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电调天线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6804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MIMO电调天线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包括安装底板和移相器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移相器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传动杆,平行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每个传动杆均连接若干移相部件以通过传动杆线性运动对相应的移相部件进行移相;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各传动杆的同一端,该连接装置具有用于向所述传动杆传递动力的牵拉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MIMO电调天线及其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适用面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MIMO电调天线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包括安装底板和移相器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移相器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传动杆,平行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每个传动杆均连接若干移相部件以通过传动杆线性运动对相应的移相部件进行移相;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各传动杆的同一端,该连接装置具有用于向所述传动杆传递动力的牵拉部。本技术MIMO电调天线及其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廉,适用面广。【专利说明】MIMO电调天线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通信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IMO电调天线及其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天线具有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的模式即为MIMO(Mult1-1nputMult1-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模式,一般为两副独立的基站天线的合成,能够降低城市移动通信信号多径干扰和衰落的影响,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如图1a和图1b所示,现有的大部分MIMO电调天线中,发射分集和接收分集都安装在安装底板01上,他们分别由多个独立控制的移相器传动机构02来控制天线的电下倾角,由于各自控制就会造成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电下倾角不一致,传动不同步。对LTE网络而言,如天线各通道的下倾角不同步,将会造成各通道覆盖及接受的强度信号不等,直接影响LTE系统的吞吐量。经过实际测试,天线两个通道的信号场强差3dB,吞吐量下降约20%。 另外,如图2a和图2b所示,天线的下端盖06及外露在该下端盖06的各种不同的接口(如传动连接头021和射频连接器06)和附件(如标尺022)使这一部分相当于天线的操作面板,前述多个独立的移相器传动机构02必定需要多组外部接口和附件,这会增加操作面板的复杂度和降低操作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实现MIMO电调天线控制电下倾角更好同步的MIMO电调天线及其传动系统。 为达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MIMO电调天线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包括安装底板和移相器传动机构,其中,所述移相器传动机构包括: 至少两个传动杆,平行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每个传动杆均连接若干移相部件以通过传动杆线性运动对相应的移相部件进行移相; 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各传动杆的同一端,该连接装置具有用于向所述传动杆传递动力的牵拉部。 所述连接装置有以下三种形式: (I)所述连接装置为片状型钢结构,包括位于两端且用于分别与所述各传动杆相连接的固定翼,两个固定翼之间形成所述牵拉部。 (2)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横向连接所述各传动杆的固定部和与所述固定部相垂直固定连接的所述牵拉部。 (3)如(2)所述的连接装置还包括一对加强条,两条加强条各以一端固定在所述牵拉部上,分别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两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统系统还包括: 仅能绕其轴线自转的传动螺杆,与所述传动杆同轴向设置; 卡夹,设置有具有内螺纹的轴向通孔以与所述传动螺杆啮合;所述卡夹与所述连接装置的牵拉部固定连接。 关于卡夹,具体地,所述卡夹本体为具有内螺纹轴向通孔的柱体,在该柱体的外侧面设有径向定位销以与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卡夹固定在所述连接装置的牵拉部,或固定部与牵拉部的连接处。 为了达到精确调整,还包括标尺,设置在所述连接装置的牵拉部的末端。 为实现电调控制,还包括供外部动力操控以产生作用于所述传动螺杆的力矩的传动连接头,设置在所述传动螺杆的一末端。 更优地,还包括用于限制所述卡夹线性运动范围的止挡件,设置在所述传动螺杆的另一末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势:本技术的传动系统通过若干个传动杆和一个连接装置的连接,将发射分集天线和接收分集天线的独立传动方式转变为二合一的传动方式,实现多个移相器的同步直线移动;直线移动使传动精度更高,移动更灵活。并且该传动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技术中MMO电调天线的电倾角传动系统,示出两组移相器及其传动机构。 图1b为现有技术中MIMO电调天线的电倾角传动系统,示出四组移相器及其传动机构。 图2a为现有技术中包含两组移相器的MMO电调天线的外观立体结构图,示出天线下端的外部的结构。 图2b为现有技术中包含四组移相器的MMO电调天线的外观立体结构图,示出天线下端的外部的结构。 图3为本技术MIMO电调天线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以及局部放大图,放大部分示出卡夹和连接装置的结构。 图4为本技术采用所述传动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MMO电调天线的外观立体结构图,示出天线下端的外部的结构。 图5为本技术MIMO电调天线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出传动杆和连接装置的连接结构。 图6为本技术MMO电调天线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示出传动杆和连接装置的连接结构。 图7为本技术采用所述传动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MMO电调天线的外观立体结构图,示出天线下端的外部的结构。 图中:01安装底板222牵拉部 02移相器传动机构223加强条 021传动连接头23传动螺杆 022标尺24卡夹 03移相器241螺纹通孔 04天线罩242定位销 05下端盖25标尺 06射频连接器26传动连接头 I安装底板27止挡件 2传动机构271螺纹通孔 21传动杆272凸块 22连接装置3移相器 221固定部4射频连接器 5下端盖7角板 6天线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包含两个传动杆的MIMO电调天线及其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 请参考图3和图4,本技术的MMO电调天线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包括安装底板I和传动机构2 ;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传动杆21、连接装置22、传动螺杆23、卡夹24、标尺25、传动连接头26和止挡件27。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安装底板I依据天线的外形呈纵长型; 所述传动杆21沿该安装底板I的纵长方向相互平行布置,该每个杆体用于连接若干移相部件以通过所述传动杆21的线性运动对相应的移相部件进行移相; 所述连接装置22为片状型钢结构,包括设置在两端的固定部221和中部的牵拉部222,所述固定部221与所述两个传动杆21的下方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牵拉部222向所述安装底板I的方向凹陷,且设有若干定位孔(未图示); 所述传动螺杆23沿纵长方向设置在所述两个传动杆21之间,并且其位置不可移动,仅可绕其轴线自转以传递力矩; 所述卡夹24本体为一柱体,延其轴线方向(也是前述的纵长方向)设置有一个具有内螺纹的螺纹通孔241,以与所述传动螺杆23啮合,在该卡夹24外侧面还设置有一排径向定位销242,与所述连接装置22的定位孔配合以实现卡夹24与连接装置22的固定连接。 所述卡夹24本应与所述传动螺杆23同步转动,但是,由于所述卡夹24被固定在所述连接装置22上因而其转动受限制,致使在所述传动螺杆23转动时,仅会推动所述卡夹24在纵长方向上做直线运动,因而驱动所述两个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MIMO电调天线同步移相的传动系统,包括安装底板和移相器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器传动机构包括:至少两个传动杆,平行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每个传动杆均连接若干移相部件以通过传动杆的线性运动带动相应的移相部件进行移相;连接装置,具有与各传动杆的同一端固定连接的固定部,还具有用于向所述传动杆传递动力的牵拉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卜斌龙范颂东段红彬刘培涛孙善球刘苑辉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