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移动钻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4251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改进的移动钻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台面上的卷扬机;一拉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扬机上,另一端通过跨设至少一个滑轮组和一钻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钻杆的另一端穿设在一回转器上;所述滑轮组包括滑轮、套索和滑轮固定装置;所述套索的一端和所述滑轮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滑轮固定装置连接。通过将滑轮组设置在楼层地板上,在不需要钻机塔吊的情况下就能在楼层内部进行钻孔作业,克服了钻机塔架的高度超过一般楼层的层高带来的无法在楼层内部、室内或者低矮空间钻孔作业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建筑领域的改进的移动平台钻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通常的钻探装置包括卷扬机、钻机塔架;钻机塔架顶端设置有滑轮,滑轮上上套有钢丝拉绳;拉绳的一端连接有卷扬机,另一端饶过滑轮连接有提引装置,提引装置和一钻杆连接,钻杆套设在回转器上,回转器为钻杆旋转提供动力装置,而卷扬机为钻杆钻孔提供上下运动的动力,钻机塔架则为钻杆升降控制提供足够的上下活动的垂直空间。但是这样的结构是有缺陷的,因为钻机塔架具有一定的高度,它必然要占据一定空间,这在空旷的地域本来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是对建筑楼层钻孔,由于每层楼之间的高度有限,这个高度空间无法容纳钻机塔架的高度,因此,如果是对建筑楼层钻孔,这种设备无法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移动平台钻架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钻探装置无法在楼层内部、室内进行钻孔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移动钻架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台面上的卷扬机;一拉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扬机上,另一端通过跨设至少一个滑轮组和一钻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钻杆的另一端穿设在一回转器上。进一步地:所述滑轮组包括滑轮、套索和滑轮固定装置;所述套索的一端和所述滑轮连接,另一端和所述滑轮固定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回转器固定在移动平台的侧面且和所述滑轮组处于同一垂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套索为钢丝绳。进一步地:所述滑轮为定滑轮。进一步地:所述钻杆为六方钻杆。进一步地:所述拉绳为钢丝绳。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平台上的钻机塔架。进一步地:所述拉绳和所述钻杆之间还设置有提引装置。本技术在不需要钻机塔架的情况下,通过将滑轮组设置在楼层地板上,克服了钻机塔架的高度超过一般楼层的层高带来的无法在楼层内部钻孔作业的缺陷,能对处于楼层内部、室内或者低矮空间的地方进行钻孔作业,使用范围不受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移动钻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改进的移动钻架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钻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天轮1、拉绳2、钻机塔架3、提引装置4、钻杆5、卷扬机6和回转器7。拉绳2一端缠绕在卷扬机6上,另一端缠绕天轮1后垂直向下连接提引器4,提引装置4下端连接着钻杆5,钻杆5穿过回转器7。钻机塔架3为钻杆5的升降控制提供足够的垂直空间。天轮1设置在钻机塔架3的顶端,其实质为一定滑轮。卷扬机6启动后,拉绳2就跨设在天轮1,带动提引器4上下运动,提引器4由于和钻杆5连接,因此钻杆5也上下运动;回转器7则为钻杆5的旋转提供旋转动力。因此,在卷扬机6提供上下运动的动力和回转器7提供旋转动力的情况下,钻杆5可以对地面实施钻探工作。但是,该钻架装置存在缺陷:第一,钻机塔架3具有一定的高度,约为9.0米,而一般的楼层每层层高小于9米,例如6米,5米等,因此,在楼层内部进行钻探的时,楼层层高无法容纳钻机塔架的高度,因此不破坏原有建筑是不可能的。本技术对现有的钻架装置的结构做了一定的改进,解决了上述中的缺陷,主要改进在于:用滑轮组替代天轮1,具体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的改进的移动钻架装置,包括:移动平台32、拉绳2、钻杆5、卷扬机6、滑轮组和回转器7。卷扬机6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32的台面上,拉绳2的一端缠绕在卷扬机6上,另一端跨过滑轮组的滑轮21和钻杆5的一端连接,钻杆5的另一端穿设回转器7,其端部露出于回转器7。卷扬机6启动后,拉绳2就跨设在滑轮21,带动钻杆5上下运动;回转器7则为钻杆5的旋转提供旋转动力。滑轮组可以为一对,也可以为多对。每一对滑轮组包括滑轮21、套索24和滑轮固定装置23。滑轮21设置在套索24的下端,套索24的上端滑轮固定装置23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滑轮21为定滑轮,这是因为它只起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套索24优先选择为钢丝绳。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回转器7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32的侧面,它和滑轮组在竖直方向上处于直线上,这是为了保证拉绳2连接的钻杆5能在回转器7内自由的上下活动。优选的,拉绳2也为钢丝绳,钻杆5为六方钻杆。参考图2,在需要对地下室44进行钻孔作业时,先将移动装置33开到第一楼层地板43上(实质为地平面),在第二楼层地板42钻第一通孔31,在第三楼层地板41上钻第二通孔20。将滑轮固定装置23固定在第二通孔20处,套索24上端固定在滑轮固定装置23,下端穿过第二通孔20吊起滑轮21。拉绳2的一端绕出卷扬机6,穿过第一通孔31,绕过滑轮21,然后再穿过第一通孔31,连接钻杆5,钻杆5穿过回转器7,准备工作完成。启动卷扬机6和回转器7,钻杆5就可以一边上下运动,一边旋转,对地下室43进行钻孔作业。需要说明的,第一通孔31和第二通孔20在垂直方向上也要处于同一直线,这也是为了保证钻杆5能上下自由运动。另外,滑轮组可以固定在任何楼层的位置,安装场所不受限制。本技术在不需要钻机塔架的情况下,通过将滑轮组设置在楼层地板上,克服了钻机塔架的高度超过一般楼层的层高带来的无法钻孔作业的缺陷,能对处于室内、楼层内部或者低矮空间的环境钻孔作业,使用地域不受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在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移动钻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台面上的卷扬机;一拉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扬机上,另一端通过跨设至少一个滑轮组和一钻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钻杆的另一端穿设在一回转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移动钻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平台台面上
的卷扬机;一拉绳的一端缠绕在所述卷扬机上,另一端通过跨设至少一个滑轮
组和一钻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钻杆的另一端穿设在一回转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移动钻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组包括
滑轮、套索和滑轮固定装置;所述套索的一端和所述滑轮连接,另一端和所述
滑轮固定装置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移动钻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器固定
在移动平台的侧面且和所述滑轮组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平福张鹏李曦涛
申请(专利权)人:信息产业部电子综合勘察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