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包括第一、二选厂矿供应管道,第一、二浓缩池,第一、二底流泵单元、若干搅拌槽、阀门和连接管道,第一、二选厂矿供应管道同时连接于第一、二浓缩池,第一、二浓缩池的底部出口通过连接管道分别连接于第一、二底流泵单元,第一底流泵单元出口分出第一、二支路管道,第一支路管道连接于搅拌槽,第二支路管道连接于第二浓缩池,第二底流泵单元的出口分出第三、四支路管道,第三支路管道连接于搅拌槽,第四支路管道连接于第一浓缩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两个浓缩池并创新两浓缩池间管道互联结构和工作配合模式,提高了对矿浆浆体的浓缩效率和浆体管道输送效率,节约了成本并降低了环境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包括第一、二选厂矿供应管道,第一、二浓缩池,第一、二底流泵单元、若干搅拌槽、阀门和连接管道,第一、二选厂矿供应管道同时连接于第一、二浓缩池,第一、二浓缩池的底部出口通过连接管道分别连接于第一、二底流泵单元,第一底流泵单元出口分出第一、二支路管道,第一支路管道连接于搅拌槽,第二支路管道连接于第二浓缩池,第二底流泵单元的出口分出第三、四支路管道,第三支路管道连接于搅拌槽,第四支路管道连接于第一浓缩池。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两个浓缩池并创新两浓缩池间管道互联结构和工作配合模式,提高了对矿浆浆体的浓缩效率和浆体管道输送效率,节约了成本并降低了环境压力。【专利说明】一种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浆体管道输送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浆体管道输送技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区别于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传统运输方式,浆体管道运输不仅具有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以及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等独特优点,并可实现自动控制。在浆体管道输送技术中,管道输送的矿浆浆体是由选厂供给至浓缩池,由浓缩池进行浓度处理后输出至搅拌槽,然后由搅拌槽供应至主泵进行长距离泵送输出,由于铁精矿管道要求浆体输送浓度范围在65%--68%之间(重量浓度),而选厂给矿的浓度在20%左右,并不能满足管道输送技术要求,所以需要设置浓缩池进行浓缩来达到管道输送浓度要求,因此浓缩池对浆体管道输送系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都是基于一个浓缩池来提高浆体输送浓度,这种现有技术中的单浓缩池方案越来越不能满足逐渐复杂化的浆体管道输送要求,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着诸多无法克服的缺陷,例如:(I)、选厂生产的不同品级精矿无法通过一个浓缩池实现彻底分离浓缩;(2)、如果单个浓缩池出现难以在短时间内修复的情况时,不仅管道输送无法进行,就连整个选厂都得停机,这样就造成了很大的损失;(3)、当选厂生产量加大时,单个浓缩池很难实现高效的浓缩效果,造成浓缩池溢流水大、含矿量多以及漫出浓缩池等重大事故;(4)、在遇到重大检修时,需要将整个浓缩池清空才能实现某些检修项目时,现有的单浓缩池系统在将浓缩池底部符合管道输送要求的高浓度矿浆通过底流泵抽到搅拌槽后供给主泵通过管道输送之后,浓缩池内剩余的大部分低浓度矿浆和水也只能先暂时存入其它搅拌槽内,等浓缩池检修完成后又抽回浓缩池,这样一来不仅占用了有限的搅拌槽,还浪费了电力资源;(5)、即便个别泵站在浆体管道输送中设置两个以上的浓缩池,但是这些浓缩池多数是相互无关的独自工作,实质上相当于一种单浓缩池的浆体输送系统。随着浆体管道输送技术的发展和管道系统的复杂化,对浓缩池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设计基于多浓缩池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创新的提出一种基于双浓缩池的浆体管道输送系统,通过设计两个浓缩池并创新两浓缩池之间的管道互联结构和工作配合模式,解决了现有单浓缩池系统的所有问题,大大提高了浆体管道输送中对矿浆浆体浓度的浓缩效率,进而提高了浆体管道输送效率,并节约了成本,降低了环境压力。 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包括第一选厂矿供应管道A、第二选厂矿供应管道B、第一浓缩池100、第二浓缩池200、第一底流泵单元21、第二底流泵单元22、若干搅拌槽、若干阀门和若干连接管道,其中所述第一选厂矿供应管道A同时连接于所述第一浓缩池100和第二浓缩池200,所述第二选厂矿供应管道B同时连接于所述第一浓缩池100和第二浓缩池200,所述第一浓缩池100的底部出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于第一底流泵单元21,所述第一底流泵单元21的泵送出口管道分出第一支路管道23和第二支路管道24,所述第一支路管道23和第二支路管道24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支路管道23连接于所述搅拌槽,所述第二支路管道24连接于所述第二浓缩池200,所述第二浓缩池200的底部出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于第二底流泵单元22,所述第二底流泵单元22的泵送出口管道分出第三支路管道25和第四支路管道26,所述第三支路管道25和第四支路管道26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三支路管道25连接于所述搅拌槽,所述第四支路管道26连接于所述第一浓缩池100。 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选厂矿供应管道A与第一浓缩池100和第二浓缩池200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3、4,所述第二选厂矿供应管道B与第一浓缩池100和第二浓缩池200的连接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1、2。 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支路管道23连接于第一浆体分配主管道27,所述第一浆体分配主管道27通过若干支路管道同时连接于所述各搅拌槽的顶部入口,并在连接每个搅拌槽的支路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同时在所述第一浆体分配主管道27通向每个搅拌槽的位置上也都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三支路管道25连接于第二浆体分配主管道28,所述第二浆体分配主管道28通过若干支路管道同时连接于所述各搅拌槽的顶部入口,并在连接每个搅拌槽的支路管道上均设置有阀门,同时在所述第二浆体分配主管道28通向每个搅拌槽的位置上也都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底流泵单元21和第二底流泵单元22均包括两条并列的泵送支路,在每条泵送支路上均设置有一个底流泵29和若干阀门。 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支路管道24连接于所述第二浓缩池200的顶部入口,所述第四支路管道26连接于所述第一浓缩池100的顶部入口。 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选厂矿供应管道A采用DN350管道并用于提供低品级矿浆,所述第二选厂矿供应管道B采用DN450管道并用于提供高品级矿浆。 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选厂矿供应管道A与第一浓缩池100和第二浓缩池200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的阀门3、4为压力等级在150磅、尺寸为13.8英寸的手动阀门,所述第二选厂矿供应管道B与第一浓缩池100和第二浓缩池200的连接管道上设置的阀门1、2为压力等级在150磅、尺寸为17.7英寸的手动阀门。 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浓缩池100为直径22米的浓缩池,每小时浓缩处理能力为375吨,所述第二浓缩池200为直径20米的浓缩池,每小时浓缩处理能力为300吨。 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支路管道23、第二支路管道24、第三支路管道25和第四支路管道26均为DN200管道,其上设置的阀门均为压力等级在150磅、尺寸为8英寸的电动阀门。 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至少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浆体管道输送系统中设计两个以上的浓缩池,大大提高了对选厂供应低浓度矿浆的浓缩效率,进而大幅提高了矿浆输送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浓缩池之间的配合工作,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浓缩池浆体管道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选厂矿供应管道(A)、第二选厂矿供应管道(B)、第一浓缩池(100)、第二浓缩池(200)、第一底流泵单元(21)、第二底流泵单元(22)、若干搅拌槽、若干阀门和若干连接管道,其中所述第一选厂矿供应管道(A)同时连接于所述第一浓缩池(100)和第二浓缩池(200),所述第二选厂矿供应管道(B)同时连接于所述第一浓缩池(100)和第二浓缩池(200),所述第一浓缩池(100)的底部出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于第一底流泵单元(21),所述第一底流泵单元(21)的泵送出口管道分出第一支路管道(23)和第二支路管道(24),所述第一支路管道(23)和第二支路管道(24)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支路管道(23)连接于所述搅拌槽,所述第二支路管道(24)连接于所述第二浓缩池(200),所述第二浓缩池(200)的底部出口通过连接管道连接于第二底流泵单元(22),所述第二底流泵单元(22)的泵送出口管道分出第三支路管道(25)和第四支路管道(26),所述第三支路管道(25)和第四支路管道(26)上均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三支路管道(25)连接于所述搅拌槽,所述第四支路管道(26)连接于所述第一浓缩池(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幼灵,普光跃,白建民,潘春雷,瞿承中,马波,韩军刚,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大红山管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