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驱动器及其电容帽组件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660755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2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交流伺服驱动器,主要包括散热部件、安装在散热部件上的电源基板、控制基板和电解电容单元;所述电解电容单元包括电容基板、设置在该电容基板上的电容和电容帽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多个电容帽连接形成电容帽组件,并通过在电容帽组件上设置的引脚及电容的引脚,焊接在电容基板上,形成一体化的电解电容单元。用螺钉等紧固件,通过电容帽两端设置的通孔把电解电容单元固定在散热部件上,从而实现电解电容单元的支撑与固定,进而防止因驱动器工作时的振动引起电容帽的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驱动器及其电容帽组件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器,特别是一种伺服驱动器;以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容帽组件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伺服驱动器为一种用于驱动伺服马达转动的驱动器,主要包括了散热部件、控制基板、电源基板和电容基板。其中该电容基板上设有电容及电容帽。电容基板通过导线与电源基板相连,为电源基板提供稳定的电能。由于当交流伺服驱动器在超出额定电压时,电解电容内部压力会随之上涨,即存在爆炸的可能性,故需要使用防爆用的电容帽。请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交流伺服驱动器的爆炸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基板1a、电源基板2a和控制基板3a层叠设置在散热部件4a的平面基板上并与其平行。所述散热部件4a的散热片41a和电源基板2a接触,而散热部件的散热风扇42a的中心处正对于散热片41a与电源基板2a的接合处,即该散热风扇42a其中一半对着散热片41a,另一半对着电源基板2a。所述电容11a分别垂直设置在电容基板1a上,从而与散热部件4a的平面基板垂直。而现有技术中的电容帽5a为单一的中空圆柱形盖体,所述电容帽5a套设在电容11a上,并覆盖在电容顶部约1/3的位置。这样,只有保证电容帽的尺寸精确度很高,才能够紧密套设在电容上以保证电容帽与电容的紧密贴合。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保证比较精准的公差,否则可能会导致电容帽与电容的尺寸不匹配。若电容帽的内径偏大于电容的外径,则难以使电容帽紧密贴合在电容上,由于驱动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频率的振动,故会导致电容帽晃动,产生噪音,甚至会脱落。若电容帽的内径小于电容顶部的外径,则难以将电容帽套设在电容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内部结构更加稳固和紧凑的交流伺服驱动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驱动伺服马达的交流伺服驱动器,包括散热部件、安装在散热部件上的电源基板、控制基板和电解电容单元;所述电解电容单元包括电容基板、设置在该电容基板上的电容和电容帽组件;所述电容帽组件由至少两电容帽并排连接形成,所述每个电容帽分别包裹在每个电容上;所述电容帽组件固定在电容基板上,形成一体化的电解电容单元。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多个电容帽连接形成电容帽组件,并通过在电容帽组件上设置的引脚及电容的引脚,焊接在电容基板上,形成一体化的电解电容单元。用螺钉等紧固件,通过电容帽两端设置的通孔把电解电容单元固定在散热部件上,从而实现电解电容单元的支撑与固定,防止因驱动器工作时的振动引起电容帽的脱落。进一步,通过将多个电容帽并排连接形成一体,可以减少电容之间的距离,使电容之间更加紧凑,同时,也可使电容帽在防爆上效果更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容帽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引脚,且该电容帽组件通过该引脚固定在电容基板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电容帽包括底盖和固设在该底盖上的侧壁,且该侧壁设有一开口;相邻两电容帽通过该侧壁连接,且每个电容帽的侧壁开口朝向一致;所述每个引脚分别设置在两相邻电容帽的侧壁的连接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引脚为包括一横向连接部和一垂直尖端部;所述横向连接部位于两相邻的侧壁的连接处内,该垂直尖端部穿过两相邻侧壁的连接处,并突出在电容帽圆柱侧壁的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电容盖侧壁上设有筋条,且该筋条位于侧壁内侧。通过该筋条,可以加固电容和电容帽之间的连接,当电容帽的直径及电容直径变动时,通过调整用的该筋条,将电容牢固的束缚在电容帽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电容底盖下设有一排气槽,且该排气槽位连接与相邻两电容盖之间;该排气槽的一端设有一与底盖外部连通的开口。在电容发生爆炸时,会产生一定量的电解性气体,故通过该排气槽可将电解性气体排出,防止电解性气体的聚集,从而引起驱动器内部发生着火。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电容帽组件两端的电容帽上分别设有两连接爪部;该两连接爪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两电容帽的底盖下方;该连接爪部包括一垂直支撑部和设置在该支撑部上的卡凸;所述散热部件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侧架,两侧架上分别设有与该卡凸匹配的通孔,且该连接爪部上的卡凸位于所述的通孔中。通过该卡凸使电容帽组件与散热部件的连接更加稳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凸的端部设置有斜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电容帽组件的两端各设有一连接耳,其中一连接耳上设有一圆孔,另一连接耳上设有一异形孔,该异形孔外围由两半圆和连接于两半圆的直线围绕形成;所述散热部件的两侧架的对应处分别设有一螺纹孔,且该电容帽组件两端的连接耳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两螺纹孔连接。在安装时,通过螺钉将电容帽组件与散热部件固定,通过异形孔,可以容纳在安装时发生的偏差,起到调整位置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散热部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架;该电源基板和控制基板位于两侧架之间并相对设置,该电解电容单元的电容基板设置在两侧架之间,位于底板的上方并与其相对,并与电源基板和控制基板垂直。通过将电解电容单元悬挂在散热部件的侧架上,从而减少驱动器的横向的占用空间,减少驱动器的体积。进一步,将电源基板和控制基板分设在电容基板的两侧,通过电容帽组件实现电源基板和控制基板的绝缘,从而驱动器内部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占用空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电容帽组件的安装方法,所述电容帽组件由至少两电容帽并排连接形成,所述每个电容帽分别包裹在每个电容上;所述电容帽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引脚,且该电容帽组件通过该引脚及电容引脚焊接在电容基板上,形成一体化的电解电容单元;位于电容帽组件两端的电容帽上分别设有两连接爪部;该两连接爪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两电容帽的底盖下方;该连接爪部包括一垂直支撑部和设置在该支撑部上的卡凸;所述散热部件上的两侧架上分别设有与该卡凸匹配的通孔,且该连接爪部上的卡凸位于所述的通孔中;所述电容帽组件的两端各设有一连接耳,其中一连接耳上设有一圆孔,另一连接耳上设有一异形孔,该异形孔外围由两半圆和连接于两半圆的直线围绕形成;所述散热部件的两侧架上分别设有一螺纹孔,且该电容帽组件两端的连接耳分别通过螺钉与所述两螺纹孔连接;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容焊接在电容基板上,再将电容帽组件套设在电容上,并将该电容帽组件的引脚焊接在电容基板上,形成一体化电解电容单元;将该电容基板设置在支架的上方,并将电容帽组件两端的爪部的卡凸嵌设在散热部件的侧架的通孔中;通过螺钉将电容帽组件两端的连接耳固定在散热部件的两侧架上,其中,先将具有圆孔的连接耳固定在其中一侧架上,再将具有异形孔的连接耳固定在另一侧架上。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交流伺服驱动器的爆炸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交流伺服驱动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交流伺服驱动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交流伺服驱动器的爆炸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帽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帽组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引脚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帽组件的连接耳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电容帽组件的爪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爪部与侧架的局部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和图4,其中,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伺服驱动器及其电容帽组件的安装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驱动器,包括散热部件、安装在散热部件上的电源基板、控制基板和电解电容单元;所述电解电容单元包括电容基板、设置在该电容基板上的电容和电容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帽组件由至少两电容帽并排连接形成,所述每个电容帽分别包裹在每个电容上;所述电容帽组件固定在电容基板上,形成一体化的电解电容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驱动器,包括散热部件、安装在散热部件上的电源基板、控制基板和电解电容单元;所述电解电容单元包括电容基板、设置在该电容基板上的电容和电容帽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帽组件由至少两电容帽并排连接形成,所述每个电容帽分别包裹在每个电容上;所述电容帽组件固定在电容基板上,形成一体化的电解电容单元;所述每个电容帽包括一底盖和固设在该底盖上的侧壁,且该侧壁未与底盖接触的一端设有一开口;相邻两电容帽通过该侧壁连接,且每个电容帽的侧壁开口朝向一致;所述电容帽组件上设有至少一个引脚,且该电容帽组件通过该引脚固定在电容基板上;所述每个引脚分别设置在两相邻电容帽的侧壁的连接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为包括一横向连接部和一垂直尖端部;所述横向连接部位于两相邻的侧壁的连接处内,该垂直尖端部穿过两相邻侧壁的连接处,并突出在电容帽侧壁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电容帽底盖的根部上设有筋条,且该筋条位于侧壁内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电容帽底盖下设有一排气槽,且该排气槽连接于相邻两电容帽底盖之间;该排气槽的一端设有一与底盖外部连通的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位于电容帽组件两端的电容帽上分别设有两连接爪部;该两连接爪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两电容帽的底盖下方;该连接爪部包括一垂直支撑部和设置在该支撑部上的卡凸;所述散热部件上设有两相互平行的侧架,两侧架上分别设有与该卡凸匹配的通孔,且该连接爪部上的卡凸位于所述的通孔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凸的端部设置有斜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伺服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帽组件的两端各设有一连接耳,其中一连接耳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闪谢滨张明利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松下马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