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循环水的自然通风冷却塔的部件,尤其是一种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一种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反射盘本体,所述反射盘本体的中间开设有通水孔,反射盘本体包括反射部、水流过渡部和支脚部,所述反射部由多层圆盘叠加而成,圆盘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圆盘两端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弧面,所述水流过渡部为筒状结构,所述支脚部一端连接在水流过渡部外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现有喷溅装置上反射盘的结构进行改进,实现了多层次溅散水滴,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喷溅装置的喷溅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工业循环水的自然通风冷却塔的部件,尤其是一种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一种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反射盘本体,所述反射盘本体的中间开设有通水孔,反射盘本体包括反射部、水流过渡部和支脚部,所述反射部由多层圆盘叠加而成,圆盘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圆盘两端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弧面,所述水流过渡部为筒状结构,所述支脚部一端连接在水流过渡部外围上。本技术通过对现有喷溅装置上反射盘的结构进行改进,实现了多层次溅散水滴,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喷溅装置的喷溅效果。【专利说明】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
本技术涉及工业循环水的自然通风冷却塔的部件,尤其是一种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
技术介绍
冷却塔在工业循环水系统应用广泛,喷溅装置是冷却塔的主要部件,其效果直接影响冷却塔的效率和工艺系统的生产效率,关系到节能降耗。目前在工业循环水的自然通风冷却塔中广泛应用的喷溅装置有反射型和离心式两大类,反射型喷溅装置具有两个反射盘,即上盘和下盘,配水管下来的水垂直冲击下盘后一部分溅散到设置在下盘上方的上盘,然后再由上盘溅散到填料中去,溅散效果较好,基本没有中空现象,但这种喷溅装置受到水头影响会降低溅散效果,一般要求最低水头不得低于喷嘴出口直径的六倍,在低水头情况下,溅散效果极差,且由于上下盘之间间距容易受到限制,造成堵塞,水流状态为线性射流。所以应该对上盘加以改进,避免水流状态为线性射流,使得上盘上的循环水能喷洒至规定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 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反射盘本体,所述反射盘本体的中间开设有通水孔,反射盘本体包括反射部、水流过渡部和支脚部,所述反射部由多层圆盘叠加而成,圆盘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圆盘两端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弧面,所述水流过渡部为筒状结构,所述支脚部一端连接在水流过渡部外围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部设有三个支脚。设计三个支脚是为了更好地固定反射盘本体。 更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支脚部的稳定性,所述支脚之间的夹角为120°。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对现有喷溅装置上反射盘的结构进行改进,实现了多层次溅散水滴,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喷溅装置的喷溅效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射盘本体,2.通水孔,3.弧面,4.支脚,11.反射部,12.水流过渡部, 13.支脚部。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一种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反射盘本体1,反射盘本体I的中间开设有通水孔2,反射盘本体I包括反射部11、水流过渡部12和支脚部13,反射部11由多层圆盘叠加而成,圆盘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圆盘两端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弧面3,水流过渡部12为筒状结构,支脚部13 —端连接在水流过渡部12外围上。 反射部11由多层圆盘叠加而成,圆盘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圆盘两端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弧面3,反射盘本体I可以不同角度的及不同层次的溅散水滴,将一部分循环水喷洒至规定的范围。 进一步地,支脚部13设有三个支脚4。设计三个支脚4是为了更好地固定反射盘本体I。 更进一步地,为了确保支脚部13的稳定性,支脚4之间的夹角为120°。 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反射盘本体(1),所述反射盘本体(I)的中间开设有通水孔(2),反射盘本体(I)包括反射部(11)、水流过渡部(12)和支脚部(13),所述反射部(11)由多层圆盘叠加而成,圆盘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圆盘两端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弧面(3),所述水流过渡部(12)为筒状结构,所述支脚部(13) —端连接在水流过渡部(12)外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部(13)设有三个支脚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4)之间的夹角为120°。【文档编号】F28F25/06GK203949553SQ201420287911【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专利技术者】刘剑卿 申请人:刘剑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溅装置上用反射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反射盘本体(1),所述反射盘本体(1)的中间开设有通水孔(2),反射盘本体(1)包括反射部(11)、水流过渡部(12)和支脚部(13),所述反射部(11)由多层圆盘叠加而成,圆盘的直径由上而下依次增大,圆盘两端的位置处设有向下凹陷的弧面(3),所述水流过渡部(12)为筒状结构,所述支脚部(13)一端连接在水流过渡部(12)外围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卿,
申请(专利权)人:刘剑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