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七叶一枝花与桑葚的套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6153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2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现代中草药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七叶一枝花与桑葚的套种方法。该套种方法包括安排茬口、培育适龄壮苗、加强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七叶一枝花的量产,提高了七叶一枝花的产量,解决了目前市场七叶一枝花供应短缺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现代中草药栽培
,具体涉及。该套种方法包括安排茬口、培育适龄壮苗、加强管理。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七叶一枝花的量产,提高了七叶一枝花的产量,解决了目前市场七叶一枝花供应短缺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现代中草药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七叶一枝花与桑葚的套种方 法。
技术介绍
七叶一枝花,又名七叶莲,为百合科植物,种拉丁名为ParispolyphyllaSmith,是 一种喜阴植物,其药用部分为干燥根茎,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在我国各版药 典中予以收载,是一味应用十分普遍、疗效确凿的常用中药,在许多药物的配方和中成药生 产中得到应用。 七叶一枝花为多年生草本,生物量小,野生条件下繁殖系数较低,对生境的要求较 高,分布具有一定地域性,主要分布在恩施、张家界、宜昌、郧阳、襄阳、黄R、咸宁等地区,高 50-100厘米。根状茎粗壮,圆锥状或圆柱状,粗可达3厘米,具多数环状结节,棕褐色,具多 数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基部常带紫色。叶7-10片,轮生于茎顶,长圆形、椭圆形 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 5-5厘米,先端急尖或淅尖,基部圆形,稀楔形,全缘,无 毛;叶柄长2-5厘米通常带紫色色。花单生于茎顶,在轮生叶片上端;花梗长5-16(30)厘 米;外轮花被片(萼片)4-6,形大,似叶状,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绿色,长3. 5-8厘 米,内轮花被片(花瓣)退化呈线状,先端常渐尖,等长或长于萼片2倍;雄蕊8-12枚,花丝 与花药近等长,药隔突出部分长0. 5-1 (2)晕米;子房圆锥状,有5-6棱;花柱粗短,4-6枚, 紫色,蒴果近球形,3-6瓣裂。种子多数。花期7-8月,果期9-10月。 七叶一枝花主要应用于跌打损伤、蛇咬伤、流行性肋腺炎、扁桃腺炎、咽喉肿育、中 耳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炎等方面,具有败毒抗癌、消肿止痛、清热定惊、镇咳 平喘等功效。年需求量在1000吨以上。近年来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年产量逐步下量导致的 过度采挖;七叶一枝花生长速度慢需要五年时间种植,野生资源繁殖慢,主要以七叶一枝花 种子和根茎繁殖,种植规模和种植面积不大,造成七叶一枝花产量几近枯竭。据有关部门在 全国野生药材资源普查后显示,野生七叶一枝花产量呈逐年下降之势。然而,七叶一枝花的 市场需求逐年加大,2006年七叶一枝花商品国内市场成交量已超过700吨,较2005年销量 增长28%。2007年价格为90元?100元/kg,2009年升至170元?180元/kg,2011年已 升至310元?340元/kg。 虽然各地对七叶一枝花进行了人工种植,但是产量一直上不去,效益低下,导致七 叶一枝花的栽培规模发展缓慢,主要是因为:一是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七叶一枝花生产技术, 七叶一枝花喜阴、怕干旱、畏强光,在阳光直射或干旱条件下易发生倒苗或死苗,因此多生 长在有高杆植物遮蔽的阴凉处;它耐阴、喜肥、耐寒,在肥水富足的地方生长良好,根茎大。 目前大多数采用的种植技术无法达到七叶一枝花生长良好所需求的原生态环境,裸露种植 阳光直射,温度高,倒苗早,生育期缩短,根茎生长量小,无法达到高产,采用搭棚种植成本 高,降低了经济效益;二是农民分散种植,规模小,药农对七叶一枝花生长发育过程对生长 环境、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肥料等诸多因素的要求规律和调控方法无法掌握,无法满足 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要求,致使种植技术难以过关,产量低下,制约了七叶一枝花生产;三 是目前七叶一枝花的人工种植大多采用根茎繁殖,种子成本高;四是七叶一枝花单品种种 植,菌核病、立枯病、金龟子等病虫害危害很大,导致病虫害危害严重;五是七叶一枝花种 植、水肥管理、加工等用工费用高,种植得不偿失,导致直接经济效益很低。 因此将七叶一枝花与桑葚进行套种,是解决目前七叶一枝花推广和扩大种植的有 效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七叶一枝花与桑葚的套种 方法,该套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七叶一枝花的产量,且最大化的利用了土地资源,实现了七 叶一枝花的量产,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七叶一枝花供应短缺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七叶一枝花和桑葚套种的方法,包括安排茬口、培育适龄壮苗、加强管理。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安排茬口的不同时间段的工作为3月下旬将七 叶一枝花定植于中棚内,棚距55-65厘米,棚宽350-450厘米,棚内行距50-60厘米,穴距 25-35厘米,每穴1-3株,每亩12000-15000株;4月下旬开始采摘;5月上旬在棚外空背上 套种双行桑葚,行距200-250厘米,株距10-15厘米,每亩2000-2500株;9月上旬收获,10 月中旬拉秧。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培育适龄壮苗为头年12月下旬在温室内用电热 温床进行七叶一枝花育苗;播种前用25-30°C的水浸种7-8小时,播后地温保持在24-25°C; 2月下旬将幼苗由温室移入塑料拱棚内进行提温催苗,棚内地温控制在15-30°C,气温控制 在20-30°C ;定植前10-15天进行通风炼苗。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加强管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a、 除草与施肥:结合七叶一枝花和七叶一枝花的管理,见草就拔,间隔一定时间施用药 材所需肥料; b、 病虫害防治:结合七叶一枝花的病虫害防治,适当喷施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如果发 现七叶一枝花病毒病发生,在病穴用5%菌毒清水剂,或者将病株拔出;如果发现金龟子危 害用90%结晶敌百虫80(Γ10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 c、 肥水管理:每亩施入1 :3人畜粪水100(Tl500kg,每次间隔30天左右,5月进入雨 季,要及时清沟排水,如遇长期干旱,应及时浇水,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将水灌入围沟内,透 水1晚(晚6点至翌日8点)后将水排放,水深以低于厢面5cm为宜,施肥时可以将七叶一 枝花一起施肥,操作更简便,减少用工;在全生育期施纯氮19-23公斤的条件下,施以底肥 25%-35%、追肥65%-75% ;拔节期亩施纯氮9. 5-11. 5公斤,折碳铵56-68公斤;大喇叭口期亩 施纯氮3. 8-4. 6公斤,折碳铵22-27公斤。 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七叶一枝花的量产,提高了七叶一枝花的产量,解决了目前市场七 叶一枝花供应短缺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七叶一枝花和桑葚套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安排巷口: 安排茬口的不同时间段的工作为3月下旬将七叶一枝花定植于中棚内,棚距55厘米, 棚宽350厘米,棚内行距50厘米,穴距25厘米,每穴1株,每亩12000株;4月下旬开始采 摘;5月上旬在棚外空背上套种双行桑葚,行距200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2000株;9月上 旬收获,10月中旬拉秧。 (2)培育适龄壮苗 培育适龄壮苗为头年12月下旬在温室内用电热温床进行七叶一枝花育苗;播种前用 25°C的水浸种7小时,播后地温保持在24°C;2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七叶一枝花和桑葚套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安排茬口、培育适龄壮苗、加强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芮栋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瑞龙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