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调整套的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8111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2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有调整套的电磁阀属于航空飞机燃油系统技术领域,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设计不同壁厚的薄壁套子,进行分组,在装配时可直接选择所需求的规格。套子的材料一般选择与衔铁相同的材料,以保证产品的电磁性能,套子的内孔与外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可保证套子的灵活运动。套子外圆开油槽,使套子外表面形成油膜,起到润滑作用。其优点是可弥补衔铁与阀芯在装配时的形位公差、分配衔铁与骨架之间的间隙及防止衔铁在运动过程中的卡滞情况,可提高电磁阀类产品的工艺性和可靠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一种有调整套的电磁阀属于航空飞机燃油系统
,技术技术方案是设计不同壁厚的薄壁套子,进行分组,在装配时可直接选择所需求的规格。套子的材料一般选择与衔铁相同的材料,以保证产品的电磁性能,套子的内孔与外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可保证套子的灵活运动。套子外圆开油槽,使套子外表面形成油膜,起到润滑作用。其优点是可弥补衔铁与阀芯在装配时的形位公差、分配衔铁与骨架之间的间隙及防止衔铁在运动过程中的卡滞情况,可提高电磁阀类产品的工艺性和可靠性。【专利说明】—种有调整套的电磁阀 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调整套的电磁阀,属于航空燃油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电磁阀类产品的趋势为重量轻、小型化,故电磁阀类产品为简化结构,电磁阀的衔铁与阀芯通过机械连接,装配时由于形位公差的因素,难以保证同轴度,这就要加大衔铁与骨架间的间隙,间隙过大会造成产品的偏磨、卡滞及噪音,使产品工作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提高衔铁、阀芯一体结构的电磁阀类产品的工艺性及可靠性。 本技术技术方案是:包括阀套1,衔铁阀芯组件2,调整套3,调整套4,线圈5,弹簧6,挡铁7,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形的衔铁2的外侧安装调整套4,调整套4的内表面与衔铁2的外表面间隙配合,调整套4为圆柱体,其外表面开有油槽,并在调整套4的外表面形成油膜,调整套4外表面与挡铁7的内表面间隙配合。 本技术有益效果是:可弥补衔铁与阀芯在装配时的形位公差、分配衔铁与骨架之间的间隙及防止衔铁在运动过程中的卡滞情况,可提高电磁阀类产品的工艺性和可靠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产品结构原理图。 其中I是阀套,2是衔铁阀芯组件,3是调整套,4是调整套,5是线圈,6是弹簧,7是挡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设计中,适当增大衔铁与挡铁间的间隙,来弥补衔铁与阀芯在装配时的形位公差,之后,选择不同壁厚的套子来弥补间隙,一般选择I?2个套子,从而将分配实际制造间隙,以消除在振动时由于较大间隙而引起的噪音,由于套子、衔铁都可运动,故衔铁卡滞时,套子可带动衔铁运动,降低了产品卡滞的几率,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权利要求】1.一种有调整套的电磁阀,包括阀套(1),衔铁阀芯组件(2),调整套(3),调整套(4),线圈(5),弹簧(6),挡铁(7),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形的衔铁(2)的外侧安装调整套(4),调整套(4)的内表面与衔铁(2)的外表面间隙配合,调整套(4)为圆柱体,其外表面开有油槽,并在调整套(4)的外表面形成油膜,调整套(4)外表面与挡铁(7)的内表面间隙配合。【文档编号】F16K51/00GK203940113SQ201320816229【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1日 【专利技术者】白雪松, 王滨, 秦玉磊 申请人:长春航空液压控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调整套的电磁阀,包括阀套(1),衔铁阀芯组件(2),调整套(3),调整套(4),线圈(5),弹簧(6),挡铁(7),其特征在于,在圆柱形的衔铁(2)的外侧安装调整套(4),调整套(4)的内表面与衔铁(2)的外表面间隙配合,调整套(4)为圆柱体,其外表面开有油槽,并在调整套(4)的外表面形成油膜,调整套(4)外表面与挡铁(7)的内表面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松王滨秦玉磊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航空液压控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