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包括轮罩本体,所述轮罩本体的基本壁厚为1.0~1.2毫米,所述轮罩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进行了加厚处理,所述轮罩本体上设置有导流筋,所述轮罩本体上还设置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轮罩本体的基本壁厚为1.0~1.2毫米,使得产品的整体重量较轻,实现了轻量化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在通孔处进行了加厚处理,有利于固定螺钉,避免轮罩本体被损伤,在轮罩本体上还设置导流筋,有利于注塑成型过程中塑料流动,提高了产品合格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属于汽车
,包括轮罩本体,所述轮罩本体的基本壁厚为1.0~1.2毫米,所述轮罩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进行了加厚处理,所述轮罩本体上设置有导流筋,所述轮罩本体上还设置有加强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轮罩本体的基本壁厚为1.0~1.2毫米,使得产品的整体重量较轻,实现了轻量化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在通孔处进行了加厚处理,有利于固定螺钉,避免轮罩本体被损伤,在轮罩本体上还设置导流筋,有利于注塑成型过程中塑料流动,提高了产品合格率。【专利说明】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结构,特别是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
技术介绍
汽车轮罩能够保护汽车轮胎,是汽车必不可少的部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出现来自不同原因的磨损,尤其在雨天,泥水会导致车轮的进一步损伤,因此在车轮外侧加装上轮罩,轮罩与车轮同心,起到装饰和防泥水的作用,同时还起到吸音降噪作用。现有的汽车轮罩通常为一体注塑成型,然而在注塑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导致成型效果不好,进而造成了产品质量合格率降低,另外,在生产制造轮罩的过程中,汽车轮罩结构复杂,且基本壁厚比较大,提高了生产成本,上述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进行了优化处理,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还进行了轻量化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包括轮罩本体,所述轮罩本体的基本壁厚为1.(Tl.2毫米。这样设置,使得产品的整体重量较轻,实现了轻量化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在于,所述轮罩本体上的短射和滞留区域设置有导流筋。这样设置,由于轮罩是通过注塑成型来制造,流道位置设置为多点进浇,在短射和滞留区域增加导流筋,能够实现顺利填充成型,提高产品合格率。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所述轮罩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处的承载壁厚度为1.5^2.5毫米。这样设置,在通孔处进行了加厚处理,有利于固定螺钉,避免轮罩本体被螺钉损伤。 为了取得更好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改进还包括,上述的轮罩本体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1.3^1.8毫米。这样设置,提高了产品的刚性强度。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轮罩本体的基本壁厚为1.(Tl.2毫米,使得产品的整体重量较轻,实现了轻量化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在通孔处进行了加厚处理,有利于固定螺钉,避免轮罩本体被损伤;在轮罩本体上设置导流筋,有利于注塑成型过程中塑料流动,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结构,包括轮罩本体I,所述轮罩本体I的基本壁厚为1.(Tl.2毫米,所述轮罩本体I上的短射和滞留区域设置有导流筋12,所述轮罩本体I上设置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处的承载壁厚度为1.5^2.5毫米,所述轮罩本体I上设置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的厚度为1.3?1.8毫米。 本技术,所述轮罩本体I的基本壁厚为1.(Tl.2毫米,所述轮罩本体I的基本壁厚与欧美系车和日系车相比,产品的整体重量较轻,实现了轻量化处理,降低了生产成本。所述轮罩本体I上的短射和滞留区域设置有导流筋12,由于轮罩是通过注塑成型来制造,流道位置设置为多点进浇,在短射和滞留区域增加导流筋12,能够实现顺利填充成型,提高产品合格率。所述轮罩本体I上设置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处的承载壁厚度为 1.5^2.5毫米,在通孔11处进行加厚处理,有利于固定螺钉,从而避免轮罩本体被螺钉损伤。所述轮罩本体I上设置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的厚度为1.3^1.8毫米,提高了产品的刚性强度。 以上列举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包括轮罩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本体(I)的基本壁厚为1.0?1.2毫米;所述轮罩本体(I)上的短射和滞留区域设置有导流筋(12),所述导流筋(12)设置在所述轮罩本体(I)的上部和侧面,位于所述轮罩本体(I)侧面的导流筋(12)分为三段,且自所述轮罩本体(I)的侧面延伸至其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本体(I)上设置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处的承载壁厚度为1.5?2.5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本体(I)上设置有加强筋(13),所述加强筋(13)的厚度为1.3?1.8毫米。【文档编号】B62D25/16GK203920927SQ201420023769【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5日 【专利技术者】张伟明 申请人:富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轻量化汽车注塑轮罩,包括轮罩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本体(1)的基本壁厚为1.0~1.2毫米;所述轮罩本体(1)上的短射和滞留区域设置有导流筋(12),所述导流筋(12)设置在所述轮罩本体(1)的上部和侧面,位于所述轮罩本体(1)侧面的导流筋(12)分为三段,且自所述轮罩本体(1)的侧面延伸至其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明,
申请(专利权)人:富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