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29918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07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它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2)、立柱(3)、上水平气缸(4)、下水平气缸(5)、上框架(6)和下框架(7),上导轨(1)和下导轨(2)均与立柱(3)固定;上框架(6)经上滚轮(8)配合在上导轨(1)内,上水平气缸(4)的缸体与立柱(3)固定,上水平气缸(4)的活塞杆与上框架(6)固定,上框架(6)内安装有进料自动传送带(9);下框架(7)经下滚轮(10)配合在下导轨(2)内,下水平气缸(5)的缸体与立柱(3)固定,下水平气缸(5)的活塞杆与下框架(7)固定,下框架(7)内安装有出料自动传送带(11)。该进料和出料装置能实现自动化进料及出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它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2)、立柱(3)、上水平气缸(4)、下水平气缸(5)、上框架(6)和下框架(7),上导轨(1)和下导轨(2)均与立柱(3)固定;上框架(6)经上滚轮(8)配合在上导轨(1)内,上水平气缸(4)的缸体与立柱(3)固定,上水平气缸(4)的活塞杆与上框架(6)固定,上框架(6)内安装有进料自动传送带(9);下框架(7)经下滚轮(10)配合在下导轨(2)内,下水平气缸(5)的缸体与立柱(3)固定,下水平气缸(5)的活塞杆与下框架(7)固定,下框架(7)内安装有出料自动传送带(11)。该进料和出料装置能实现自动化进料及出料。【专利说明】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的进行表面处理工艺的机械
,具体讲是一种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
技术介绍
抛丸是一种机械方面的表面处理工艺,它是一种冷处理过程,分为抛丸清理或抛丸强化,抛丸清理是指高速运动的砂丸冲击工件表面以去除表面氧化层及杂质以提高外观质量,抛丸强化是指通过砂丸流连续冲击工件表面,迫使工件材料性能得到强化。而抛丸机就是给工件抛丸来实现抛丸清理或抛丸强化的机器。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抛丸机包括中空的壳体101,壳体101内设有抛丸腔室102,壳体101的前面上设有一个用于开闭抛丸腔室102的舱门103,抛丸腔室102内设有履带104和用于喷射砂丸的抛丸器,壳体101内可转动安装有上滚轴105、下滚轴106和前滚轴107,三个滚轴呈直角三角形分布且其中的一根滚轴为主动轴,环形的履带104套合在三根滚轴上;壳体101的两个侧面分别经轴承可转动配合有一个压轮108,两个压轮108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压轮108的轴线与滚轴平行,两个压轮108将位于前滚轴107和上滚轴105之间的一段履带104压成用于搁置并翻滚工件的弧形面109。 该机器的工作过程为:打开舱门,放入工件,再闭合舱门,启动履带正向转动,即弧形面的履带段从前滚轴向上滚轴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工件翻滚,同时抛丸器将砂丸高速抛射到正在翻滚的工件表面上以抛丸。 现有技术的抛丸机存在以下缺陷:该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过程完全依赖采用人工操作,用料斗一斗接一斗的将工件放入或铲出的,其劳动强度大、速度慢、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自动化进料及出料的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它包括上导轨、下导轨、立柱、上水平气缸、下水平气缸、上框架和下框架,上导轨和下导轨均与立柱固定;上框架底部设有上滚轮,上滚轮配合在上导轨内,上水平气缸的缸体与立柱固定,上水平气缸的活塞杆与上框架固定,上框架内安装有进料自动传送带;下框架底部设有下滚轮,下滚轮配合在下导轨内,下水平气缸的缸体与立柱固定,下水平气缸的活塞杆与下框架固定,下框架内安装有出料自动传送带。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进出料装置的工作过程为:给抛丸机进料时,打开舱门,然后驱动上水平气缸,使得活塞杆推移上框架沿上导轨前进,直至上框架上的进料自动传送带前端前进到抛丸腔室入口处,此时,将工件批量倾倒在进料自动传送带上,驱动进料自动传送带,使得工件自动进入到抛丸机的抛丸腔室内,并驱动抛丸机的履带正向旋转,即弧形面的履带段从前滚轴向上滚轴移动,使抛丸腔室入口处的工件向抛丸腔室中部移动,从而完成自动进料,此后,反向驱动上气缸的活塞杆,使得上框架带动进料自动传送带后退,空出供舱门旋转关闭的空间,关闭舱门进行抛丸;需要出料时,打开舱门、驱动下水平气缸,使得活塞杆牵引下框架沿下导轨前进,使得下框架上的出料自动传送带被牵引前进至抛丸腔室入口处,并驱动抛丸机的履带反向旋转,即使得弧形面的履带段从上滚轴向前滚轴移动,使抛丸腔室中部的工件向抛丸腔室入口处移动,进而进入到抛丸腔室入口处的出料自动传送带上,最终由出料自动传送带带动完成出料。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进料和出料装置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工人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向输送带批量堆放工件,然后,机器自动完成进料和出料过程,相比现有技术完全采用人工用料斗一斗接一斗的将工件放入或铲出的操作方法,本技术技术方案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显著加快速度、明显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改进,上导轨为两根,两根上导轨相互平行,上滚轮也为两列,每列上滚轮滑配合在一根上导轨上;下导轨为两根,两根下导轨相互平行,下滚轮也为两列,每列下滚轮滑配合在一根下导轨上,这样,两个框架在两种导轨上滑动过程平顺稳定。 作为再改进,上框架上固定有上连接板,上连接板设有轴承,进料自动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经轴承安装在上连接板上;下框架上固定有下连接板,下连接板设有轴承,出料自动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经轴承安装在下连接板上,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装配后性能可靠。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抛丸机的侧剖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抛丸机结构也完全相同,故不赘述)。 图2是本技术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现有技术的抛丸机的零部件101、壳体,102、抛丸腔室,103、舱门,104、履带,105、上滚轴,106、下滚轴,107、前滚轴,108、压轮,109、弧形面。 本技术的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的零部件1、上导轨,2、下导轨,3立柱,4、上水平气缸,5、下水平气缸,6、上框架,7、下框架,8、上滚轮,9、进料自动传送带,10、下滚轮,11、出料自动传送带,12、上连接板,13、主动轮,14、从动轮,15、下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技术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它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2、立柱3、上水平气缸4、下水平气缸5、上框架6和下框架7。上导轨I和下导轨2均与立柱3固定。 上框架6底部设有上滚轮8,上滚轮8配合在上导轨I内,即上导轨I为两根,两根上导轨I相互平行,上滚轮8也为两列,每列上滚轮8滑配合在一根上导轨I上。上水平气缸4的缸体与立柱3固定,上水平气缸4的活塞杆与上框架6固定。上框架6内安装有进料自动传送带9,即上框架6上固定有上连接板12,上连接板12设有轴承,进料自动传送带9的主动轮13和从动轮14分别经轴承安装在不同的上连接板12上。 下框架7底部设有下滚轮10,下滚轮10配合在下导轨2内,即下导轨2为两根,两根下导轨2相互平行,下滚轮10也为两列,每列下滚轮10滑配合在一根下导轨2上。下水平气缸5的缸体与立柱3固定,下水平气缸5的活塞杆与下框架7固定。下框架7内安装有出料自动传送带11,即下框架7上固定有下连接板15,下连接板15设有轴承,出料自动传送带11的主动轮13和从动轮14分别经轴承安装在不同的下连接板15上。【权利要求】1.一种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导轨(I)、下导轨(2)、立柱(3)、上水平气缸(4)、下水平气缸(5)、上框架(6)和下框架(7),上导轨(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丸机的进料和出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上导轨(1)、下导轨(2)、立柱(3)、上水平气缸(4)、下水平气缸(5)、上框架(6)和下框架(7),上导轨(1)和下导轨(2)均与立柱(3)固定;上框架(6)底部设有上滚轮(8),上滚轮(8)配合在上导轨(1)内,上水平气缸(4)的缸体与立柱(3)固定,上水平气缸(4)的活塞杆与上框架(6)固定,上框架(6)内安装有进料自动传送带(9);下框架(7)底部设有下滚轮(10),下滚轮(10)配合在下导轨(2)内,下水平气缸(5)的缸体与立柱(3)固定,下水平气缸(5)的活塞杆与下框架(7)固定,下框架(7)内安装有出料自动传送带(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普锐明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