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春生专利>正文

物联网平台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66189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平台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壳,呈箱体结构,内部设有用于承装不同类型垃圾的多个内桶;并且在所述外壳上与多个所述内桶的开口分别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称重器,与多个所述内桶连接,用于分别测量多个所述内桶的重量以获得每次投入垃圾的重量;主控制器,与所述称重器连接,用于记录投入每个所述内桶的垃圾的重量;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输入垃圾投放人的账户信息,使得所述主控制器将垃圾投放人投放的垃圾信息记入与垃圾投放人账户,以对垃圾投放人进行激励。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垃圾分类收储,而且可以根据垃圾记录,对垃圾投放人进行适当激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物联网平台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该系统包括:外壳,呈箱体结构,内部设有用于承装不同类型垃圾的多个内桶;并且在所述外壳上与多个所述内桶的开口分别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称重器,与多个所述内桶连接,用于分别测量多个所述内桶的重量以获得每次投入垃圾的重量;主控制器,与所述称重器连接,用于记录投入每个所述内桶的垃圾的重量;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输入垃圾投放人的账户信息,使得所述主控制器将垃圾投放人投放的垃圾信息记入与垃圾投放人账户,以对垃圾投放人进行激励。本专利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垃圾分类收储,而且可以根据垃圾记录,对垃圾投放人进行适当激励。【专利说明】物联网平台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回收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物联网平台及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日益重视垃圾回收。为了方便垃圾回收,在垃圾投放环节,若有意识且正确地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则极大地有益于后期的垃圾回收和循环利用。 鉴于此,业界亦开发有具有用于存放不同垃圾的多个存储空间和垃圾投放入口的垃圾箱/桶等装置,但是这些垃圾投放装置并不能提醒、激励人们主动的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这些垃圾投放装置也就形同虚设,无法起到其原设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系统,以期通过对垃圾分类投放行为进行身份识别和/或奖励,引导垃圾主动投放分类。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物联网平台,用于组网、管理一定区域内的多个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包括:外壳,呈箱体结构,内部设有用于承装不同类型垃圾的多个内桶;并且在所述外壳上与多个所述内桶的开口分别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 ;称重器,与多个所述内桶连接,用于分别测量多个所述内桶的重量以获得每次投入垃圾的重量;主控制器,与所述称重器连接,用于记录投入每个所述内桶的垃圾的重量;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输入垃圾投放人的账户信息,使得所述主控制器将垃圾投放人投放的垃圾信息记入与垃圾投放人账户,以对垃圾投放人进行激励。 在上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等离子灭菌器,设于所述外壳中,用于杀灭所述内桶中的微生物。 在上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监控摄像机,安装于所述内桶上方,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拍摄投入所述内桶的垃圾投放图像,以防止作弊。 在上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包括:读卡器,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读取记录有垃圾投放人账户信息的智能卡;信息提示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提示垃圾投放人操作信息和账户信息。 在上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人机交互模块还包括:键盘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创建、修改垃圾投放人账户。 在上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提示装置为语音提示 >J-U ρ?α装直。 在上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红外灯,安装于所述内桶上方,用于为所述内桶内部提供照明,便于所述监控摄像机拍摄垃圾投放图像。 在上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盖子,可移动地设于所述外壳的投放口上,并具有用于打开、关闭所述盖子的驱动装置;启动开关,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并连接于所述监控摄像机、红外灯的电源电路上,用于在打开所述盖子时向所述监控摄像机、红外灯供电,以避免所述监控摄像机、红外灯浪费电能。 在上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3G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所述主控制器与上位机之间的信息交互。 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物联网平台,其用于管理多个上述智能垃圾分类系统。 分析可知,本专利技术不但可以实现垃圾分类收储,而且可以记录垃圾投放人投入的垃圾及其分类情况,可以根据垃圾记录,对垃圾投放人进行适当激励,便于垃圾分类投放工作更完善。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优选实施例包括外壳1、内桶11、内桶12、内桶13、内桶14、多个称重器2、多个等离子灭菌器3、多个监控摄像机41、多个红外灯42、多个人机交互模块,此外,本优选实施例还包括未图示的主控制器。 具体而言,外壳I呈箱体结构,例如长方体状的箱体结构。外壳I内部设置的内桶 11、内桶12、内桶13、内桶14用于承装不同类型垃圾,例如内桶11用于承装废旧纸张,内桶12用于承装废旧金属,内桶13用于承装废旧塑料,内桶14则用于承装废旧电池,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增设更多的内桶,或者对内桶承装的垃圾类型进行更细分。为了便于投放垃圾,在外壳I上与内桶11、内桶12、内桶13、内桶14的开口分别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 110、投放口 120、投放口 130、投放口 140,每个投放口都设有一个可以移开的盖子(未图示),每一盖子都具有相应的驱动装置,以控制盖子的打开、关闭,各驱动装置分别与一启动开关52对应。多个称重器2与内桶11、内桶12、内桶13、内桶14分别连接,用于分别测量内桶11、内桶12、内桶13、内桶14的重量以获得每次投入垃圾的重量,称重器2或者主控制器可以记录每个内桶的初始重量,投入垃圾后,再记录一次该内桶重量,相减即得到此次投放的垃圾重量。主控制器与多个称重器2、多个人机交互模块连接,人机交互模块用于输入垃圾投放人的账户信息,使得主控制器将垃圾投放人投放的垃圾信息记入与垃圾投放人账户,以对垃圾投放人进行激励。优选地,本优选实施例的人机交互模块包括键盘/显示器51、启动开关52、读卡器53、语音提示装置54、通信模块55。 进一步而言,键盘/显示器51可以用于设定、显示本优选实施例的一些系统参数以及用于注册垃圾投放人账户等。读卡器53用于读取记录有垃圾投放人账户信息的智能卡,例如IC卡、中国公民的第二代身份证。每个垃圾投放人拥有一智能卡,当投放垃圾时,使用该智能卡供主控制器识别其身份,并将其投放的垃圾信息记录在其智能卡中。信息提示装置用于提示垃圾投放人操作信息和账户信息,优选地,其为语音提示装置54,当垃圾投放人注册账户时、向各投放口投放垃圾时,语音提示装置54发出声音,提示垃圾投放人如何进行下一步提示,以及提示垃圾投放人其账户信息及本次垃圾投放信息。通信模块55与用于主控制器与上位机,例如一物联网平台(也即一服务器及相应的通信网络),之间的信息交互,优选为3G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设于外壳中,用于与物联网中心平台的数据通讯,完成前端垃圾投放数据及图像数据的上传下载。后端的物联网平台可以用于提供数据库资源、用户注册、变更、查询、兑换、公告等功能,是未来庞大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基础设施。 启动开关52具有多个,例如本优选实施例具有三个启动开关。每一启动开关52可以电连接、机械连接于相应盖子的驱动装置,为了便于区分,可以在启动开关52上分别标注金属、纸张、塑料等字眼,以代表按下该启动开关,即打开相应内桶对应的盖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呈箱体结构,内部设有用于承装不同类型垃圾的多个内桶;并且在所述外壳上与多个所述内桶的开口分别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投放垃圾的投放口;称重器,与多个所述内桶连接,用于分别测量多个所述内桶的重量以获得每次投入垃圾的重量;主控制器,与所述称重器连接,用于记录投入每个所述内桶的垃圾的重量;人机交互模块,与所述主控制器连接,用于输入垃圾投放人的账户信息,使得所述主控制器将垃圾投放人投放的垃圾信息记入与垃圾投放人账户,以对垃圾投放人进行激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生
申请(专利权)人:张春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