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舵杆密封装置,属于船舶舵系配套设备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由填料密封、浮动式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防沙圈装置三个部分串联布置组成;所述的填料密封装置包括填料和填料压盖,所述的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包括V型密封圈和V型密封圈座,所述的防沙圈装置包括防沙圈和防沙圈压盖。所述的填料密封装置采用行星齿轮的快速压紧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单一填料密封的基础上,增加了浮动式V型圈密封装置和防沙圈装置,能有效降低密封装置漏水的风险,且改进后便于人员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舵杆密封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舵系配套设备的
,具体涉及船舶舵系舵杆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舵杆密封装置结构为单一填料密封,在实船使用过程中,较容易发生漏水并导致填料压盖及压紧螺柱锈蚀现象;填料压盖在压紧过程中容易产生偏斜,在发生漏水后,需要同时拧紧填料压盖上的压紧螺母才能比较平整地压紧填料压盖,对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经检索,中国专利号:201320790916.2,专利技术名称:舵杆应急密封装置,该技术的装置包括压盖(1)、压盖螺钉(2)、油封(3),在上密封座(4)的内腔中舵杆外圈上设置有油封(3),并由压盖(1)密封压盖螺钉(2)锁紧,其特征在于:在上密封座(4)的下方设置有下密封本体(6),在下密封本体(6)的内腔中舵杆外圈上设置有应急密封圈(10),应急密封圈(10)与下密封本体(6)之间设置有挡环(12),并由应急密封压盖(7)密封螺钉锁紧。但是该申请案中的应急密封装置解决的是船舶在海上行驶过程中舵杆密封失效,无法检修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易发生漏水问题的舵杆密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舵杆密封装置在实艇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漏水和对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问题,本专利技术对现有的舵杆密封装置进行了较大改进,提供一种新型的舵杆密封装置,解决了原密封装置容易漏水的问题,而且便于人员操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舵杆密封装置,由填料密封装置、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防沙圈装置三个部分串联布置组成;所述的填料密封装置包括填料和填料压盖,所述的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包括V型密封圈和V型密封圈座,所述的防沙圈装置包括防沙圈和防沙圈压盖。所述的防沙圈和第一防沙圈压盖套在舵杆上,安装在左侧舱外舵密封壳体上,主要防止海水中杂质进入舵杆密封装置,填料安装在舵密封壳体内,过渡板套在舵杆上,通过第二螺钉和垫圈固定到舵密封壳体右侧,螺柱拧紧安装在过渡板上,分别在每个螺柱上套入圆螺母,在可调填料压盖上装入两道第二Ο型圈然后套在螺柱上,每个螺柱上套入小齿轮,将圆螺母旋在小齿轮上,圆螺母装上第一螺钉防止圆螺母松脱,在可调填料压盖右侧套上大齿轮,与所有小齿轮啮合,且转动灵活。所述的可调填料压盖内孔中按顺序装入第一压圈、V型密封圈、第二压圈、V型密封圈座,将密封压盖装上第一Ο型圈后与可调填料压盖用螺钉联接,再把防沙圈和第二防沙圈压盖用螺栓联接到密封压盖上,右侧防沙圈主要用于防止舱内舵杆上脏污进入舵杆密封装置;所述的V型密封圈座预先装上V型密封圈、第三Ο型圈和第四Ο型圈后再装入可调填料压盖中。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压圈顶在右侧V型密封圈的V型槽内,此为固定式的,第二压圈的右侧也安装了一道V型密封圈,右侧V型密封圈整个安装在V型密封圈座内,V型密封圈座可在可调填料压盖内浮动。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设计时将第二道V型密封圈和Ο型圈设计为浮动式的,即密封圈及压圈装入可沿舵杆径向浮动的V型密封座内,其径向浮动值为2mm。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单一填料密封的基础上,增加了浮动式V型圈密封装置和防沙圈装置,且将填料密封的压紧方式由逐个螺母拧紧改为采用行星齿轮的快速压紧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以成型密封件(V型密封圈)作为主密封,在正常情况下起密封作用,同时具有填料密封作为应急密封,在主密封失效时作为应急密封使用;浮动式V型圈密封装置对从填料密封处渗漏过来的海水进行收集和密封,且能够消除由于安装误差、舵杆偏移、磨损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填料密封采用的快速压紧装置能够手动快速、平整地压紧或松开填料,实现对填料压紧程度的调节。2、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由填料密封、浮动式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防沙圈装置三个部分串联布置组成,能有效降低密封装置漏水的风险,且改进后便于人员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舵杆密封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舵杆密封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视放大图。图中标号说明:1、防沙圈,2、第一防沙圈压盖,3、填料,4、螺柱,5、可调填料压盖,6、小齿轮,7、大齿轮,8、圆螺母,9、第一螺钉,10、第一Ο型圈,11、密封压盖,12、第二防沙圈压盖,13、第二Ο型圈,14、第一压圈,15、第二压圈,16、V型密封圈,17、V型密封圈座,18、第三Ο型圈,19、第四Ο型圈,20、过渡板,21、垫圈,22、第二螺钉,23、舵杆,24、舵密封壳体,25、舱外,26、舱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舵杆密封装置,由填料密封装置、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防沙圈装置三个部分串联布置组成;所述的填料密封装置包括填料3和填料压盖5,所述的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包括V型密封圈16和V型密封圈座17,所述的防沙圈装置包括防沙圈1和防沙圈压盖。防沙圈1和第一防沙圈压盖2套在舵杆23上,安装在左侧舱外25舵密封壳体24上,主要防止海水中杂质进入舵杆密封装置,填料3安装在舵密封壳体24内,过渡板20套在舵杆23上,通过第二螺钉22和垫圈21固定到舵密封壳体24右侧,螺柱4拧紧安装在过渡板20上,分别在每个螺柱4上套入圆螺母8,在可调填料压盖5上装入两道第二Ο型圈13然后套在螺柱4上,每个螺柱4上套入小齿轮6,将圆螺母8旋在小齿轮6上,圆螺母8装上第一螺钉9防止圆螺母松脱,在可调填料压盖5右侧套上大齿轮7,与所有小齿轮啮合,且转动灵活。在可调填料压盖5内孔中按顺序装入第一压圈14、V型密封圈16、第二压圈15、V型密封圈座17,将密封压盖11装上第一Ο型圈10后与可调填料压盖用螺钉联接,再把防沙圈1和第二防沙圈压盖12用螺栓联接到密封压盖11上,右侧防沙圈主要用于防止舱内26舵杆上脏污进入舵杆密封装置。所述的V型密封圈座17预先装上V型密封圈16、第三Ο型圈18和第四Ο型圈19后再装入可调填料压盖5中。所述的第一压圈14顶在右侧V型密封圈16的V型槽内,此为固定式的,第二压圈15的右侧也安装了一道V型密封圈16,右侧V型密封圈整个安装在V型密封圈座17内,V型密封圈座17可在可调填料压盖5内浮动。本舵杆密封装置以成型密封件(V型密封圈)作为主密封,在正常情况下起密封作用,同时具有填料密封作为应急密封,在主密封失效时作为应急密封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主密封:可调填料压盖和舵密封壳体间采用两道Ο型圈,进行静密封;可调填料压盖和舵杆之间采用两道V型密封圈和一道Ο型圈进行动密封,阻止透过填料的海水进入舱内。为适应舵杆中心相对舵密封壳体中心的变化,防止舵杆与密封装置进行硬摩擦,设计时将第二道V型密封圈、第三Ο型圈第四Ο型圈设计为浮动式的,即密封圈及第二压圈15装入可沿舵杆径向浮动的V型密封圈座内,其径向浮动值为2mm。本专利技术的应急密封:在舵密封壳体内孔填满填料,再装入可调填料压盖。具有压紧和调整作用的可调填料压盖由几个联动的螺柱压紧,以实现均匀、平稳的压紧、调整填料,使填料发挥最佳效应。实船安装时将可调填料压盖轴向压紧填料后再将小齿轮松开半圈,使填料轴向留有一定的压缩余量;使用应急密封时,转动其中一个小齿轮时,可通过大齿轮使其余小齿轮同时转动,即可使小齿轮同时带动该大齿轮沿专用螺柱均匀移动,即带动了可调填料压盖均匀移动,使填料均匀的压紧或松开。防沙圈装置:在艏、艉端各设一道防尘、防沙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舵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填料密封装置、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防沙圈装置三个部分串联布置组成;所述的填料密封装置包括填料(3)和填料压盖(5),所述的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包括V型密封圈(16)和V型密封圈座(17),所述的防沙圈装置包括防沙圈(1)和防沙圈压盖,所述的填料密封装置采用行星齿轮的快速压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舵杆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填料密封装置、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防沙圈装置三个部分串联布置组成;所述的填料密封装置包括填料(3)和填料压盖(5),所述的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包括V型密封圈(16)和V型密封圈座(17),所述的防沙圈装置包括防沙圈(1)和防沙圈压盖,所述的填料密封装置采用行星齿轮的快速压紧装置;所述防沙圈压盖包括第一防沙圈压盖(2)和第二防沙圈压盖(12);所述的填料密封装置、V型密封圈密封装置和防沙圈装置的部件连接为:防沙圈(1)和第一防沙圈压盖(2)套在舵杆(23)上,安装在左侧舱外舵密封壳体(24)上,填料(3)安装在舵密封壳体(24)内,过渡板(20)套在舵杆(23)上,通过第二螺钉(22)和垫圈(21)固定到舵密封壳体(24)右侧,螺柱(4)拧紧安装在过渡板(20)上,分别在每个螺柱(4)上套入圆螺母(8),在可调填料压盖(5)上装入两道第二Ο型圈(13)然后套在螺柱(4)上,每个螺柱(4)上套入小齿轮(6),将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华,仇正南,刘华田,练跃东,曹海建,崔元桃,崔秀兰,张良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船用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