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可以包括通过前驱动电机单独驱动的前轮,通过发动机和后驱动电机耦合后驱动的后轮,分别与所述前驱动电机和后驱动电机连接的蓄电池,以及自动变速器和逆变器等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多样化的混合驱动模式,当地面附着力充分且后轮驱动力足够时,只有后轮驱动,当后轮驱动力不够或地面附着力不足时,前轮也参与驱动,使得整个混合动力汽车进一步满足各种复杂工况对动力输出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动力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传统汽车一般为内燃机驱动,但是随着能源的匮乏和内燃机汽车对大气的严重污染,推动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综合了内燃机和电机驱动系统的优点,在大幅度改善能耗和排放的同时,获得内燃机汽车同样的性能,极具市场化前景。但是,现有混合动力汽车包括的无论是串联式、并联式还是混联式,大多只包括一个内燃机和一个电动机,然后将动力进行混合后再去驱动前轮或后轮。这样是混合驱动模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行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工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具有更多样化的混合驱动模式,进一步满足汽车行驶过程中各种复杂工况的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包括:用于驱动前轮的前驱动电机;发动机和后驱动电机,通过动力耦合装置进行耦合;用于驱动后轮的自动变速器,与所述动力耦合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前驱动电机和后驱动电机连接;逆变器,所述蓄电池通过所述逆变器连接所述前驱动电机和所述后驱动电机。可选地,所述动力耦合装置为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可选地,所述发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后驱动电机定子的第一端相连,并且轴心相同;所述后驱动电机定子的第二端与所述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的输入端相连。可选地,所述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连接,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后轮的后驱动轴连接。可选地,所述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入轴之间还设有制动器和离合器。可选地,所述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啮合的太阳轮、内行星齿轮、外行星齿轮以及齿圈;所述齿圈分别与所述制动器和离合器连接。可选地,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后驱动轴之间设有后差速器。可选地,所述前驱动电机定子的一端通过前差速器与所述前轮的前驱动轴连接。可选地,所述发动机设有起动电机,所述起动电机通过所述逆变器与所述蓄电池连接。可选地,所述前驱动电机和所述后驱动电机均为具有制动能量回收功能的电动机发电机。本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驱动结构中可以通过前驱动电机对汽车的前轮进行驱动,可以通过发动机和后驱动电机的组合来对后轮进行驱动;当地面附着力充分且后轮驱动力足够时,只有后轮驱动,当后轮驱动力不够或地面附着力不足时,前轮也参与驱动,使得整个混合动力汽车进一步满足各种复杂工况对动力输出的要求。2)本技术的驱动结构中后轮驱动采用了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此结构很好的解决了“两输入-单输出”的动力耦合问题,可以使得发动机和后驱动电机的动力结合更方便快捷,且能保证两动力源互不干涉;同时使得汽车换挡时间短,模式切换过程冲击小,乘坐舒适,动力性能好,提高整车的燃油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前驱动轴,2-前差速器,301-前轮,302-后轮,4-前驱动电机,5-后驱动轴,6-蓄电池,7-后差速器,8-逆变器,9-自动变速器,10-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1-后驱动电机,12-发动机,13-起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包括:前驱动电机4,主要用于驱动前轮301。发动机12和后驱动电机11,通过动力耦合装置进行耦合;耦合后再驱动后轮302。自动变速器9,与所述动力耦合装置的输出端连接,用于驱动后轮302;通常优选为多档位自动变速器。蓄电池6,分别与所述前驱动电机4和后驱动电机11连接。逆变器8,可以位于前驱动电机4与蓄电池6之间,同时还位于后驱动电机11与蓄电池6之间;蓄电池6可以通过逆变器8连接前驱动电机4和后驱动电机11。本技术的驱动结构中可以通过前驱动电机4对汽车的前轮301进行驱动,可以通过发动机12和后驱动电机11的组合来对后轮302进行驱动。当地面附着力充分且后轮驱动力足够时,可以只有后轮302驱动,当后轮驱动力不够或地面附着力不足时,前轮301也可以参与驱动,使得整个混合动力汽车进一步满足各种复杂工况对动力输出的要求。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可以为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0,当然在其他备选实施例中,还可以为其他的耦合器。对于后轮302部分的具体传动结构。发动机12的输出轴与后驱动电机11定子的第一端相连,并且轴心相同;后驱动电机11定子的第二端又与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0的输入端相连;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0的输出端再与自动变速器9的输入轴连接,自动变速器9的输出轴再与后轮302的后驱动轴5连接,完成后轮驱动。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自动变速器9的输出轴与后驱动轴5之间还可以设有后差速器7。对于前轮301部分的具体传动结构。可以是由前驱动电机4直接驱动;本例中具体可以是在前驱动电机4定子的一端通过前差速器2与前轮301的前驱动轴1连接。本技术的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0的输出端与自动变速器9的输入轴之间还设有制动器和离合器。而通常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9可以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啮合的太阳轮、内行星齿轮、外行星齿轮以及齿圈。所以,本实施例中,具体是作为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0的输出端的齿圈与上述制动器和离合器来进行连接,具体连接结构属于本领域常识,此处不再赘述。本技术的驱动结构中后轮驱动采用了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0,此结构很好的解决了“两输入-单输出”的动力耦合问题。可以使得发动机12和后驱动电机11的动力结合更方便快捷,且能保证两动力源互不干涉。同时使得汽车换挡时间短,模式切换过程冲击小,即满足动力性又满足舒适性要求,乘坐舒适,动力性能好,提高整车的燃油利用率。最后,同样是基于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0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具有电力变矩模式,来实现起步离合器功能,即像离合器一样保证汽车起步平稳。具体是当电池SOC较低时或需要较大牵引力而车速较低时,采用电力变矩模式起步,此种模式可以满足汽车低转速、大扭矩的起步要求,保证起步平稳,并将发动机12的盈余功率以电机发电的方式回收,避免传统的起步离合器的摩擦损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动前轮(301)的前驱动电机(4);发动机(12)和后驱动电机(11),通过动力耦合装置进行耦合;用于驱动后轮(302)的自动变速器(9),与所述动力耦合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蓄电池(6),分别与所述前驱动电机(4)和后驱动电机(11)连接;逆变器(8),所述蓄电池(6)通过所述逆变器(8)连接所述前驱动电机(4)和所述后驱动电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驱动前轮(301)的前驱动电机(4);
发动机(12)和后驱动电机(11),通过动力耦合装置进行耦合;
用于驱动后轮(302)的自动变速器(9),与所述动力耦合装置的输出端
连接;
蓄电池(6),分别与所述前驱动电机(4)和后驱动电机(11)连接;
逆变器(8),所述蓄电池(6)通过所述逆变器(8)连接所述前驱动电
机(4)和所述后驱动电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动力耦合装置为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发动机(12)的输出轴与所述后驱动电机(11)定子的第一端相连,并且轴
心相同;所述后驱动电机(11)定子的第二端与所述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0)
的输入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述行星机构动力耦合器(10)的输出端与所述自动变速器(9)的输入轴连接,
所述自动变速器(9)的输出轴与所述后轮(302)的后驱动轴(5)连接。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龙,刘荣伟,李田田,吴旭峰,金启前,由毅,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