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30630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7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动铁、与动铁连接的推动杆、动簧片和静簧片,推动杆在继电器闭合时推动动簧片与静簧片接触,动簧片包括:本体,本体上与推动杆对应地开设有簧片孔;翻边外缘,设置在簧片孔的边沿并朝向静簧片的方向突出于本体,翻边外缘的直径沿远离本体的方向增大。由于推动杆与动簧片之间的磨损主要产生在簧片孔的边缘处,所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簧片还具有翻边外缘的结构,以此来避免推动杆与簧片孔的边缘剧烈摩擦,从而降低推动杆的磨损程度,此外由于推动杆不再与簧片孔尖锐的边缘发生摩擦,降低了推动杆的材料脱落产生异物的几率,从而保障继电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动铁、与动铁连接的推动杆、动簧片和静簧片,推动杆在继电器闭合时推动动簧片与静簧片接触,动簧片包括:本体,本体上与推动杆对应地开设有簧片孔;翻边外缘,设置在簧片孔的边沿并朝向静簧片的方向突出于本体,翻边外缘的直径沿远离本体的方向增大。由于推动杆与动簧片之间的磨损主要产生在簧片孔的边缘处,所以本技术的动簧片还具有翻边外缘的结构,以此来避免推动杆与簧片孔的边缘剧烈摩擦,从而降低推动杆的磨损程度,此外由于推动杆不再与簧片孔尖锐的边缘发生摩擦,降低了推动杆的材料脱落产生异物的几率,从而保障继电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专利说明】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电器元器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常用的电器元件,继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将继电器的线圈端加直流额定工作电压(最少不得低于额定电压的45% ),此时继电器吸合,线圈产生磁场,线圈中间的铁芯被磁化产生磁力,吸引动铁(衔铁)向下动作,由于杠杆原理作用此时在推动杆的作用下使动簧片和静簧片接触,实现导通功能;反之,线圈端电压断开,铁芯失去磁性,动铁被返回弹簧拉起回到受力前初始位置,此时推动杆失去推力亦返回到初始位置,动簧片依靠弹力与静簧片分开,实现断开功能。 根据以上工作方式,在继电器的频繁动作中,推动杆需不断的带动动簧片运动,两者接触动作过程中产生必然的摩擦,然而因为推动杆为注塑件材质(一般为PPS),而动簧片为五金金属材质(一般为铜),推动杆容易磨损并产生异物,进而影响继电器或电路中的其他元器件的正常运行,给电路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继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推动杆易与动簧片发生磨损产生异物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包括动铁、与动铁连接的推动杆、动黃片和静黃片,推动杆在继电器闭合时推动动黃片与静黃片接触,动黃片包括:本体,本体上与推动杆对应地开设有簧片孔;翻边外缘,设置在簧片孔的边沿并朝向静簧片的方向突出于本体,翻边外缘的直径沿远离本体的方向增大。 进一步地,翻边外缘的角度为90度至180度。 进一步地,推动杆的朝向静簧片的一端具有圆弧形倒角。 进一步地,推动杆的圆弧形倒角小于60度。 进一步地,推动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与动铁连接,第二杆体用于推动动簧片,第二杆体的横截面呈圆形。 进一步地,第二杆体的直径沿远离第一杆体的方面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第一杆体的横截面呈多边形。 进一步地,簧片孔的位于动簧片的朝向推动杆的一侧的边缘具有倒角。 由于推动杆与动簧片之间的磨损主要产生在簧片孔的边缘处,所以本技术的动簧片还具有翻边外缘的结构,以此来避免推动杆与簧片孔的边缘剧烈摩擦,从而降低推动杆的磨损程度,此外由于推动杆不再与簧片孔尖锐的边缘发生摩擦,降低了推动杆的材料脱落产生异物的几率,从而保障继电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继电器的动簧片的示意图;以及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中的继电器的推动杆与动簧片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10、推动杆;11、第一杆体;12、第二杆体;20、动簧片;21、本体;22、簧片孔;23、翻边外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如图1和2所示,该继电器包括动铁、与动铁连接的推动杆10、动黃片20和静黃片,推动杆10在继电器闭合时推动动黃片20与静黃片接触,动簧片20包括:本体21,本体21上与推动杆10对应地开设有簧片孔22 ;翻边外缘23,设置在簧片孔22的边沿并朝向静簧片的方向突出于本体21,翻边外缘23的直径沿远离本体21的方向增大。 由于推动杆10与动簧片20之间的磨损主要产生在簧片孔22的边缘处,所以本技术的动簧片20还具有翻边外缘23的结构,以此来避免推动杆10与簧片孔22的边缘剧烈摩擦,从而降低推动杆10的磨损程度,此外由于推动杆10不再与簧片孔22尖锐的边缘发生摩擦,降低了推动杆10的材料脱落产生异物的几率,从而保障继电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继电器的安全性。 优选地,推动杆10的朝向静簧片的一端具有圆弧形倒角。圆弧形的倒角也能偶有效减小摩擦,这样推动杆10的前端与动簧片20的翻边外缘23配合,进一步减小推动杆10的磨损程度。 优选地,翻边外缘23的角度为90度至180度。优选地,推动杆10的圆弧形倒角小于60度。翻边外缘23与推动杆10两者的角度如上述配合效果较好,有效的避免了五金件的锋利边缘与注塑件产生摩擦后刮出碎屑。 优选地,簧片孔22的位于动簧片20的朝向推动杆10的一侧的边缘具有倒角。该侧的倒角是为了在推动杆10向动簧片20施压的过程中保护推动杆10而设置的。更优选地,簧片孔22的位于动簧片20的朝向推动杆10的一侧的边缘具有圆弧形的倒角。 优选地,如图2所示,推动杆10包括第一杆体11和第二杆体12,第一杆体11与动铁连接,第二杆体12用于推动动簧片20,第二杆体12的横截面呈圆形。优选地,簧片孔22为圆孔。现有的推动杆的横截面一般为方形,与方形的簧片孔相配合,摩擦大,并且容易下屑。将推动杆10的前端,即第二杆体12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形,配合圆形的簧片孔22,能够更大幅度的降低推动杆10的磨损,从而保护推动杆10。 优选地,第二杆体12的直径沿远离第一杆体11的方面逐渐减小。 优选地,第一杆体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推动杆10的后端,即第一杆体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如现有技术中的方形,这样也能够起到保险作用,避免第二杆体12磨损变细之后推动杆10失效,从而提高继电器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继电器,包括动铁、与所述动铁连接的推动杆(10)、动簧片(20)和静簧片,所述推动杆(10)在所述继电器闭合时推动所述动簧片(20)与静簧片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黃片(20)包括: 本体(21),所述本体(21)上与所述推动杆(10)对应地开设有簧片孔(22); 翻边外缘(23),设置在所述簧片孔(22)的边沿并朝向所述静簧片的方向突出于所述本体(21),所述翻边外缘(23)的直径沿远离所述本体(21)的方向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外缘(23)的角度为90度至180 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10)的朝向所述静簧片的一端具有圆弧形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10)的圆弧形倒角小于6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包括动铁、与所述动铁连接的推动杆(10)、动簧片(20)和静簧片,所述推动杆(10)在所述继电器闭合时推动所述动簧片(20)与静簧片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20)包括:本体(21),所述本体(21)上与所述推动杆(10)对应地开设有簧片孔(22);翻边外缘(23),设置在所述簧片孔(22)的边沿并朝向所述静簧片的方向突出于所述本体(21),所述翻边外缘(23)的直径沿远离所述本体(21)的方向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慧施清清伍唯唯解伟张成成崔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