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旨在提供一种可调节直径的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包括放卷轴本体,所述放卷轴本体包括转动杆、空筒、传动机构、至少三个支撑块,所述各支撑块和空筒之间滚动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支撑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穿设支撑块和空筒,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中心杆和套设在中心杆端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置在空筒内,所述转动杆上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调节放卷轴的直径使其适应不同直径的卷筒,避免为了适应不同直径的卷筒而需要经常更换放卷轴的麻烦,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旨在提供一种可调节直径的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包括放卷轴本体,所述放卷轴本体包括转动杆、空筒、传动机构、至少三个支撑块,所述各支撑块和空筒之间滚动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支撑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穿设支撑块和空筒,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中心杆和套设在中心杆端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置在空筒内,所述转动杆上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啮合。本技术的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调节放卷轴的直径使其适应不同直径的卷筒,避免为了适应不同直径的卷筒而需要经常更换放卷轴的麻烦,提高了生产效率。【专利说明】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
本技术涉及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可调节直径的放置卷筒的放卷轴。
技术介绍
卷筒,在生产线上经常使用到的,用来收放类似纸,胶带或者铝箔之类的需要卷曲的产品,在生产线上,卷筒一般设置在生产线的开始出或者结束处用来收放需要卷曲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不同直径的卷筒,这时就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放卷轴来适应该卷筒,放卷轴在频繁更换的过程中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使得生产率不够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技术方案来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直径的放置卷筒的放卷轴,该放卷轴通过调节直径来适应不同直径的卷筒,不需要再去更换放卷轴,这样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包括放卷轴本体,所述放卷轴本体包括转动杆、空筒、传动机构、至少三个支撑块,所述各支撑块和空筒之间滚动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支撑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穿设支撑块和空筒,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中心杆和套设在中心杆端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置在空筒内,所述转动杆上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块通过传动机构滚动连接空筒,所述支撑块对应设置传动机构,支撑块设置有多个,至少三个,所述支撑块的外弧面和空筒所在的圆面形成同心圆,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穿设支撑块和空筒,在中心杆的端部设置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安设在空筒内,所述转动杆上设有主动轮,转动杆插设在空筒内,该主动轮和从动轮对应设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啮合,两个从动轮对应一个主动轮啮合也可以多个从动轮对应一个主动轮啮合设置。这样通过转动转动杆,转动杆带动主动轮,主动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轮转动,这样的传动机构传动准确,传动的精准率高,使得放卷轴的直径调节比较精准,通过传动机构动力输出到支撑块上,使得支撑块同步向外扩大或者向内缩小从而达到调节直径的目的,不需要再通过更换放卷轴来适应不同直径的卷筒,省时省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杆相对从动轮的另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中心杆和支撑块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心杆的一端设有从动轮,在其另一端设有外螺纹,在支撑块上设有和该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中心杆在从动轮的转动下转动,使得和中心杆螺纹配合的支撑块发生转动,传动效率高,运动平稳,灵敏度高。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块上还设有安装孔,所述空筒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插设在安装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块上设置安装孔,在空筒上设置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抵设在支撑块上的安装孔内,在支撑块被迫向外或者向内转动时,固定柱抵设在支撑块的安装孔内,这样就限制了支撑块左右转动的传动范围,使支撑块只能向外或者向内传动,这是优化设置,防止支撑块在受力时发生转动。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筒上设有通孔,所述中心杆穿设过通孔且与通孔滚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空筒上设置通孔,中心杆插设在通孔处,中心杆在从动轮的传动下相对空筒发生转动,优化设计可以在空筒的通孔处设置滚珠轴承,这样中心杆可以摩擦更小的转动,方便转动力的转换,使传动效果达到最佳。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技术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的结构示意图二 ; 图3为本技术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技术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技术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6为本技术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中:1、支撑块;2、转动杆;3、空筒;4、王动轮;5、通孔;6、固定柱;7、中心杆;8、外螺纹;9、螺纹孔;10、安装孔;11、从动轮;12、卷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技术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一种放置卷筒12的放卷轴,包括放卷轴本体,所述放卷轴本体由转动杆2、空筒3、传动机构、四个支撑块I组成,如图一所示四个支撑块I围绕空筒3圆周均匀设置,四个支撑块I的外弧面和卷筒12所在的圆面形成同心圆,四个支撑块I对应设置四个传动机构,四个传动机构分为两组,每组两个传动机构相对空筒3的中心轴对称设置,且两组传动机构交错设置,在每个支撑块I上都设有螺纹孔9和安装孔10,每个螺纹孔9连接对应中心杆7上的外螺纹8,所述每个中心杆7穿设在空筒3的通孔5上,在每个中心杆7的另一端设有从动轮11,从动轮11设置在空筒3内,四个空筒3内插设有转动杆2,转动杆2上设有两个主动轮4,每组对应一个主动轮4。主动轮4和从动轮11均为同一型号的斜齿轮,主动轮4与对应设置的两个从动轮11啮合,在空筒3上还设有四个固定柱6,所述每个固定柱6分别抵设住支撑块I上的安装孔10,安装孔10的深度和螺纹孔的深度9相同,固定柱6相对空筒3的长度和中心杆7相对空筒3的长度相同。 在安装时,在空筒3上设置有四个通孔5,将每个中心杆7插设在空筒3上的通孔5处,将每个从动轮11固定套设在中心杆7设置在空筒3内的端部,中心杆7对应从动轮11的另一端穿设过支撑块I上的螺纹孔9且中心杆7和螺纹孔9螺纹配合,设置在空筒3上的固定柱6恰好插设在支撑块I上对应的安装孔10内,在空筒3的内部,先将一个主动轮4固定在转动杆2上,转动杆2插设在空筒3内,使得这个主动轮4和第一组从动轮11啮合(即主动轮4和从动轮11的齿数和压力角相等,主动轮4的齿廓紧密相切接触于从动轮11的齿槽),然后将另一个主动轮4从空筒3的另一端套设到转动杆2上和另一组从动轮11啮合,完成了放卷轴的安装。 在使用时,转动转动杆2,使得设置在转动杆2上的两个主动轮4同步转动,主动轮4带动中心杆7上与之啮合的两组从动轮11同步转动,这样就使得四根中心杆7同步转动,中心杆7的另一端的外螺纹8螺纹配合支撑块I上的螺纹孔9运动,使得支撑块I受力传动,空筒3上的固定柱6插设在支撑块I上的安装孔10内,这样就限制了支撑块I的左右转动,使得支撑块I只能沿着中心杆的轴线方向运动,这样就可以使支撑块I向外运动,扩大了放卷轴的直径,当反转转动杆2的时候就缩小了放卷轴的直径,这样就达到了调节放卷轴的直径的目的,从而使其适应不同直径的卷筒12,调试好之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置卷筒的放卷轴,包括放卷轴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轴本体包括转动杆、空筒、传动机构、至少三个支撑块,所述各支撑块与空筒之间滚动连接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支撑块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传动机构的两端分别穿设支撑块和空筒,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中心杆和套设在中心杆端部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置在空筒内,所述转动杆上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仁勉,汤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美乐铝箔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