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速齿轮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495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齿轮电机,由隔板隔开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壳体,所述第一空腔的开口处固定有前端盖,第二空腔设有后端盖;所述第一空腔设置减速齿轮组,所述该减速齿轮组连接转子,所述输出齿轮连接输出轴,该输出轴的外端连接斜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包括有定子绕线组、转子和磁铁;所述隔板、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安装孔,该前端盖、后端盖和隔板的安装孔均设置有含油轴承,所述的转子通过后端盖上的后含油轴承和隔板上的中含油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所述输出轴通过设置在上端盖上的含油轴承转动设置于该上端盖。该技术降低振动引起的传动不稳定、起到润滑、减摩,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齿轮电机,由隔板隔开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壳体,所述第一空腔的开口处固定有前端盖,第二空腔设有后端盖;所述第一空腔设置减速齿轮组,所述该减速齿轮组连接转子,所述输出齿轮连接输出轴,该输出轴的外端连接斜齿轮;所述第二空腔包括有定子绕线组、转子和磁铁;所述隔板、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安装孔,该前端盖、后端盖和隔板的安装孔均设置有含油轴承,所述的转子通过后端盖上的后含油轴承和隔板上的中含油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所述输出轴通过设置在上端盖上的含油轴承转动设置于该上端盖。该技术降低振动引起的传动不稳定、起到润滑、减摩,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专利说明】一种减速齿轮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减速齿轮电机,包括由隔板隔开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壳体,该壳体设置有前端盖和后端盖,该前端盖、后端盖和隔板均设置有含油轴承。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减速齿轮电机是由减速器和电机组成,所述的减速器和电机分别置于两个相互独立的壳体内,再将两个壳体固定连接起来,这样的话不利于减速齿轮电机的稳定;同时对于一些扭矩大的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磨损而降低电机的使用寿命。另外,对于大扭力的减速电机由于采用金属齿轮结构,因此受力大,产生噪音也大,耗能大,不能满足环保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一体成型的电机壳体、并能降低磨损、降低噪音以及能耗且能提高使用寿命的减速齿轮电机。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基本解决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速齿轮电机,包括直径为20mm的、由隔板隔开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壳体,所述隔板与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空腔的开口处固定有前端盖,第二空腔的开口处开有后端盖; 所述第一空腔设置由依次啮合连接的蜗杆、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组成的减速齿轮组,所述蜗杆连接转子,所述输出齿轮连接输出轴,该输出轴的外端连接斜齿轮,所述蜗杆、从动齿轮以及输出齿轮由钢材制成; 所述第二空腔包括有定子和转子; 所述隔板、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安装孔,该前端盖、后端盖和隔板的安装孔均设置有含油轴承,所述的转子通过后端盖上的后含油轴承和隔板上的中含油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所述输出轴通过设置在上端盖上的含油轴承转动设置于该上端盖。传统的大扭力减速齿轮电机,转动的扭力大,给前端盖和后端盖带来巨大的压力,同时产生的磨损会降低使用寿命,鉴于此,本技术采用含油轴承来支撑转子,从而起到润滑和承载的作用,进而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噪音。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一个贯穿第一空腔的圆柱形的进油孔,该进油孔连接外界的输油管给第一空腔输送润滑油以润滑减速齿轮组。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在与进油孔对应的壳体侧面的一端设置贯穿第一空腔的出油孔以方便润滑油流出以达到循环利用润滑油的作用。这样的话就可以解决循环利用润滑油的问题,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从进油孔流入的润滑油流经转动中的减速齿轮组时,由于齿轮的转动作用将会将润滑油带进相互啮合的轮齿,这样的话就可以起到润滑轮齿降低磨损和噪音的作用。另外,为了加快润滑油流动的作用,所述的导油槽设置成圆锥形,小端向内,这样的话流到第一空腔内的润滑油的流速将会更大从而可以直接喷到齿轮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端盖对应转子的位置设置有一个盖子用于防止颗粒物深入含油轴承;所述盖子由塑料或者金属材料制成,其通过卡口连接的方式连接在后端盖上。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米用一体式的壳体,有助于降低振动引起传动不稳定; 2、采用含油轴承,起到润滑、减摩,提高使用寿命的作用; 3、设置导油槽,有助于润滑齿轮组,进一步降低磨损、降低噪音,提高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使用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一种减速齿轮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一体成型的壳体1,该壳体I通过隔板2隔开有第一空腔11和第二空腔12,值得注意的是,该隔板2和壳体I为一体结构。图中,第一空腔11的左端设置有前端盖111,该前端该111的中心处开有安装孔,该安装孔设置有前含油轴承1111 ;另外,隔板2距离前端盖111的距离为整个壳体I的长度的三分之一。在第一空腔内,还安装有减速齿轮组,该减速齿轮组包括蜗杆112、从动齿轮113和输出齿轮114,该蜗杆112、从动齿轮113和输出齿轮114依次啮合连接。其中所述的输出齿轮114连接输出轴115,该输出轴115的外端连接斜齿轮116。 图中可以看出,隔板2的中心位置也开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也设置一个中含油轴承21。在第二空腔12内,设置电机结构,主要包括有定子121和转子122 ;第二空腔12的右端设置有后端盖124,该后端盖124的中心位置同样设置一个安装孔,该安装孔设置一个后含油轴承1241 ;所述的转子122的转动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中含油轴承21和后含油轴承1241上。 图中可以看出,蜗杆112与转子122的转动轴的左端连接以传递动力。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创新点,所述后端盖124的外侧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个盖子1242,该盖子1242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固定于该后端盖124的表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创新点,其与其他不同的之处在于,所述壳体I的侧面设置一个贯穿第一空腔11的圆柱形的进油孔31,该进油孔31连接外界的输油管给第一空腔11输送润滑油以润滑减速齿轮组。对应的在与进油孔对应的壳体I的侧面的一端设置贯穿第一空腔11的出油孔32以方便润滑油流出以达到循环利用润滑油的作用。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减速齿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径为20mm的、由隔板隔开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壳体,所述隔板与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空腔的开口处固定有前端盖,第二空腔的开口处开有后端盖; 所述第一空腔设置由依次啮合连接的蜗杆、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组成的减速齿轮组,所述蜗杆连接转子,所述输出齿轮连接输出轴,该输出轴的外端连接斜齿轮,所述蜗杆、从动齿轮以及输出齿轮由钢材制成; 所述第二空腔包括有定子和转子; 所述隔板、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安装孔,该前端盖、后端盖和隔板的安装孔均设置有含油轴承,所述的转子通过后端盖上的后含油轴承和隔板上的中含油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所述输出轴通过设置在上端盖上的含油轴承转动设置于该上端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齿轮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一个贯穿第一空腔的圆柱形的进油孔,该进油孔用于让润滑油进入第一空腔以润滑减速齿轮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速齿轮电机,其特征在于:与进油孔对应的壳体侧面的一端设置贯穿第一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齿轮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直径为20mm的、由隔板隔开成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壳体,所述隔板与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空腔的开口处固定有前端盖,第二空腔的开口处开有后端盖; 所述第一空腔设置由依次啮合连接的蜗杆、从动齿轮和输出齿轮组成的减速齿轮组,所述蜗杆连接转子,所述输出齿轮连接输出轴,该输出轴的外端连接斜齿轮,所述蜗杆、从动齿轮以及输出齿轮由钢材制成; 所述第二空腔包括有定子和转子; 所述隔板、前端盖和后端盖均设置有安装孔,该前端盖、后端盖和隔板的安装孔均设置有含油轴承,所述的转子通过后端盖上的后含油轴承和隔板上的中含油轴承转动设置在第二空腔内,所述输出轴通过设置在上端盖上的含油轴承转动设置于该上端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书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踢踢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