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雄专利>正文

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77073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包括:可更换的加热头和手持部分,其中所述加热头包括陶瓷外罩以及收容于陶瓷外罩内的电磁线圈;所述手持部分包括手柄以及设于手柄上方的腔体,所述加热头固定于所述腔体前方;所述腔体前端设有第一屏蔽网设于所述加热头与所述腔体之间;所述腔体内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屏蔽网的后方;所述腔体内位于所述散热器后方还设有控制电路板与显示屏;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腔体的后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腔体内与所述进风口相邻处设有风扇;所述手柄上设有扳扣;所述扳扣开关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路的开与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持电磁加热器便携且形式多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包括:可更换的加热头和手持部分,其中所述加热头包括陶瓷外罩以及收容于陶瓷外罩内的电磁线圈;所述手持部分包括手柄以及设于手柄上方的腔体,所述加热头固定于所述腔体前方;所述腔体前端设有第一屏蔽网设于所述加热头与所述腔体之间;所述腔体内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屏蔽网的后方;所述腔体内位于所述散热器后方还设有控制电路板与显示屏;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腔体的后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腔体内与所述进风口相邻处设有风扇;所述手柄上设有扳扣;所述扳扣开关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路的开与关。本技术手持电磁加热器便携且形式多变。【专利说明】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机电加热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
技术介绍
加热和焊接是工业以及生产领域中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例如塑料橡胶行业,如塑料吹膜机、拉丝机或注塑机等,医药行业,能源和食品行业等。而电磁式加热又是历年来较受亲睐的加热方式,由于普通加热圈加热方式通常为接触式热传递加热方式,热利用率低,只有其耗能的30% -70%才转换为工作热能,由于加热同时有冷却惯性现象存在,如果加热不及时,在散热的作用下,就会延长加热时间,而电磁感应加热可以采用非接触式电磁感应加热,直接把热做用在工件上,省去了热传递的热损耗,所以升温迅速高效。但是现有的电磁感应加热在工业领域使用时,通常都是与设备绑定共同使用,体积庞大,因此除了给到特定的设备使用以外,不能随意灵活的用于其它产品或局部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的,且形式多变的手持电磁加热器。 本技术提出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包括:可更换的加热头和手持部分,其中所述加热头包括陶瓷外罩以及收容于陶瓷外罩内的电磁线圈;所述手持部分包括手柄以及设于手柄上方的腔体,所述加热头固定于所述腔体前方;所述腔体前端设有第一屏蔽网设于所述加热头与所述腔体之间;所述腔体内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网的后方;所述腔体内位于所述散热器后方还设有控制电路板与显示屏;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腔体的后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腔体内与所述进风口相邻处设有风扇;所述手柄上设有扳扣开关;所述扳扣开关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路的开与关。 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包括加热头和手持部分以及机箱,其中所述加热头包括陶瓷外罩以及收容于陶瓷外罩内的电磁线圈;所述手持部分包括手柄以及设于手柄上方的腔体,所述加热头固定于所述腔体前方;所述腔体前端设有第一屏蔽网设于所述加热头与所述腔体之间;所述机箱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温度加减控制电路,电源开关电路以及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机箱上设有用于显示电路显示的显示器;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导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手柄上设有扳扣开关;所述扳扣开关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路的开与关。 本技术手持电磁加热器,可以为一体式的加热器,也可以为分体式的加热器,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其便携且形式多变,便于移动加热作业,工作前设定好工作模式,将加热头对准被加热工件,扣动板扣开关,便可以开始加热,因为加热极快,和热效率高极并且便于灵活移动,并且操作简便,所以应用的范围广,且可以在地面使用,也可以在水下作业。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第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手持电磁加热器的另一方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第二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第三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第四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手持电磁加热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技术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分体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7,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包括:可更换的加热头I和手持部分2,其中所述加热头I包括陶瓷外罩11以及收容于陶瓷外罩11内的电磁线圈(图未示);所述手持部分2包括手柄21以及设于手柄21上方的腔体22,腔体22与手柄最佳的为一体式的结构,方便手持移动作业;所述加热头I固定于所述腔体22前方;所述腔体22前端设有第一屏蔽网23设于所述加热头I与所述腔体22之间;第一屏蔽网可以采用非铁质金属网;所述腔体22内设有散热器24,所述散热器24位于所述屏蔽网的后方;所述腔体22内位于所述散热器24后方还设有控制电路板25与显示屏26 ;所述控制电路板25与所述显示屏26电性连接,所述电磁线圈(图未示)与所述控制电路板25电性连接;所述腔体22的后端设有进风口 27,所述腔体22内与所述进风口 27相邻处设有风扇28 ;所述手柄21上设有扳扣开关210 ;所述扳扣开关210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板25的电源的开与关。第一屏蔽网可以用于屏蔽电磁波。本技术将电磁线圈(图未示)、控制电路板、散热器24等结构均集中结合于一个结构上,方便携带和使用。手持部分为多种不同形式的手柄状,例如有手枪式柄和直柄式柄或其它手持形式等。 优选的,所述腔体22在靠近第一屏蔽网23的腔壁上设有多个出风孔29。出风孔对准加热头进行散热,且出风孔的内壁面为斜角形式从腔体22内壁通往外壁,均匀的设置,可以更好的防止热量的回流和及时对工作线圈散发。 优选的,所述陶瓷外罩11与电磁线圈(图未示)之间还设有热保护装置;此热保护装置可以为热敏电阻或者其他热检测装置,且热保护装置与控制电路板25电线连接。 优选的,陶瓷外罩11内位于所述电磁线圈(图未示)外侧设有第二屏蔽网(图未示);第二屏蔽网(图未示)与第一屏蔽网23相邻,其与第一屏蔽网一起用于屏蔽电磁波,从而保护加热器。 优选的,所述加热头I后方设有直槽,所述腔体22的前端设有对应的直槽相吻合的卡扣,形成插接卡扣方式固定,当然其固定方式不限于此方式,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便于更换加热头。 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25包括相互电性连接的控制器、温度加减控制电路,电源开关电路以及显示电路和报警电路;所述腔体22的腔壁上相应的设有温度加减控制电路,电源开关按钮,显示屏26,报警指示灯。温度加减控制按钮可以控制温度的增加与减少,从而控制对被加热物体的加热温度;而显示屏26则可以显示当前的工作模式和输出功率等,当加热头I的温度超过预定的安全温度时,加热器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电磁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更换的加热头和手持部分,其中所述加热头包括陶瓷外罩以及收容于陶瓷外罩内的电磁线圈;所述手持部分包括手柄以及设于手柄上方的腔体,所述加热头固定于所述腔体前方;所述腔体前端设有第一屏蔽网设于所述加热头与所述腔体之间;所述腔体内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一屏蔽网的后方;所述腔体内位于所述散热器后方还设有控制电路板与显示屏;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显示器电性连接,所述电磁线圈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腔体的后端设有进风口,所述腔体内与所述进风口相邻处设有风扇;所述手柄上设有扳扣开关;所述扳扣开关控制所述控制电路板的电路的开与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雄
申请(专利权)人:高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