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7738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3:07
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它涉及医学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它包含头部(1)、扁平夹持部(2)、尾部(3),扁平夹持部(2)的一端与头部(1)的一端连接,扁平夹持部(2)的另一端与尾部(3)的一端连接,且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持针器的把持与运针,且降低了光反射,使针的位置容易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它涉及医学外科手术器械
,它包含头部(1)、扁平夹持部(2)、尾部(3),扁平夹持部(2)的一端与头部(1)的一端连接,扁平夹持部(2)的另一端与尾部(3)的一端连接,且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持针器的把持与运针,且降低了光反射,使针的位置容易识别。【专利说明】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
: 本技术涉及医学外科手术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缝合针。
技术介绍
: 内窥镜手术就是使用专用的内窥镜直视下,通过微创通道进入人体进行手术,其优点是伤口小,病人恢复快,降低风险。在手术最后,需要对伤口进行缝合,都需要用到缝合针,现有的缝合针针体为细圆柱状,持针器在把持和运针时,容易出现不稳滑动现象,且针体均为银光色,在内窥镜下很容易出现光反射现象,导致针位难以辨别。
技术实现思路
: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持针器的把持与运针,且降低了光反射,使针的位置容易识别。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头部 1、扁平夹持部2、尾部3,扁平夹持部2的一端与头部I的一端连接,扁平夹持部2的另一端与尾部3的一端连接,且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持针器的把持与运针,且降低了光反射,使针的位置容易识别。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头部1、扁平夹持部2、尾部3,扁平夹持部2的一端与头部I的一端连接,扁平夹持部2的另一端与尾部3的一端连接,且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持针器的把持与运针,且降低了光反射,使针的位置容易识别。 实施例:将普通缝合针与本技术的缝合针运用在手术中,并记录数据: 表I 缝合时间水平轴向针把持垂直轴向针Λρ与57 (pC0.0Ol)角度误差(δ p,把持角度误的关系 P=0.078)差(δ y,p<0.001) 普通缝合18.1秒 9.3度10.2度r=0.623 针p<0.01 本实用新12.6秒 7.4度4.7度r=0.559 型ρ<0.01 由表I可知,本技术带针缝合线能够让医生更快的正确把持缝合针,从而提高手术质量和手术成功的可能性。【权利要求】1.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头部(I)、扁平夹持部(2)、尾部(3),扁平夹持部(2)的一端与头部(I)的一端连接,扁平夹持部(2)的另一端与尾部(3)的一端连接,且头部(I)、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头部(I)、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文档编号】A61B17/06GK203943706SQ201420191035【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18日 【专利技术者】大江良和 申请人:青岛耐丝克医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适用于内窥镜手术缝合针,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头部(1)、扁平夹持部(2)、尾部(3),扁平夹持部(2)的一端与头部(1)的一端连接,扁平夹持部(2)的另一端与尾部(3)的一端连接,且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头部(1)、扁平夹持部(2)和尾部(3)的表面设有黑色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江良和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耐丝克医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