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南天专利>正文

硬印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432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硬印制造工艺属于装饰艺术技术领域,其主要采用电脑编辑(或照排编辑),按要求的图案文字复制在铜版上,将腐蚀剂喷在铜板上,喷30分钟,以腐蚀加工后的铜版作为芯件,采用锌铝合金铸塑成型,热铸温度为580-650℃,压力为1.5-2.5kg/cm↑[2],得到凹凸相嵌的硬印,进行外形加工,凹凸平面相嵌间隙为0.5mm。本发明专利技术制造工艺简单,工艺先进,质量好,制作的图案文字清晰,完成一副硬印时间短,省力,省时,工效可提高20倍。(*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印制造工艺属于装饰艺术
本专利技术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硬印制造都是采用手工雕刻制作,这是一种传统的老工艺,具体制作工艺是先在一付硬印中一片铜模上根据要求描绘图案文字,然后用凿子手工雕刻,之后用翻样方法在另一片铜模上得到与已雕刻成形的反图形象,再手工雕刻反图形象(绝不能走样)使两片铜模上相反的图案方案凹凸相嵌,最后将凹凸相嵌的二片铜模装配到硬印架上就成为一付完整的硬印打印工具。其加工工艺落后,对操作工人的技术要求高,加工制作时间长,产量低,有相当水平的技术工人每天最多只能制作二付硬印;质量粗糙,字体图案的表达受凹凸相嵌要求的限制故不能完美地体现出。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质量好、产量高,工效高的硬印制造工艺。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电脑编辑(或照排编辑),按要求的图案文字复制在制版铜板上,在温度为23—30℃情况下,将腐蚀剂喷在铜板上,喷时间为30分钟,以腐蚀加工后的铜版作为芯件,采用锌铝合金铸塑成形,热铸塑温度为580—650℃,压力为1.5—2.5Kg/cm2得到凹凸相嵌的硬印、进行外形加工及合理的相嵌间隙,凹凸平面相嵌间隙为0.5mm。附图说明图1为专利技术方框工艺流程图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工艺流程图对制作工艺作进一步描述利用先进的电脑编辑技术(或照排编辑)将需要的图案文字复制在制版铜板上,首先对铜板进行打光,涂一层感光保护模,然后采用化学腐蚀的方法对上述复制后的制版铜板进行无粉腐蚀加工,腐蚀加工的方法是将制备好的腐蚀剂喷在铜板上,温度在23—30℃情况下最宜,喷时间为30分钟,腐蚀剂是采用三氯化铁及水配制成溶液,按比例加添加剂,浓度为婆梅氏15—18℃。添加剂可以是以腐蚀加工后的铜片版作为芯件,用锌铝合金铸塑成形,热铸塑温度为580—650℃,压力1.5—2.5Kg/cm2,就可得到凹凸相嵌的硬印,最后进行外形加工(去表园)及合理的相嵌间隙,凹凸平面相嵌间隙为0.5mm。将凹凸相嵌的硬印配到硬印架上。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制作工艺简单、工艺先进;质量好,制作的图案方案清淅;完成一付硬印时间短,省力、省时、工效可提高20倍。权利要求1.一种硬印制造工艺,其特征是采用电脑编辑(或照排编辑),按要求的图案文字复制在制版铜版上,在温度为23—30℃情况下,将腐蚀剂喷在铜板上,喷时间为30分钟,以腐蚀加工后的铜版作为芯件,采用锌铝合金铸塑成形,热铸塑温度为580—650℃,压力为1.5—2.5Kg/cm2,得到凹凸相嵌的硬印,进行外形加工及合理的相嵌间隙,凹凸平面相嵌间隙为0.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印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腐蚀剂是采用三氯化铁及水配制成溶液,按比例加添加剂,溶液浓度为婆梅氏15—18℃。全文摘要一种硬印制造工艺属于装饰艺术
,其主要采用电脑编辑(或照排编辑),按要求的图案文字复制在铜版上,将腐蚀剂喷在铜板上,喷30分钟,以腐蚀加工后的铜版作为芯件,采用锌铝合金铸塑成型,热铸温度为580-650℃,压力为1.5-2.5kg/cm文档编号B44C1/24GK1122750SQ94111500公开日1996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9日专利技术者姚南天 申请人:姚南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印制造工艺,其特征是采用电脑编辑(或照排编辑),按要求的图案文字复制在制版铜版上,在温度为23-30℃情况下,将腐蚀剂喷在铜板上,喷时间为30分钟,以腐蚀加工后的铜版作为芯件,采用锌铝合金铸塑成形,热铸塑温度为580-650℃,压力为1.5-2.5Kgcm↑[2],得到凹凸相嵌的硬印,进行外形加工及合理的相嵌间隙,凹凸平面相嵌间隙为0.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南天
申请(专利权)人:姚南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