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脂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钢珠、弹簧、阀体以及阀帽,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进脂孔,所述阀帽设置在阀体对应进脂孔的一端,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与进脂孔连通的注脂通道,所述弹簧与钢珠均设置在注脂通道内,所述钢珠设置在注脂通道对应进脂孔的一端,所述弹簧一端与钢珠连接,所述本体还包括主拆卸部,所述阀体对应进脂孔的另一端设置有副拆卸部,所述主拆卸部与副拆卸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拆卸部上贯通设置有出脂孔,所述出脂孔与注脂通道连通,所述弹簧对应钢珠的另一端抵触在主拆卸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一种分体式的阀体,且加工难度低,在制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话还能进行返工,从而防止报废,并提高成品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脂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钢珠、弹簧、阀体以及阀帽,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进脂孔,所述阀帽设置在阀体对应进脂孔的一端,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与进脂孔连通的注脂通道,所述弹簧与钢珠均设置在注脂通道内,所述钢珠设置在注脂通道对应进脂孔的一端,所述弹簧一端与钢珠连接,所述本体还包括主拆卸部,所述阀体对应进脂孔的另一端设置有副拆卸部,所述主拆卸部与副拆卸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拆卸部上贯通设置有出脂孔,所述出脂孔与注脂通道连通,所述弹簧对应钢珠的另一端抵触在主拆卸部上。本技术具有一种分体式的阀体,且加工难度低,在制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话还能进行返工,从而防止报废,并提高成品率。【专利说明】一种注脂阀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计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注脂阀。
技术介绍
注脂阀一般应用于大型机械、石油化工装备、球阀、平面闸阀等设备上,是用来给机械设备加注密封脂的装置;现有的注脂阀一般由阀体、弹簧、钢球以及阀盖组成,阀体包括进脂孔和出脂孔,且阀体内开设有均与进脂孔和出脂孔连通的注脂通道,且进脂孔与出脂孔的口径均小于注脂通道的口径,阀盖设置在阀体对应进脂孔的一端,从而起到密封作用;钢球与弹簧均设置在注脂通道内,钢珠设置在注脂通道对应进脂孔的一端,弹簧一端与钢珠连接且另一端抵触在出脂孔上,弹簧的处于压缩状态,钢球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堵住进脂孔;注脂阀在使用时,先将阀盖拧下,再从进脂孔注脂,在注脂压力的作用下,钢球被顶开,从而使密封脂从出脂孔流出;但是目前的注脂阀的阀体是一体化结构,弹簧与钢球均设置在阀体内,导致阀体与弹簧以及钢球之间的加工精度较低,且加工难度很大,一旦在制造过程中出现差错,就会使注脂阀报废,导致成品率较低,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的阀体,且加工难度低,在制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话还能进行返工,从而防止报废,并提高成品率的注脂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脂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钢珠、弹簧、阀体以及阀帽,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进脂孔,所述阀帽设置在阀体对应进脂孔的一端,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与进脂孔连通的注脂通道,所述弹簧与钢珠均设置在注脂通道内,所述钢珠设置在注脂通道对应进脂孔的一端,所述弹簧一端与钢珠连接,所述本体还包括主拆卸部,所述阀体对应进脂孔的另一端设置有副拆卸部,所述主拆卸部与副拆卸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拆卸部上贯通设置有出脂孔,所述出脂孔与注脂通道连通,所述弹黃对应钢珠的另一端抵触在王拆卸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拆卸部与副拆卸部可拆卸连接,在生产制造时,先将钢珠塞入注脂通道内,并使钢珠堵在进脂孔与注脂通道之间,再将弹簧的一端抵触在钢珠上,这样能够方便安装生产,然后将主拆卸部装配到副拆卸部上,使弹簧对应钢珠的另一端抵触在主拆卸部上,当产生制造过程中出现差错时,还能将主拆卸部从副拆卸部上拆下,重新安装弹簧与钢珠,然后再将主拆卸部与副拆卸部重新连接,这样就能防止产品报废;当进脂孔内有润滑密封脂注入时,由于润滑密封脂的压力将弹簧顶开,从而使润滑密封脂进入注脂通道内,再从主拆卸部上的出脂孔流出,最终流入待润滑设备中,且此时钢珠将进脂孔与注脂通道隔开,润滑密封脂无法从进脂孔流出;该设计提供一种分体式的阀体,且加工难度低,在制造过程中出现差错的话还能进行返工,从而防止报废,并提高成品率。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拆卸部包括螺钉,所述副拆卸部包括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开设在阀体对应进脂孔的另一端,所述螺纹孔与注脂通道连通,所述螺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出脂孔贯通设置在螺钉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孔开设在阀体对应进脂孔的另一端,螺钉上开设有出脂孔,在生产装配时,先将钢珠与弹簧安装在注脂通道中,再将螺钉拧入螺纹孔中,且钢珠与弹簧在安装过程中出现同心度不够时,再将螺钉拧出螺纹孔,将钢珠与弹簧重新安装,保证同心度后,再将螺钉拧螺纹孔中;该设计能够降低加工难度,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差错时,能够进行返工,从而防止产品报废,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钉对应弹簧的一端开设有横截面呈环形的支撑面,所述弹簧对应钢珠的另一端抵触在支撑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在安装时需要抵触在支撑面上,且弹簧受到注脂通道内壁的限制,从而限定弹簧对应钢珠的另一端的位置,确保弹簧与进脂孔以及出脂孔之间的同心度;该设计能够限制弹簧的位置,方便弹簧的安装。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钉对应弹簧的另一端开设有用于拧动螺钉的内六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使用与内六角孔适配的六角扳手,来拧动螺钉,从而将螺钉拧入螺纹孔或者拧出螺纹孔;且由于内六角孔能够增大扳手的拧动面积,受力充分且不容易损坏;该设计能够方便拧动螺钉。 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簧与钢珠之间还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一端与钢珠抵触连接且另一端与弹簧抵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与钢珠直接进行抵触连接的话,会容易发生相对滑动,且弹簧在钢珠上的抵触面积有限;弹簧座对应的弹簧的一侧设置有供弹簧抵触的平面,且对应钢珠的一侧设置有与钢珠抵触的抵触面,所以弹簧座能够起到过渡作用;该设计能够使钢珠与弹簧连接的更加可靠。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图中:1、钢珠;2、弹簧;3、阀体;4、阀帽;5、进脂孔;6、注脂通道;7、出脂孔;8、主拆卸部;9、副拆卸部;10、螺钉;11、螺纹孔;12、支撑面;13、内六角孔;14、弹簧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案例实施的一种注脂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钢珠1、弹簧2、阀体3以及阀帽4,所述阀体3 —端设置有进脂孔5,所述阀帽4设置在阀体3对应进脂孔5的一端,所述阀体3内开设有与进脂孔5连通的注脂通道6,所述弹簧2与钢珠I均设置在注脂通道6内,所述钢珠I设置在注脂通道6对应进脂孔5的一端,所述弹簧2 —端与钢珠I连接,所述本体还包括主拆卸部8,所述主拆卸部8包括螺钉10,所述阀体3上设置有副拆卸部9,所述副拆卸部9包括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开设在阀体3对应进脂孔5的另一端,所述螺纹孔11与注脂通道6连通,所述螺钉10与螺纹孔11螺纹连接,所述出脂孔7贯通设置在螺钉10上,所述螺钉10对应弹簧2的另一端开设有用于拧动螺钉10的内六角孔13,所述出脂孔7与注脂通道6连通,所述弹簧2与钢珠I之间还设置有弹簧座14,所述弹簧座14 一端与钢珠I抵触连接且另一端与弹簧2抵触连接。 在注脂阀生产时,先在阀体3内依次开设出进脂孔5、注脂通道6以及螺纹孔11,然后将钢珠I从螺纹孔11内放入,使螺纹孔11堵在注脂通道6与进脂孔5之间,再从螺纹孔11塞入弹黃2座,使弹黃2座一端与钢珠I抵触连接,接着从螺纹孔11内塞入弹黃2,使弹簧2 —端抵触在弹簧座14上,然后将螺钉10放入螺纹孔11内,使弹簧2 —端抵触在螺钉10的支撑面12上,再使用六角扳手拧动螺纹孔11上的内六角孔13,将螺钉10拧入螺纹孔11内;当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时,通过内六角孔13将螺钉10拧出螺纹孔11,再将钢珠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脂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钢珠、弹簧、阀体以及阀帽,所述阀体一端设置有进脂孔,所述阀帽设置在阀体对应进脂孔的一端,所述阀体内开设有与进脂孔连通的注脂通道,所述弹簧与钢珠均设置在注脂通道内,所述钢珠设置在注脂通道对应进脂孔的一端,所述弹簧一端与钢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主拆卸部,所述阀体对应进脂孔的另一端设置有副拆卸部,所述主拆卸部与副拆卸部可拆卸连接,所述主拆卸部上贯通设置有出脂孔,所述出脂孔与注脂通道连通,所述弹簧对应钢珠的另一端抵触在主拆卸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甬兴机械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