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式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42331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6: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线式分配器,包括分配器主体、储油腔、两个进油道和两个出油道,此外,还包括供油活塞、感应装置、输油道和工作活塞,供油活塞活动置于储油腔内,该供油活塞上设有供油道,供油活塞的顶部通过连杆与感应装置连接,储油腔通过输油道与置有工作活塞的腔体连通,出油道与该腔体也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线式分配器结构更加合理可靠,供油效率高,且可实时观察供油状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挡油圈的设计便于感应装置能在无油环境下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油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线式分配器
技术介绍
传统的双线式分配器工作时一般通过活塞杆动作或者液位显示管来观察双线分配器是否工作正常。因此,传统分配器需要人力定时观察,有时不能及时发现故障从而导致更大的损失。并且在某些恶劣的环境下,不利于工作人员地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时监控供油状态,且供油效率高的双线式分配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线式分配器,包括分配器主体、储油腔、两个进油道和两个出油道,此外,还包括供油活塞、感应装置、输油道和工作活塞,供油活塞活动置于储油腔内,该供油活塞上设有供油道,供油活塞的顶部通过连杆与感应装置连接,储油腔通过输油道与置有工作活塞的腔体连通,出油道与该腔体也连通。进一步的,上述感应装置包括两排感应器和固定在连杆上的感应头,两排感应器交错设置,感应器和感应头与计算机电连接,该感应装置底部对应于连杆位置处设有挡油圈。进一步的,每个进油道均为喇叭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双线式分配器结构更加合理可靠,供油效率高,且可实时观察供油状态,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同时,挡油圈的设计便于感应装置能在无油环境下得到及时的维护和维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分配器主体,2、进油道,3、出油道,4、供油活塞,41、供油道,5、连杆,6、感应器,61、感应头,7、感应装置,8、输油道,9、工作活塞。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双线式分配器,包括分配器主体1、储油腔、两个喇叭状的进油道2和两个出油道3,此外,还包括供油活塞4、感应装置7、输油道8和工作活塞9,供油活塞4活动置于储油腔内,该供油活塞4上设有供油道41,供油活塞4的顶部通过连杆5与感应装置7连接,感应装置7包括两排感应器6和固定在连杆5上的感应头61,两排感应器6交错设置,感应器6和感应头61与计算机电连接,该感应装置7底部对应于连杆5的位置处设有挡油圈,储油腔通过输油道8与置有工作活塞9的腔体连通,出油道3与该腔体也连通。该双线式分配器工作时,计算机能实时接收到感应头61与感应器6的信号,使作业员准确知晓其供油状态,每排感应器6均设有多个感应点,交错设置使得感应点个数更多,感应装置7的灵敏度更高,便于警示供油故障,作业员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双线式分配器,包括分配器主体、储油腔、两个进油道和两个出油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油活塞、感应装置、输油道和工作活塞,所述供油活塞活动置于储油腔内,该供油活塞上设有供油道,所述供油活塞的顶部通过连杆与感应装置连接,所述储油腔通过输油道与置有工作活塞的腔体连通,所述出油道与该腔体也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 双线式分配器,包括分配器主体、储油腔、两个进油道和两个出油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油活塞、感应装置、输油道和工作活塞,所述供油活塞活动置于储油腔内,该供油活塞上设有供油道,所述供油活塞的顶部通过连杆与感应装置连接,所述储油腔通过输油道与置有工作活塞的腔体连通,所述出油道与该腔体也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建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澳瑞思液压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