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吸波材料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微波吸收特性的聚(吡咯-苯胺)/Fe3O4复合物,还涉及所述聚(吡咯-苯胺)/Fe3O4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波材料是指一种能吸收、衰减入射电磁波,并将其电磁能转换成热能散掉或使电磁波因干扰而消失的材料。吸波材料最早用于军事目的,称为“隐身材料”,然而随着电磁波的广泛应用,在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其伴生的电磁辐射对人类的身体健康损害也随之产生,所以,吸波材料在电视广播、电子器件及微波辐射防护等民用方面的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吸波材料分为传统吸波材料和新型吸波材料,新型吸波材料具有“薄、轻、宽、强”等特点,其兴起和发展为吸波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向。近几年来,导电聚合物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新型微波吸收材料,与基于金属和碳基材料的微波吸收剂相比,导电聚合物具有质轻、抗腐蚀、易于加工和电导率可调等优点,尤其是电磁功能化的导电聚合物,因其兼具无机和有机材料的特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证明,导电聚合物的引入有利于提高无机磁性材料的反射损耗,例如聚吡咯/BaFe12O19、聚吡咯/镍、聚吡咯/ZnFe2O4、聚吡咯/FeOOH、聚吡咯/Fe3O4、聚苯胺/Fe3O4及聚苯胺/BaTiO3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都优于相应的单一磁性材料;但是,单一的导电聚合物/磁性材料复合物的微波吸收频率范围较窄,难以满足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微波吸收特性的聚(吡咯‑苯胺)/Fe3O4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A、制备白色乳液往浓度为1~1.5mol/L的80~100ml氨水溶液中加入1.0~9.0mmol吡咯,得到的混合物在超声波处理下得到一种白色乳液;B、添加氯化亚铁在温度5~25℃的条件下,按照FeCl2·4H2O与吡咯的摩尔比1:0.3~3.0,往步骤A得到的白色乳液中添加0.3~0.6mol/LFeCl2·4H2O水溶液,得到含氯化亚铁的溶液;C、添加氯化铁按照FeCl2.4H2O与FeCl3·6H2O的摩尔比1:31~78,往步骤B得到的含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3.0~8.7mol/LFeCl3.6H2O水溶液,接着添加苯胺,该苯胺与吡咯的摩尔比为1:0.11~9,再在温度5~25℃的条件下搅拌反应8~12小时,然后离心分离,得到一种黑色固体产物;D、洗涤与干燥步骤C得到的固体产物分别用蒸馏水、乙醇与乙醚进行洗涤,真空干燥,得到所述的聚(吡咯‑苯胺)/Fe3O4复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微波吸收特性的聚(吡咯-苯胺)/Fe3O4复合物的制
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的步骤如下:
A、制备白色乳液
往浓度为1~1.5mol/L的80~100ml氨水溶液中加入1.0~9.0mmol吡
咯,得到的混合物在超声波处理下得到一种白色乳液;
B、添加氯化亚铁
在温度5~25℃的条件下,按照FeCl2·4H2O与吡咯的摩尔比1:
0.3~3.0,往步骤A得到的白色乳液中添加0.3~0.6mol/LFeCl2·4H2O水
溶液,得到含氯化亚铁的溶液;
C、添加氯化铁
按照FeCl2.4H2O与FeCl3·6H2O的摩尔比1:31~78,往步骤B得到
的含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3.0~8.7mol/LFeCl3.6H2O水溶液,接着添加
苯胺,该苯胺与吡咯的摩尔比为1:0.11~9,再在温度5~25℃的条件下
搅拌反应8~12小时,然后离心分离,得到一种黑色固体产物;
D、洗涤与干燥
步骤C得到的固体产物分别用蒸馏水、乙醇与乙醚进行洗涤,真
空干燥,得到所述的聚(吡咯-苯胺)/Fe3O4复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往
所述的氨水溶液中加入2.4~7.5mmol吡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
述的超声波处理是20~40KHz.与功率80~120w的条件下处理2~5min。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明,于良民,于甜甜,姜晓辉,赵海洲,李昌诚,闫雪峰,李霞,董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