行减重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较大,且不易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使用该锥度塞规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进而大幅提高检测效率。 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特征在于:包括锥柄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锥柄上的锥度测量部,所述锥度测量部靠近锥柄一端为最大测量端,远离锥柄一端为最小测量端;所述锥度测量部包括测量臂中心轴及若干个沿测量臂中心轴表面均布设置的测量臂,且所述若干个测量臂的测量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量臂中心轴上均布设置有四个测量臂。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柄连接于锥度测量部的测量臂中心轴端部。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测量臂一体连接于所述测量臂中心轴上。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度测量部后端形成有凹槽。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针对现有锥度塞规在测量大尺寸零件时,存在的重量较重而导致作业人员操作困难、费时耗力的问题而专门设计,经实践应用后发现本产品检测更方便、更具操作性。本产品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一、可有效地降低操作人员与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方便;二、本产品延续了原有锥体量规的设计原理和检验模式,测量方式有据可依,检测结果能够得到有效验证;三、本产品还可以有效节省原材料,给生产企业节约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包括锥柄1、锥度测量部2、最大测量端2-1、最小测量端2_2、测量臂2-3、测量臂中心轴2-4及凹槽3等。 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包括锥柄I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锥柄I上的锥度测量部2,所述锥度测量部2靠近锥柄I 一端为最大测量端2-1,远离锥柄I 一端为最小测量端2-2 ;所述锥度测量部2包括测量臂中心轴2-4及若干个沿测量臂中心轴2-4表面均布设置的测量臂2-3,且所述若干个测量臂2-3的测量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由于测量臂2-3的测量面位于同一测量平面上,这样就可以确保在进行锥孔测量时,各个测量臂2-3的各个测量面可以较好地贴合于锥孔内壁。 如图2所示,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测量臂中心轴2-4上均布设置有四个测量臂2-3。 所述锥柄I连接于锥度测量部2的测量臂中心轴2-4端部,通过操作锥柄I可以方便、快捷地调节锥度测量部2沿待测锥孔的进出。 所述测量臂2-3 —体连接于所述测量臂中心轴2-4上。在生产实践中,锥度测量部2可以通过铸造方式,整体成型,实现测量臂2-3与测量臂中心轴2-4的一体连接。 所述锥度测量部2后端形成有凹槽3,设置凹槽3的目的是给锥度塞规的操作提供较大的空间。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采用“涂色法”,在本专利技术锥度塞规4等分的外圆周上沿素线方向涂4条红丹油显示剂,涂层厚度不超过5 μ m、宽约5_,然后缓缓放入待测工件的锥孔内,使之紧密接触并轻轻对研,将锥度塞规单向旋转不大于45°后取出,观察锥度塞规上被擦掉的涂色或工件上着色的面积和位置来判断圆锥角度误差与形状误差是否符合要求,并通过工件锥孔的端面是否落在塞规上距离为m的两刻线之间来判定锥孔直径是否符合要求。【权利要求】1.一种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其特征在于:包括锥柄(I)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锥柄(I)上的锥度测量部(2),所述锥度测量部(2)靠近锥柄(I) 一端为最大测量端(2-1),远离锥柄(O 一端为最小测量端(2-2);所述锥度测量部(2)包括测量臂中心轴(2-4)及若干个沿测量臂中心轴(2-4)表面均布设置的测量臂(2-3),且所述若干个测量臂(2-3)的测量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臂中心轴(2-4)上均布设置有四个测量臂(2-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柄(I)连接于锥度测量部(2)的测量臂中心轴(2-4)端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臂(2-3)—体连接于所述测量臂中心轴(2-4)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度测量部(2)后端形成有凹槽(3)。【文档编号】G01B5/20GK104165559SQ201410410189【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9日 【专利技术者】王建梅, 沈文嬿 申请人:无锡创明传动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孔检测用锥度塞规,其特征在于:包括锥柄(1)及固定连接于所述锥柄(1)上的锥度测量部(2),所述锥度测量部(2)靠近锥柄(1)一端为最大测量端(2‑1),远离锥柄(1)一端为最小测量端(2‑2);所述锥度测量部(2)包括测量臂中心轴(2‑4)及若干个沿测量臂中心轴(2‑4)表面均布设置的测量臂(2‑3),且所述若干个测量臂(2‑3)的测量面位于同一圆锥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梅沈文嬿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创明传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