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管路连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组合密封管接及使用方法。所述组合密封管接包括:接头体、管接螺母(3)、卡套(2)、密封圈Ⅰ(6)、密封圈Ⅱ(8)和空心管接螺栓(5);所述接头体具有相互垂直的具有中心孔的接头体Ⅰ(1)、接头体Ⅱ(9);所述的空心管接螺栓(5)插入所述接头体Ⅰ(1)的中心孔内并与接头体Ⅰ(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并将密封管接与需润滑零部件(7)连为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对安装空间尺寸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接头体可绕管接螺栓360°旋转,可根据管路空间需求调整变换管路方向,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管路连接
,涉及。所述组合密封管接包括:接头体、管接螺母(3)、卡套(2)、密封圈Ⅰ(6)、密封圈Ⅱ(8)和空心管接螺栓(5);所述接头体具有相互垂直的具有中心孔的接头体Ⅰ(1)、接头体Ⅱ(9);所述的空心管接螺栓(5)插入所述接头体Ⅰ(1)的中心孔内并与接头体Ⅰ(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并将密封管接与需润滑零部件(7)连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对安装空间尺寸要求不高;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接头体可绕管接螺栓360°旋转,可根据管路空间需求调整变换管路方向,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低。【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路连接
,涉及。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柴油机淡水泵、海水泵、高压油泵、增压器等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故障率的发生,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需对这些零部件进行强制润滑,即通过管路将柴油机主润滑油道与需润滑零部件连接起来。需润滑零部件上一般预留有螺纹孔,柴油机需润滑零部件与管路之间通常采用两种方式连接:卡套式管接头连接和球头管接连接。方式一:卡套式管接头连接,即依靠接头体与管接螺母之间的螺纹扭紧力,将卡套前端与接头体锥面结合,内刃均匀的咬入钢管形成密封。该方式以其较好的密封性被广泛应用,但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不适合空间狭小场合;方式二:球头管接连接,该方式使用时需要将球头管接与管路焊接在一起,通过管接螺钉、密封圈将焊接有球头管接的管路安装在需润滑零部件上,该方式因成本低而被广泛应用,但对于空间结构复杂的管路,焊接后常出现空间错位,不易调整给安装带来困难,对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
技术实现思路
】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以适应安装空间要求较高的场合,且安装方便易调整。 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完成其专利技术任务:一种组合密封管接,所述组合密封管接包括:接头体、管接螺母、卡套、密封圈1、密封圈II和空心管接螺栓;所述接头体具有相互垂直的具有中心孔的接头体1、接头体II,所述的接头体1、接头体II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所述接头体I的中心孔为台阶孔,形成润滑油通道A腔,所述接头体I的外轮廓呈正方体,接头体I与其中心孔轴线平行的两个外轮廓面作为接头体安装时扳手固持面,与接头体I中心孔轴线垂直的两个外轮廓面为密封面;所述接头体II的外轮廓为圆柱形,且外圆面上具有一段外螺纹,所述接头体II所具有的中心孔为小直径孔和锥形孔构成的台阶形孔,作为润滑油通道的小直径孔与接头体I的中心孔连通且相互垂直,锥形孔位于接头体II端头内部;所述管接螺母外部为六方,用于扳手上紧,内部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前部设计有与接头体II的外圆面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阶梯孔的后部为与连接管外圆间隙配合的光孔,阶梯孔的中部为与卡套后端的形状吻配的结构形状,用以与卡套配合并限位;所述卡套为空心套筒结构,所述卡套的外部形状中,卡套前部为与接头体II端头内部锥形孔吻合的锥形,卡套的中部为等直径圆形面,卡套的后部形状与管接螺母阶梯孔的中部形状吻配;所述的空心管接螺栓插入所述接头体I的中心孔内并与接头体I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将密封管接与需润滑零部件连为一体,所述空心管接螺栓上端为六方,用于扳手的上紧,空心管接螺栓内部有一光沉孔,作为内部润滑油通道,空心管接螺栓中部设计有相互垂直的两组对穿孔,使进入接头体I内的润滑油可通过对穿孔进入内部润滑油通道,所述空心管接螺栓下端为与需润滑零部件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密封圈I设置在空心管接螺栓与接头体I的上端面之间,所述密封圈II设置在接头体I的下端面与需润滑零部件之间。 所述组合密封管接的使用方法为:先将密封圈1、接头体1、密封圈II依次套在空心管接螺栓上,将空心管接螺栓旋入需润滑零部件,暂不上扭矩,接着将卡套和管接螺母套在连接管上插入接头体II的锥形孔中,使接头体绕管接螺栓旋转,根据管路空间需求调整变换管路方向,旋紧管接螺母,卡套前部的锥形与接头体II的锥面接触,卡套的后部与管接螺母阶梯孔的中部接触,随着扭矩的增加,卡套前部变形,形成内刃均匀咬紧连接管,形成有效密封;最后上紧空心管接螺栓,将接头体压装在需润滑零部件上;柴油机启动后,机油泵运转,主润滑油道油压增大,推动润滑油由主油道流入连接管,然后由连接管进入接头体II的小直径孔,进而进入接头体I的中心孔,润滑油通过管接螺栓中部相互垂直的两组对穿孔进入管接螺栓内部空腔,进而流入需润滑零部件,达到强制润滑的目的。 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1、对安装空间尺寸要求不高;2、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3、接头体可绕管接螺钉360°旋转,可根据管路空间需求调整变换管路方向,对操作者技术水平要求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接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接头体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组合密封管接使用示意图;图中:1、接头体I ;2、卡套;3、管接螺母;4、连接管;5、空心管接螺栓;6、密封圈I ;7、需润滑零部件,8、密封圈II ;9、接头体II。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专利技术加以说明。 一种组合密封管接,如图1、图2所示,所述组合密封管接包括:接头体、管接螺母 3、卡套2、密封圈I 6、密封圈II 8和空心管接螺栓5 ;所述接头体具有相互垂直的具有中心孔的接头体I 1、接头体II 9,所述的接头体I 1、接头体II 9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所述接头体I I的中心孔为台阶孔,形成润滑油通道A腔,所述接头体I I的外轮廓呈正方体,接头体I I与其中心孔轴线平行的两个外轮廓面作为接头体安装时扳手固持面,与接头体I I中心孔轴线垂直的两个外轮廓面为密封面;所述接头体II 9的外轮廓为圆柱形,且外圆面上具有一段外螺纹,所述接头体II 9所具有的中心孔为小直径孔和锥形孔构成的台阶形孔,作为润滑油通道的小直径孔与接头体I I的中心孔连通且相互垂直,锥形孔位于接头体II 9端头内部;所述管接螺母3外部为六方,用于扳手上紧,内部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前部设计有与接头体II的外圆面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阶梯孔的后部为与连接管4外圆间隙配合的光孔,阶梯孔的中部为与卡套2后端的形状吻配的结构形状,用以与卡套2配合并限位;所述卡套2为空心套筒结构,所述卡套2的外部形状中,卡套2前部为与接头体II端头内部锥形孔吻合的锥形,卡套2的中部为等直径圆形面,卡套2的后部形状与管接螺母3阶梯孔的中部形状吻配;结合图3,所述的空心管接螺栓5插入所述接头体I I的中心孔内并与接头体I I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将密封管接与需润滑零部件7连为一体,所述空心管接螺栓5上端为六方,用于扳手的上紧,空心管接螺栓5内部有一光沉孔,作为内部润滑油通道,空心管接螺栓5中部设计有相互垂直的两组对穿孔,使进入接头体I I内的润滑油可通过对穿孔进入内部润滑油通道,所述空心管接螺栓5下端为与需润滑零部件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密封圈I 6设置在空心管接螺栓5与接头体I I的上端面之间,所述密封圈II 8设置在接头体I I的下端面与需润滑零部件7之间。 所述组合密封管接的连接过程:先将密封圈I 6、接头体I 1、密封圈II 8依次套在空心管接螺栓5上,将空心管接螺栓5旋入需润滑零部件7,暂不上扭矩,接着将卡套2和管接螺母3套在连接管4上插入接头体II 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密封管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密封管接包括:接头体、管接螺母(3)、卡套(2)、密封圈Ⅰ(6)、密封圈Ⅱ(8)和空心管接螺栓(5);所述接头体具有相互垂直的具有中心孔的接头体Ⅰ(1)、接头体Ⅱ(9),所述的接头体Ⅰ(1)、接头体Ⅱ(9)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所述接头体Ⅰ(1)的中心孔为台阶孔,形成润滑油通道A腔,所述接头体Ⅰ(1)的外轮廓呈正方体,接头体Ⅰ(1)与其中心孔轴线平行的两个外轮廓面作为接头体安装时扳手固持面,与接头体Ⅰ(1)中心孔轴线垂直的两个外轮廓面为密封面;所述接头体Ⅱ(9)的外轮廓为圆柱形,且外圆面上具有一段外螺纹,所述接头体Ⅱ(9)所具有的中心孔为小直径孔和锥形孔构成的台阶形孔,作为润滑油通道的小直径孔与接头体Ⅰ(1)的中心孔连通且相互垂直,锥形孔位于接头体Ⅱ(9)端头内部;所述管接螺母(3)外部为六方,用于扳手上紧,内部为阶梯孔,阶梯孔的前部设计有与接头体Ⅱ(9)的外圆面螺纹结合的内螺纹,阶梯孔的后部为与连接管(4)外圆间隙配合的光孔,阶梯孔的中部为与卡套(2)后端的形状吻配的结构形状,用以与卡套(2)配合并限位;所述卡套(2)为空心套筒结构,所述卡套(2)的外部形状中,卡套(2)前部为与接头体Ⅱ(9)端头内部锥形孔吻合的锥形,卡套(2)的中部为等直径圆形面,卡套(2)的后部形状与管接螺母(3)阶梯孔的中部形状吻配;所述的空心管接螺栓(5)插入所述接头体Ⅰ(1)的中心孔内并与接头体Ⅰ(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并将密封管接与需润滑零部件(7)连为一体,所述空心管接螺栓(5)上端为六方,用于扳手的上紧,空心管接螺栓(5)内部有一光沉孔,作为内部润滑油通道,空心管接螺栓(5)中部设计有相互垂直的两组对穿孔,使进入接头体Ⅰ(1)内的润滑油通过对穿孔进入内部润滑油通道,所述空心管接螺栓(5)下端为与需润滑零部件螺纹连接的外螺纹;所述密封圈Ⅰ(6)设置在空心管接螺栓(5)与接头体Ⅰ(1)的上端面之间,所述密封圈Ⅱ(8)设置在接头体Ⅰ(1)的下端面与需润滑零部件(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勇,刘仁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